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音樂和普通音樂差距真的很大嗎?

門後老夏


咳咳,有趣。


在外放的音樂來說:

無損音樂和普通音樂差距真的很大嗎?是挺大的,在你聽一首歌的標準音樂和無損音樂,外放時明顯標準音樂的噪聲增多。

在那個還不是用手機來外放音樂的年代,用著隨身聽的時候,我就深深的知道,當年外放那些歌聲有多刺耳。畢竟那個時候的音樂均衡器做的還不是太好。(暴露年紀的時候到了)

還有一些古董歌曲,在那個年代錄制器材、錄製水平和製作水平都很差,弄出來的cd或唱片音質遠遠比現在差好多,這種情況底下,怎麼無損都沒用,有損壓縮後跟無損區別也很小。

所以,無損有損只有複雜音樂比較容易有明顯差距,尤其是高中低頻混雜、如一些交響樂或其他類似的、三頻俱全、樂器數量多的音樂。


在耳機聽歌方面:

各大APP(QQ、兩酷、網易、蝦米等)目前幾乎都是700-1400的無損ape、flac,這種屬於最常見的無損格式,而mp3文件自身壓縮格式就有固定碼流和動態碼流的區別,音質明顯也是動態碼流mp3更好,但一般聽眾根本分辨不了也不會去鑑別聽到的mp3到底是固定碼流還是動態碼流。

但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確信:128k mp3格式很多歌的音質都是損失“慘重”,所以建議有條件還是儘量去聽320k mp3和無損ape、flac格式的歌。

所以說是無損音質,其實大部分還是有損的,所以也差不了太多。


還有一件比音源選擇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首先提升你的播放器材,我們知道年費大概會是88-128元,如果你的耳機連百元都不到,與其投資獲取好音源,還不如投在耳機上。我的最終建議是優先投資硬件,然後再考慮音源選擇。


森落萬象


普通音樂和無損音樂的差距真的很大嗎?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樓上幾位前輩回答的有點太專業了,小弟不才,稍微用簡單的話語回答一下。

首先,音樂製作出來的時候必定就是無損的音質,它的文件大小也很大,通常在幾十M,我們把這種格式的音樂稱之為無損音樂,顧名思義,聽眾聽到的音質其實和製作這首音樂的製作者一樣。由於文件太大的原因,日子一會造成網絡傳遞速率變慢,音樂的普及速度也由此變慢。其二,大容量的文件會消耗更多的磁盤內存,尤其是手機上,還要安裝其他軟件,照片,視頻,所以一個音樂文件大家都希望越小越好。

正因為如此,所以現在有了,普通音樂,也就是所謂的壓縮過的音樂,它的作用就是把無損音樂中人耳聽不見的所有內容刪除掉,然而對於一些耳朵特別靈敏的人來說,也是聽的出差別的。有了這項技術,那原本幾十M的音頻文件就被壓縮成幾M的文件了,對於人耳來說,那些不必要聽不到的聲音已經被刪除了,我們只需要聽到最想聽到的部分。

這就是關於無損音樂與普通音樂差距的解釋

總結:音質越差越說明文件被壓縮處理過了,無損就說明當時製作這首音樂時候製作者聽的內容。前者是為了減少音頻大小,後者是為了感受最純正的音質效果。





調音師亮


我很奇怪一個事情就是,為什麼沒有人質疑問題本身。無損音樂,普通音樂。這兩個名詞可以說都不是同一個屬性分類,怎麼比較?別說我咬文嚼字。事實就是這樣。這樣比較相當於,男人和普通人,到底有什麼區別?或者靈長類動物和普通動物有什麼區別?這樣的問題怎麼回答?

無損音樂難道不是普通音樂的?很特殊嘛?

