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南梁大將連勝47場,攻下30座城池戰績輝煌

現代人對歷史的研究還是很多的,一說起將軍,大家心中浮現的一定是又高又壯,能騎會射的形象。畢竟在古代沒有什麼高科技武器,統帥全軍的將軍除了會兵法,自身的武藝一定也是十分強大的,而且大家都知道古代除了文試還有武試,很多領軍的大將都是武狀元出身,所以一提起將軍大家自然都覺得是武藝高強的壯漢,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很特別的人,這個人身材瘦削,更沒有什麼武藝,但卻有能力統帥全軍,這個人就是——陳慶之。

南北朝:南梁大將連勝47場,攻下30座城池戰績輝煌

陳慶之的傳奇人生,開始於蕭衍的府中。陳慶之的出身不好,他家十分的貧寒,所以陳慶之在很小的時候就進入了蕭府做書童,陪著府中的少爺們讀書。很多人會感到好奇,書童怎麼後來會變成將軍呢?其實這都跟蕭衍的經歷有關。

蕭衍在502年當上了南梁的皇帝,之前在府中時陳慶之就是蕭衍的書童,而且在眾多的書童和小廝之中,陳慶之因為善於下棋,最受蕭衍的喜歡,所以蕭衍一當上皇帝,就讓陳慶之做了主書。主書這個官位是從晉朝開始就有的,最初是一個武職,但從南宋以後逐漸變化成了一個文職,所以蕭衍最初是把陳慶之當成文臣看待的,並不是做為武將培養的。

南北朝:南梁大將連勝47場,攻下30座城池戰績輝煌

從18歲當上主書以後,陳慶之的官職一直就沒變過,直到他四十歲那一年,徐州的知府發動了叛亂,失敗後被困在了徐州,皇帝肖衍見徐州知府的失敗已成定局,又考慮到陳慶之四十歲了還是個主書,也該晉升了,於是就任命陳慶之為大將,前往徐州平亂。雖然這一次讓陳慶之領兵前往徐州,但其實這個時候的皇帝並不是認為陳慶之有領兵的能力,而是看徐州局面已經穩定,讓陳慶之去"鍍金"的。陳慶之帶上人馬去徐州跑一圈回來,拿了現成的功勞,自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升官了!皇帝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派陳慶之去辦這件事,就能看出在皇上眼中陳慶之並沒有領兵的能力。

南北朝:南梁大將連勝47場,攻下30座城池戰績輝煌

雖然陳慶之第一次以大將名義領兵只是去"打醬油"的,但回來之後因為這次的功勞,皇帝封他做了元帥,之後徐州政局不穩,北魏和南梁因為這塊地方爭了起來,大臣們對陳慶之一個文臣當了元帥感到不服,於是都向皇帝上奏,表示應該讓新封的元帥去將徐州打下來,皇帝沒辦法,只能派自己的兒子蕭綜做主帥,陳慶之作為副將一同前往。朝中的大臣們本來是想看陳慶之的笑話,因為陳慶之平常騎射功夫完全不行,上了戰場肯定灰頭土臉,沒想到陳慶之的表現完全出人意料了!徐州的戰局一開始就對南梁不利,蕭綜作為主帥一看情況不妙竟然直接投降了!由於是副將,所以陳慶之的手中只有兩千兵馬,北魏一方見他只有這麼點人,就放鬆了防禦,結果陳慶之就用這兩千兵馬,直接攻擊了敵人防守最弱的地方,直接破開了北魏的防禦!這場戰爭雖然是以突圍逃亡結束,但陳慶之的軍事才能卻顯現出來,從這一戰開始,陳慶之在戰場上開始發光了……

南北朝:南梁大將連勝47場,攻下30座城池戰績輝煌

徐州一戰結束後沒多久,北魏的掌權者變成了太后,國內進入了動盪時期,在陳慶之的建議之下,南梁首先對徐州發起了攻擊,奪回了這塊失地,振奮士氣之後一鼓作氣向壽陽進發,在陳慶之的指揮下,南梁的軍隊氣勢大盛,一路過去竟然連續打了47場勝仗,攻下了30座城池!陳慶之的名聲就從這時開始在民眾當中傳開了。兩年之後,因為北魏太后立了三歲幼兒為帝導致國內陷入了一片混亂,最終大批人馬向南梁投降,其中就包括皇室子弟元顥。

南北朝:南梁大將連勝47場,攻下30座城池戰績輝煌

元顥向蕭衍投降後,請求蕭衍支持自己回北魏稱帝,並向蕭衍許諾會贈與南梁一部分城池。雖然蕭衍有一些心動,卻並不想摻和到北魏的內亂中,於是派了七千兵馬送元顥回國。七千兵馬在國家的內亂面前能算得了什麼?很明顯蕭衍就是想放棄元顥了,但沒想到結局卻並不像我們預料的那樣,因為這七千人的首領是陳慶之。雖然元顥不是個好材料,但陳慶之卻按照皇帝的吩咐盡心的保護他,用七千人馬與北魏的七萬人馬對戰,最終扶著元顥做了皇帝。後來北魏的一股勢力繞過陳慶之的防守從背後攻擊殺掉了元顥,但陳慶之的任務已經超額完成了,所以他帶著他的七千人馬輾轉回到了南梁,被南梁皇帝封為了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