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這座橋竟然是這群經紀人建的!你走過嗎?

一座城,

百種風情,

這個城市的江水,山脈

綿延交匯著,

訴說了1001個湘潭故事。

湘潭這座橋竟然是這群經紀人建的!你走過嗎?

光緒《湘潭縣誌》湘潭城市圖

今天,我們來說說數字裡的湘潭故事。

18

對於中國人來說,8是個再吉利不過的數字了。而對於湘潭人來說,“18”這個數字,不止於傳統的“88大發”和有名地道的“十八總米粉”,它還伴隨著湘潭人千餘年的歷史翻湧,榮衰興盛。

首先,湘潭從湘江村一級渠一直到窯灣街道的石子腦依次分為一總到十八總。每一總之間,以柵欄相隔。每一總之中,又有兩條街平行,分為正街和河街。正街一般做些正經零售,而河街故名思意,就是沿江的這條路了,仗著自己近碼頭的位置,一般做些批發、娛樂,還有一點點帶顏色的生意。

那麼這幾個總裡面,都做些什麼生意呢?

這就和湘潭曾經的幾個大名頭有關了。

湘潭這座橋竟然是這群經紀人建的!你走過嗎?

湘潭商會錢票

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始,湘潭人的銀錢字號就在全國出了名,信譽上是全省最佳,可以隨時通兌,所以有了“湘潭票”通行天下無阻的說法。

而這點就得益於18總的繁華商業,道光年開始,湘潭人的富就是聞名全國,被為“天下第一壯縣”。清末那會兒,湘潭商業發達,是全國四大米市、四大藥都之一。18總來回轉運的貨物太多太多了,貿易額大,再用現錢真的很天真了。於是就有了匯兌業、錢莊業、典當業的發達,銀票使用頻率高。

當然國扎路竟(這個事情)這麼弄錢,也少不了“外資”的注入,山西人雷履寬就在湘潭創立了“日升昌”票號開始票號經營匯兌。根據記錄來看,林林總總的湘潭大概有五十幾家。

湘潭這座橋竟然是這群經紀人建的!你走過嗎?

好,那麼這些錢用來做什麼生意呢,第一個大行當,叫做米市

這個湘潭米市的行當,有多大呢,大到當時居然有了“糧食經紀人”,這些人做什麼呢,他們就站在沙灣附近的一條小河邊,撮合穀米買賣,然後抽成。後來他們還搞起了集資,建了座小橋叫“經紀橋”作為自己的根據地,後因諧音慢慢演化成了金雞橋。所以朋友們不要小看了金雞橋,這裡可是湘潭米市的發源。

後來這些人開始在沙灣駐點開肆,做起了“作古正經”的米店行當,據記載,清代在領帖開設糧行的有48家,年交易額保持在100萬石以上。長沙“文夕大火”以後,長沙的經濟受到重創,大量穀米行業的業務就轉到湘潭,更加助力了湘潭的米市發展。

十八總窯灣那裡有個名氣頗大的糧行,叫“寬裕枯糧行”,還是毛澤東年少學徒的地方。

湘潭這座橋竟然是這群經紀人建的!你走過嗎?

除了糧食,還有藥材行當。這個行當呢,主要靠的是江西老表。哪個江西老表呢,樟樹老哥。

樟樹這個地方,主要是產藥,但是它的藥要賣,就得來湘潭賣。作為曾經商會林立,商業極度繁盛的湘潭當年可是有“藥不到湘潭不齊,藥不到湘潭不靈”之美談。所以我們湘潭的藥商,當時非常的多,主要以江西商人居多。

那麼為什麼他非要來湘潭賣呢,這就要講到我們的下一個數字了。

100000

10萬,這個數字代表什麼呢?這是一句湘潭老話,叫做“十萬挑夫過湘潭”!說的是當年從湘潭的各個碼頭轉運貨物的挑夫就達到10萬人之多。

那麼當年湘潭的地理位置有多好呢?

“北出洞庭,溝通長江,南通衡、永,出廣西入灕江,經梧州可達廣州,或走耒水經郴州由陸路過南風嶺而入廣州”

古代貿易,大多要仰仗江河,到了如今也有港口城市大多貿易興一說。湘潭地處湘中北沿,古時候就有五條驛道交匯於此,陸上交通十分便利,加上湘江自城東南貫入,還形成了“千里湘江第一灣”,所以自古湘潭就是碼頭林立,到清末,湘潭沿岸碼頭已達50餘座。

而上文裡的陸路便是從湘潭碼頭走陸運由人力運輸到廣州的道路。這十萬挑夫,大多靠著這條路謀生。

湘潭這座橋竟然是這群經紀人建的!你走過嗎?

正泰碼頭

此外,湘潭這個便利的地理位置看過電視劇《戰長沙》的肯定會記得一個細節,在侵略面前當時很多人選擇了逃往臨近的湘江上游商貿繁榮城市及南下必經之地湘潭。而這個地理位置的便利一直到建國後鄰近地區的交通修造才開始改變。

上文我們也提到了,這個地理位置的一大妙處就在於它是湘江上第一個弧度大的江灣。

1

而湘潭的數字1,說的這個故事就叫做“千里湘江第一灣”——窯灣人的不怕淹,淹不怕。

湘潭這座橋竟然是這群經紀人建的!你走過嗎?

吊腳樓這個玩意,你應該不陌生。但是湘潭的吊腳樓你知道在哪裡嗎?

湘潭的十八總在江灣灣上,那麼必然就會有每年的洪水準時來報道。而我們的窯灣就剛剛好處在這個位置上,所以窯灣的住民們早就不怕淹了。

不僅不怕洪水,窯灣人民還從中發明了不少應對的好法子。

一直住在窯灣的朋友可能還記得你爺爺奶奶家,從天花板上過去的電線,有時候連開關都不放在低處,用一根長長的電線把開關隨時“掌控”在手裡。

家裡但凡值錢點兒的電器都在二樓上面擺著。老話一句“水從一樓過,人在二樓住”,生動活潑的演繹了窯灣人在汛期的生活調性。

說到窯灣人的淹不怕,那就是汛期一過,大掃帚一拿,水噸噸噸的往外掃,拖拖地,整理整理,悠哉悠哉又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這樣的樂觀與機智,才是窯灣人值得被記住的地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