如果說無損音樂和有損或者壓縮音樂比較,那隻能說,必須要設備的質量某種意義上高於音頻質量才能分辨出來,起碼播放器和耳機都得達到一定的價位。千元是少不了的。越是壓縮,損失越大,跟無損的區別就越是明顯。跟無損最接近的mp3是320k。頻譜上對比只要是高頻損失明顯。其他頻段其實也都有,但是不明顯。而好的播放器加耳機是能聽得出來區別的,包括題主說到的播放器,配上好的耳機一定能聽得出來區別聲音稍稍沒那麼透亮。如果聽不出來,那隻能說,你是木頭耳朵了。這樣對比區別,講真確實也不大,對於普通人來說,甚至沒有區別。但是我們經過長期聽力訓練和在調音混音這個音頻領域裡來說,區別就不算很小了。

至於現在很多網絡播放器,什麼QQ網易的那些體積壓縮得比320k更加小的音頻文件,那跟無損的區別,只要設備不是幾十塊的垃圾。基本上稍微好點的手機都能聽得出來區別。

至於dsd跟無損比的話,我算是真聽不出來區別了,有時候狀態好的話,會感覺體感有些不同,或者用工作室的設備聽也是隻有在low-end和top-end有一丟丟非常不明顯的區別。


混音師天職TimChan


題主所稱的普通音樂應該指的是MP3,正確的稱法應為無損音樂和有損音樂。

無損音樂和有損音樂均由WAV壓縮得來,WAV使用的是標準CD使用的脈衝編碼調製(PCM)和濾波技術,WAV的獲取是從CD格式的ISO文件提取而來。



有損音樂的壓縮與無損音樂的壓縮區別在於有損音樂壓縮丟失的是聲音的細節部分,而無損壓縮是由WAV壓縮而來,體積縮小到WAV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小,但卻依舊保持了WAV的原汁原味。

拿無損音樂還原回WAV可以發現頻譜與原WAV一模一樣。

無損的代表格式有FLAC和APE,有損的代表格式有著名的MP3和WMA。

DSD格式其實也是一種無損壓縮,DSD由SACD(超級CD)而來,SACD使用(DSD)直接索尼所有的數據流技術錄音,為實現直接錄音,DSD將模擬聲波轉換成1Bit的信號,它使用無損壓縮以及2.8MHz的採樣率來提高聲音複雜度及真實感,是很奇特的音樂格式。



DSD與WAV從單純立體聲聽感上來說,除體積較WAV增大外(二至三倍),未發現有任何明顯的區別,除提供提供5.1環繞聲和雙聲道立體聲外包含了許多音樂本身以外的東西。

至於題主所說的分別不出無損和有損的區別問題,個人覺得存在器材和個人對聲音的敏感度等多種因素,首先器材要上檔次,至少需千元以上的DAC耳放作為前端,在保證其性能參數滿足的前提下,推力應作為首選,推力不足聲音會發暗。

其次是耳塞,價格是決定耳塞素質的基礎,一副好的耳塞可以高達數千甚至萬元以上,這個應該按個人的經濟能力選購。在耳塞類型的選擇方面,喜歡電音的可以選擇動圈,喜歡均衡的可以選擇圈鐵,喜歡人聲的可以選擇動鐵,換耳塞線期望提升聽音素質我個人覺得有些玄學。

最後就是個人對聲音的敏感度,在音響發燒界有木耳、金耳之說,金耳不必解釋,而木耳對於再好的器材和音源也會分辨不出聽感的好壞,對於木耳來說,要嘗試試聽各種不同類型的前端、耳機和音源進行聽感鍛鍊,多聽多總結,多與音樂發燒界人士溝通取經,經過一定時間的聽感鍛鍊後,相信木耳也能提高一定的聽音水平。


吉比特電控


這裡很高興題主能提出這個問題,也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個話題,現在我就帶大家一起來思考下,關於這個問題的一些見解。\r

好的耳機固然有更好的聽歌體驗,但這也是建立在好的音頻音質上面的吧。而對於音質方面來說,無損音質質量是要高於普通音質,但大部分普通聽歌群眾是感覺不到有什麼大差異的,甚至來說聽不出區別吧。我就是屬於後者。\r

普通MP3音質音樂一般是128kbps的比特率,超高品質的MP3會來到320kbps比特率。像一些FLAC之類的無損音質,比特率一般多為891kbps。這點跟視頻質量是相像的。它們所代表的都是單位時間內模擬信號轉換數字信號後的二進制數據量。一般來說比特率越高則代表音頻音質還原度越好品質越佳,體積也越大。\r

