梅蘭芳|比女人還美麗的男人(1)

梅蘭芳|比女人還美麗的男人(1)

01

一百年前,正是梅蘭芳當紅的時候,也是中國的京劇藝術綻放新彩的一個時代。梅蘭芳,作為一個劃時代的京劇大師,他的影響力不僅遍佈於中國,還遠傳於海外。

最初,不論是國人還是洋人,大都好奇於一個男人到底是怎樣扮演女人的,但是看完了梅蘭芳的表演後,人們又幾乎都被梅蘭芳大師那完美而驚豔的京劇藝術所感染和感動。

梅蘭芳,被稱為是一個比女人還美麗的男人,這並不是一句貶低的話,而是對梅蘭芳京劇藝術的肯定。

總體來說,梅蘭芳在京劇事業上的發展是可以用“順風順水”來概括的,他17歲成名,敢於對京劇創新,很喜歡鑽研跟京劇有關的一切,通過各種研究和學習,來提升他自己在舞臺上的表演。

梅蘭芳紅了之後,遇到了很多幫助他成長的人,比如齊如山、馮幼偉等票友大咖,還有京劇界乃至整個戲劇界的同行新老前輩,他都有很好的人緣。

我特別佩服梅蘭芳的一點就是,他跟所有人的關係幾乎都不錯。

02

梅蘭芳|比女人還美麗的男人(1)

在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梅蘭芳》裡,情節大部分都是虛構的。

電影中,孫紅雷扮演的邱白如給梅蘭芳寫的第一封信,好像一封不倫不類的情書,有點肉麻。其實,邱如白的原型是齊如山,他是一名劇作家、戲曲理論家,去美國進修學習過,回來中國以後看了梅蘭芳的戲後,給梅蘭芳寫了一封很長的信。

信中的內容絕對沒有那麼肉麻,而是長篇大論地討論了梅蘭芳的戲哪裡需要改進。梅蘭芳收到信以後很感動也很激動,認真地按照齊如山的建議對戲進行了改進,沒想到贏得了觀眾們的熱烈好評。

自此,只要梅蘭芳在北京一演戲,齊如山必到場,看完戲必寫一封信,梅蘭芳接到信後認真閱讀,只要是齊如山說得合理,他就琢磨著在下一次演出中改動。

從1912年至1914年,齊如山共寫了百十來封信。可以說,梅蘭芳自從遇到了齊如山,他的京劇藝術之路走得越來越寬、越來越順。

梅蘭芳|比女人還美麗的男人(1)

03

梅蘭芳和齊如山的關係亦師亦友,後來齊如山陪著梅蘭芳去了日本和美國演出,效果都出人意料的轟動。

尤其是去美國的演出,去之前梅蘭芳和齊如山等所有劇團人員都很緊張,心裡沒底,不知道遠隔重洋的美國人是否能接受這古老東方的京劇藝術,事實就如電影《梅蘭芳》裡演的情景一樣。

美國人很守時,還剩十分鐘開演,但入場的人卻寥寥無幾,梅蘭芳和齊如山他們心想:壞事兒了。可是沒想到:五分鐘後觀眾們就如商量好了一樣,嘩啦啦全到場了,上座率幾乎是滿的。

梅蘭芳在臺上表演的時候,美國觀眾好似都屏著呼吸在看,他們都帶著一顆大大的好奇心,睜大了眼睛盯著臺上男扮女裝的中國京劇第一演員梅蘭芳。

雖然不明白戲演到哪裡該給個好(掌聲),但是當梅蘭芳唱罷退場後,所有的美國觀眾都站起來雀躍歡呼,熱烈鼓掌,用美國話喊著請梅蘭芳再出來跟大家見見面。

梅蘭芳在美國第一場演出,就完全征服了美國觀眾。最後一場演完,叫簾竟達15次之多,梅蘭芳出來進去地給美國觀眾們鞠躬謝幕15次。

電影裡,邱如白拉著梅蘭芳說:“行啦,第十五次了,差不多了!”不叫梅蘭芳再出去鞠躬。美國觀眾的熱情,也是出乎了梅蘭芳他們的意料。

梅蘭芳|比女人還美麗的男人(1)

電影《梅蘭芳》劇照

04

美國人第一次看京劇,就深深地喜歡上了京劇。不過我喜歡京劇的過程卻屬於慢熱型的。

看完梅蘭芳的珍貴影視資料後,我才忽然發現,我之所以沒有一下子喜歡上京劇,是因為:我人生中第一耳朵聽到的京劇,不是梅蘭芳唱的,現在我很有點相見恨晚的意思。

假若早一點聽梅蘭芳,而不是聽其他人唱的,我想我會更早地喜歡上京劇。

以前,我對梅蘭芳一點都不瞭解。而從小對戲曲的認識,也是小時候趕集的時候,碰上搭臺唱戲的,被大人拽著擠進人群中,看上幾眼臺上扮著、唱著的戲子。

沒人告訴我那是什麼劇種,我聽不懂也看不懂,只覺得那動靜兒太吵耳朵了。我甚至特奇怪,這麼刺耳的聲音,那些大人們究竟為什麼還要裡三層外三層地圍在那兒看呢?到底有什麼好看的!

再後來,我知道了梅蘭芳這個名字,卻一時半會兒弄不清楚:梅蘭芳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概念上覺得她是個女的,首先名字就像女的。其次,因為我壓根兒不知道過去清朝唱戲的全都是男的,女人在那時候連當戲子的資格都沒有。

魯迅先生諷刺說:我們中國的最偉大最永久的藝術是男人扮女人。而梅蘭芳就是把這種藝術做到了極致的京劇藝術家。

我不知道魯迅喜不喜歡京劇,但我知道胡適喜歡。胡適還去看過梅蘭芳的演出,也給梅蘭芳提過建議。梅蘭芳真的是一個特別謙虛好學的人,一般愛學習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梅蘭芳|比女人還美麗的男人(1)

梅蘭芳《貴妃醉酒》劇照

05

梅蘭芳跟任何有長處的人都能學到東西,他拜了好幾位師傅學戲,先學的老生,後改學青衣,並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稱為“花衫”。

聽說崑曲保留著中國戲曲最古老的精華,於是他專門找到崑曲界的資深老師學崑曲。

他跟每一個喜歡跟他交流京劇的人去切磋改進自己的舞臺藝術,他甚至願意跟比自己小十多歲的“坤角新秀”——女老生孟小冬切磋演對兒戲。(對兒戲:指兩個演員在一齣戲中扮演分量不相上下的兩個人物。)

關於梅蘭芳與孟小冬的情緣故事,以後我想單獨拿出一篇文章來講,這裡只想提一個亮點,那就是——當時梅蘭芳是男扮女裝唱青衣,孟小冬則是女扮男裝唱老生。這二位可謂是臺上男扮女、女扮男,演假夫妻,臺下則成為了一對真夫妻。這是梅蘭芳與孟小冬之間感情的傳奇之處,當時也是轟動一時。

可惜後來孟小冬離開了梅蘭芳,如電影《梅蘭芳》裡所演的一樣,雖然電影裡的故事情節並不屬實,但梅蘭芳對失去孟小冬的感受是屬實的,那就是深深的遺憾。

(未完待續,請關注本文作者“高樊樊”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