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廣興建大運河入手,淺析南北朝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

中華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認為在黃河流域,在東漢末年孫權建業稱帝之前,江東往往被稱作蠻荒之地,那時中國的經濟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不過在南北朝之後的隋唐時期,中國南北的經濟差距就微乎其微了,而且南方諸州郡還隱隱有了蓋過北方之態勢,

《資治通鑑》記載唐朝初年中國的經濟排名為“揚一益二”,經濟實力最強的兩個州都在長江以南,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之迅速由此可見一斑。在隋朝統一中國之後,其第二任皇帝楊廣上位後,做出的最重要政治舉措便是興建京杭大運河,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讓富庶的江南帶動北方經濟的發展。

故藉此機會,我將從隋煬帝楊廣興建京杭大運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時期南朝經濟逐漸趕超北方的原因。

從楊廣興建大運河入手,淺析南北朝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

今天的京杭大運河夜景

引言

“都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在對於隋煬帝楊廣的評價中,京杭大運河一直是比較特殊的存在。與遠征高句麗造成的惡劣後果不同,雖然民間流傳著隋煬帝多次南下獵豔的傳聞,說他興建大運河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的享樂,但是大運河卻實實在在地加強了中國南北經濟的溝通與聯繫,從建成開始,便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運輸線。

從楊廣興建大運河入手,淺析南北朝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

今天的京杭大運河

《隋書》記載:“ 四年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

楊廣興建京杭大運河的目的主要應該還是為了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民生凋敝。尤其是中國北方,基於自然經濟模式的小農經濟體系更是被嚴重破壞,人民缺乏足夠的糧食和生活必需品。而南朝諸政權則長期採取固守的姿態,其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優於北方。因此大運河在興建初期其目的主要有兩點:

  • 其一乃是儘快輸送足夠的物資到中國北方,滿足當時政府與人民的基本需求;
  • 其二則是在南朝時期,中國南方的手工業發展已經遠遠超過的北方,大運河可以作為貿易途徑激活中國國內的貿易,促進經濟的發展。

那麼造成南北朝時期中國南北經濟發展差異如此巨大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我將進行具體分析。

從楊廣興建大運河入手,淺析南北朝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

隋煬帝楊廣

生產結構之異同

封建中國長久以來的經濟模式都是建立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之上的,其主要區別主要體現在農民與土地的生產關係上。而在南北朝時期,中國南北的居民有著截然不同的身份,其生產模式的區別正是造成其生產力差別的主要因素。

中國北方自從永嘉之亂後,便一直處在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統治之下。他們繼承了漢代末年的經濟體制。漢代末年,隨著政府對於農民的剝削不斷加強,農民們很難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因此只能變賣自己的土地,依託於當時正在壯大的地主階級。

隨著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其地位也從最開始的佃戶逐漸下降成為了僮僕,農民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而且到了東漢末年戰亂越來越頻繁,中國的農民們基本都投靠了當地的士族以求廕庇,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受到了很大影響。

從楊廣興建大運河入手,淺析南北朝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

農耕圖

《晉書》記載:“ 子逵,字伯道,逵弟暢,字仲遠;次子弘,字叔仁,並歷顯職。隆安中,達為廣州刺史,領平越中郎將、假節;暢為始興相;弘為冀州刺史。兄弟子侄並不拘名行,以貨殖為務,有田萬頃,奴婢數千人,餘資稱是。”

後來在少數民族統治北方的時候,他們會把當地的漢人當作奴隸分給自己民族的貴族。然後再替他們進行耕作土地。很多農民徹底從地主階級的附庸變為了更低級的奴隸。這是社會形態自封建制向奴隸制的復辟,由於農民缺乏足夠的積極性,其生產效率比起東漢時還略有下降。直到北周吞滅北齊之後,中國北方的奴隸制度才徹底消失,後來的經濟發展才略有起色。

從楊廣興建大運河入手,淺析南北朝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

北周武帝宇文邕

《周書》記載:“所在附籍,一同民伍,若舊主人猶須共居,聽留為部曲及客女。”

而南方的經濟形態則與北方完全不同,在北方連年戰亂的時候,中國南方的社會形態相對穩定,而且很少受少數民族的影響,農民依然保持佃戶身份為江南的世家大族們勞作耕種。在南梁滅亡之前,江南地區的農民們的生活狀態基本還保持著東漢末年的特徵,待到侯景之亂後,江東士族遭到了巨大打擊,農民中的很多人從佃戶迴歸到了自由人的身份,這讓他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其生產積極性自然不是處在北方奴隸制下的人所能比擬的。社會經濟體制的異同是在南北朝時期造成中國南北經濟差異的最重要因素。