而在市面上我們所聽到的音樂,其實基本都是從原始WAV格式壓縮過而發佈出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原始音頻體積過大造成的傳輸不便問題。其次是被壓縮過後的音頻音質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至少人耳是不容易區分出來的。\r

而從比特率的不同,音頻音質也被分成了N個等級。以常見的普通的MP3音頻來說,它們採樣率基本都是44.1KHZ。其實它已經是非常接近FLAC這類的無損音質了。而它們兩者之間的差異基本體現在高頻部分,320kbps的音頻被砍去了2萬赫茲以上的部分。\r

最後祝大家在看頭條的時候能夠開開心心,每天過的快快樂樂,做事順順利利,身體健健康康!\r


一方音樂


在相同播放設備和相同音源的條件下,無損音樂文件比有損壓縮音樂文件質量好,但差別取決於音樂文件格式。我自己的體會是,320k碼率的有損壓縮mp3文件幾乎與無損一樣,似乎是在極高音區稍微有點沉悶,大型樂隊演奏的錄音偶爾會出現。256k的mp3文件對於小型樂隊和演唱都沒有什麼明顯影響。128k的mp3文件對於流行歌曲也夠用,但聲音開始發悶。96k的mp3文件聽語音沒有問題,比如侯寶林先生的相聲。

在許多情況下,音源的錄音質量比碼率更加重要。如果錄音質量差,即使是無損壓縮也無法帶來好的體驗。錄音質量取決於演奏者/演唱者水準發揮、錄音棚環境、錄音設備、錄音師操作等等,而且這需要很好的策劃和管理,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音源質量。目前我經歷過的音樂文件中,德國的DG唱片社和中國唱片社出品的音樂文件質量上乘,許多唱片社都出現過質量問題。

早期錄音都是來自模擬方法,數字錄音從1980年代才開始普及。但歷史上有一些傳奇的演奏/演唱已經是絕響,只能通過數字化重新錄音。比如說AAD音源,本身音域數據在演奏錄音的時候已經丟失一些,用無損文件保存不會比256k有什麼差別。我個人認為只有DDD音源才有無損文件的存在價值。並且如果音樂文件本身的製作質量有問題,越是保真度高的音樂文件,問題展示就越強烈。

最後,音樂的內涵比音樂文件格式更加重要得多。我們從聆聽音樂所獲取的養分不會因為音樂文件格式差異而丟失。隨著我們追求音樂的盡善盡美,索求更高的表現力的完美音樂文件才有意義。


HealthBAR


無損音頻可以簡單的理解高保真格式,很多人並不是非常清楚無損格式的。

其實主要的區別在於要了解MP3中播放的音樂文件格式,目前音樂文件播放格式分為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兩種,一種是無損音樂格式,壓縮過的就是普通音樂格式了。

使用不同的格式的音樂文件,在音質的表現上有差很大的差異。

我們常見到的MP3、WMA、OGG被稱為有損壓縮,有損壓縮顧名思義就是降低音頻採樣頻率與比特率,輸出的音頻文件會比原文件小。

另一種音頻壓縮被稱為無損壓縮,能夠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數據的前提下,將音頻文件的體積壓縮的更小,而將壓縮後的音頻文件還原後,能夠實現與源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碼率。目前無損壓縮格式有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La、OptimFROG、Shorten,而常見的、主流的無損壓縮格式目前只有APE、FLAC。


家用點歌機音響KTV


如果您使用的是專業設備,仍然聽不出來區別,那麼我可以斷定,您是“木耳”,也就是所謂的木頭耳朵。

音源—👉播放器—👉耳機🎧

音源直接決定了音樂的品質,音源差了你拿大奧都救不回來。



很多小白都有一個誤區,認為自己買了好幾千的設備就能聽到真正的音樂了。

但耳機玄學的地方就在於,每一個廠商對於耳機的調校都有自己的門道,而每個人喜歡的音樂又不一樣。

有些人喜歡古典,所以買鐵三角這種高解析力的耳機;有些人喜歡重低音,所以買索尼;有些人追求性價比,所以買拜亞動力;有些人只為買一條好看的項鍊,所以買Beats


一個不經常戴耳機的人,或者是對音樂沒有敏感度的人,即使是拿好耳機,也聽不出區別。

比如電子音樂聽的是層次、細節、鼓點,好耳機都能夠良好的展現出來,但是大多數人聽的都是旋律,所以其中可能會漏聽很多細節。

比如,你要拿兩幅耳機對比同一首歌,聽的時候儘量避免只聽旋律,要聽它的聲場,解析力,樂器,合成器音效,鼓點,三頻等等。

你歌的旋律又不會改變,所以很多小白就聽不出來區別,這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練習的。


如果你拿到的是一副新的高端耳機,那麼你可能還需要“煲機”。



因為高端耳機都有很多機械零件,這些新的零件都太“稚嫩”,無法完全發揮它的實力,就會導致你會覺得這幅耳機怎麼還有沒有以前便宜的耳機好聽。所以需要一個“煲機”的過程,煲機就是通過播放無損音樂、白噪音、紅噪音等方式使硬件快速老化,這樣你的耳機才能將能力發揮到最大。就像新車也是需要磨合的。

  • 但實際上,幾百塊錢的耳機很多都不需要煲機,基本上第一耳朵什麼感覺,以後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了。

但大亮認為,“煲機”不僅僅煲耳機,還在訓練你的聽感,你戴這幅耳機聽的時間越長,你就更容易適應它的很多東西。

比如你用索尼聽慣了重低音,忽然換成鐵三角,低頻都下不去,你很快就能意識到問題所在。你要是平時X寶39.9包郵耳機聽慣了,突然聽上千的耳機,你會覺得以前簡直在折磨自己耳朵。

這是一個過程,你一開始買幾十的,換了幾百的覺得很好,換上幾千的更好,到最後根本無法收拾。



所以年輕人千萬不要碰三樣東西:

毒品,釣魚,耳機


網雲音樂大亮2000


好的耳機固然有更好的聽歌體驗,但這也是建立在好的音頻音質上面的吧。而對於音質方面來說,無損音質質量是要高於普通音質,但大部分普通聽歌群眾是感覺不到有什麼大差異的,甚至來說聽不出區別吧。我就是屬於後者。

普通MP3音質音樂一般是128kbps的比特率,超高品質的MP3會來到320kbps比特率。像一些FLAC之類的無損音質,比特率一般多為891kbps。這點跟視頻質量是相像的。它們所代表的都是單位時間內模擬信號轉換數字信號後的二進制數據量。一般來說比特率越高則代表音頻音質還原度越好品質越佳,體積也越大。

而在市面上我們所聽到的音樂,其實基本都是從原始WAV格式壓縮過而發佈出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原始音頻體積過大造成的傳輸不便問題。其次是被壓縮過後的音頻音質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至少人耳是不容易區分出來的。

而從比特率的不同,音頻音質也被分成了N個等級。以常見的普通的MP3音頻來說,它們採樣率基本都是44.1KHZ。其實它已經是非常接近FLAC這類的無損音質了。而它們兩者之間的差異基本體現在高頻部分,320kbps的音頻被砍去了2萬赫茲以上的部分。

但我們知道,人耳聽覺範圍是在20-2萬赫茲之間。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能聽到2萬赫茲基本都是非常罕見的了。而且環境對人耳的損壞也是不能被忽略的,隨著年齡增長人耳聽覺靈敏度下降,聽覺範圍也在逐漸減小,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子的聽覺會更加靈敏的原因。

當然了,能否聽出區別還要看人,每個人的聲音辨識能力差異性是存在的。一些專業和聽覺靈敏的人可能會發現有差異吧,但對大部分的普通聽眾來說,其實普通MP3跟FLAC無損音質也沒有區別,起碼聽起來沒有感覺到差異吧。。


IT小眾


網上聽或下載的音樂,一般分幾個檔次,流暢,高品,超品,無損。

這些不同檔次的音樂,都是數字編碼,只不過編碼格式不同。如同一首3分鐘的歌,流暢只有1至2M,無損高達20M。所以不同格式的音樂,信息量不同,音質也就不同。

用低檔音樂播放器如手機,流暢與無損,差別不是很明顯,但用稍上檔次的音樂播放器聽,就聽出差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