生產環境與生產技術的異同

除了生產關係以及農民地位的區別之外,南北朝時期,中國南方與北方農民所處的環境也十分不同。中國北方一直處在動盪之中,經常出現多個政權分立的情況,戰火幾乎燒邊了整個中原,而南方雖然發生了多次朝代更迭,但大部分時間都是處在一箇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國家內部戰爭規模較小,沒有對國內的生產造成太大的威脅。

而益州等地更是一直處於平穩的環境之中。這也是其能偶在隋唐初期成為中國最富庶的地方的原因。

從楊廣興建大運河入手,淺析南北朝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

天府之國的保障:都江堰

而且在南北朝時期,我國的農業技術還不甚發達,中國很多地方還在採用燒草以為肥的方式來進行農業生產。因為中原地區的生活狀態不甚安定,而且大片農田都毀於戰火,這讓農業生產的恢復變得十分困難。

《答車茂安書》記載:“遏長川以為,燔茂草以為田。”

而在南方則十分不同,起初南方的農田並不甚多,大部分地方還處在待開發的狀態。在晉王室南渡的時候,有大批北方百姓隨之共同渡江。後來他們大多數都投入到了農業生產之中,之前幾乎沒有人眼的交州地區在他們的開發下也變成了重要的糧倉,而且南北文化的交融也促進了農業科技的提升。在北方還採用燒地的手段來肥地的時候,南朝農民們已經掌握了使用糞便來幫助農業生產了。

從楊廣興建大運河入手,淺析南北朝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

燒草肥地的傳統方法

《南史》記載:“歷御史中丞,都官、左戶二尚書,掌吏部尚書。時何敬容以令參選,事有不允,溉輒相執。敬容謂人曰:‘到溉尚有餘臭,遂學作貴人。’”

而且在南朝各地還對當地的水利設施進行了修葺,為農業生產的安全提供的保障,北邊來的農民也在南方種起了小麥等旱田作物,豐富了作物種類也使得有效耕地面積有所增加。

手工業與商業發展之異同

小農經濟是立足於農民的自給自足條件下的經濟運作方式,在生產力低下的時候,人們只會用糧食來換取少量的其他生活必需品。而在生產力發達之後,人們的生活需求變得多樣,手工業也便會隨之興盛起來。

在古代中國的傳統概念中,男耕女織一直是一種理想化的生產方式。在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北方,由於農業人口嚴重不足,因此家庭中的全部勞動力都要參與到耕作之中,女性很難從事手工業生產。由於生產力的缺陷,導致整個南北朝時期,北朝都沒有好的手工業基礎,更遑論商業了。

從楊廣興建大運河入手,淺析南北朝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

古代紡織機

《南史》記載:“又諸暨東洿裡屠氏女,父失明,母痼疾,親戚相棄,鄉里不容。女移父母遠住苧舍,晝採樵,夜紡績,以供養。”

但是在南朝境內,優越的地理條件以及安定的生產環境使得大多數時間內,南朝的居民沒有面臨饑荒的壓力。因此許多女性都投入到了手工紡織的生產之中。江南逐漸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絲產地。而且在南朝,棉花也逐漸成為了重要的經濟作物。

梁武帝蕭衍在位期間,由於他崇尚佛教文化,因此認為殺蠶取絲有違佛教不殺生的理念,他便要求國內減少絲綢的產量,這進一步促進了棉紡的發展,中國人民的穿衣方式自此發生了較大變化。

《梁書》記載:“庶事繁擁,日儻移中,便嗽口以過。身衣布衣,木綿皂帳,一冠三載,一被二年。常克儉於身,凡皆此類。”

除了衣服之外,南朝諸如:冶金,製陶,造紙等手工行業也得到了極大發展。這些產品的興盛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南方地區的商業發展,當時交州的商品甚至遠銷南海諸國,與北朝產生了顯著的差距。

評價

大運河是楊廣在位時間內留給中國人民的寶貴遺產,他在當時不僅把南方的糧食輸送到北方,緩解了饑荒的壓力,更是把當時南國濃厚的商業氣息帶到了北方,盛唐時長安的恢弘氣象離不開商業的興盛,而這都是興自大運河。

對比南北朝我們發現,穩定的生產條件以及先進的統治理念才是影響國家經濟的重要指標,而判斷這一切的優秀與否的標準,又是

立足於對底層農民的關懷之上的。因此雖然隋唐時期繼承了南朝的優秀經濟條件,但是當“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出現之後,即使強盛的大唐也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迅速走向滅亡,由此可見,孟子的“民為重”才是決定國家發展的不二法門呀。

參考文獻:《魏書》、《梁書》、《南齊書》、《陳書》、《隋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