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号公约》:北美政治契约的开端,英国制度精神的再生长

自1783年美国独立建国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和人类文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不过它在独立之前还有100多年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千万别小看这一个多世纪,它相当于美国历史的前传,同时也是殖民时代世界霸主英国在北美的具象展现,美国文化的很多底层精神就是从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

《五月花号公约》:北美政治契约的开端,英国制度精神的再生长

在众多影响美国历史脉络的底层精神中,秉承契约的政治制度精神显得非常独特。当时不光是亚洲国家,在欧洲大国之中也显得非常突兀,这种制度基因最早可以追溯到北美殖民地刚刚开创的时候,更确切的说是浓缩在一份名为《五月花号公约》的文件里面。有的美国历史学家甚至将它称作美利坚的出生证明。然而颇为诡异的是,北美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要比这份公约整整早了13年之久,然而美国却以1620年的这份公约作为美利坚政治制度的源头,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当英国人成功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之后,就不断有船只运输遗民赶赴北美追寻新世界。1620年的“五月花号”不过是众多普通船只中的一员,从表面看只是一艘简陋的小帆船,甚至就连五月花这个名字在当时大西洋中航行的英国船只中都有至少三艘以上。可是正是这艘在当时非常不起眼的小型移民船只,却承载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

《五月花号公约》:北美政治契约的开端,英国制度精神的再生长

在“五月花号”的乘客中存在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被称作清教徒。清教徒当时在北美移民中的人数很少,但宗教信念却十分坚定。当欧洲爆发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德意志地区的路德宗和法国的加尔文派先后席卷中欧和北欧,在英国的宗教改革则表现为相对理性的国教改革。英王宣布脱离罗马天主教会掌控,一方面对教会的教义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则将本土教会的效忠对象转为国王本人,这种保守倾向的改革引起了部分激进派的不满,这部分从英国国教派别中进一步分化出来的群体就被称作“清教徒”。

清教徒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残余,信奉加尔文主义,并且设定了一系列清规戒律。这些人奔赴北美的目标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其他移民主要是为了开荒致富、改变命运,属于经济驱动类型。清教徒纯粹是政治驱动,他们来到北美就是为了在这片新大陆建造一个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事实上,在“五月花号”驶往北美的20多年以后,英国革命爆发并旋即进入了一段短暂的共和时期。当时革命中的激进派和议会铁杆支持者中就有清教徒的身影,其中名声最为显赫的当属护国公克伦威尔。不过克伦威尔时期由于实行了非常严苛的清规诫令,甚至对民众的娱乐生活都横加干涉,最终导致斯图亚特王朝在议会派的支持下复辟。

《五月花号公约》:北美政治契约的开端,英国制度精神的再生长

“五月花号”上的乘客当然不知道以后的事情,他们只是想着尽快抵达海岸,开启新世界的征程。不过当时航海所用大多是木质帆船,内部条件极差,人们往往要在船上待上数月,吃喝拉撒全在上面,严重缺乏淡水。所以每当移民船只靠岸之后,乘客们都争先恐后地上岸,并不愿意在船上多待一会儿。但是“五月花号”却不是这样,它靠岸之后,船上的乘客并不着急上岸,而是认真的商讨着一份文件,最后由41位成年男子在上面签字,这就是《五月花号公约》诞生的情景。通过共同协商,这批清教徒移民以平等自愿原则定下一份七月,以此作为大家下一步开辟和管理殖民地的准则。他们不设立首领,而是以平等关系形成契约,这其中蕴含了古风民主的精神,是对程序和法律的尊重。

《五月花号公约》:北美政治契约的开端,英国制度精神的再生长

虽然《五月花号公约》不过短短的200多字左右,但主旨却非常清晰,这是一份政治性极强的公约,明确指出“五月花号”上的移民自愿结成公民的政治团体,制定实行平等的法律制度。所以这份契约并不是一般的行为约定,而是一份政治约定,它要规划的不仅是眼下的行为,还有未来社会的建构,后来美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结构都是发源于此。但是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份契约,这帮人给自己赋予了政治权力。公约说自愿结成政治团体,制定实行法律制度,这份权力是他们自己赋予自己的。所以这份公约实际上确立了一项原则,那就是人们在资源的基础上有权实行自治和法制,这可是破天荒的。

在此之前,弗吉尼亚殖民地的治理权是由英王授予的,而“五月花号”清教徒建立的这块新殖民地的权利却来源于自身。顺着这条自治原则往下推,一百多年以后,北美13块殖民地就可以说他们有权力决定怎样管理自己。所以美国独立的合法性,源头就在《五月花号公约》的自治原则里,这就是美国将其捧为本国出生证明的法统层面原因。

《五月花号公约》:北美政治契约的开端,英国制度精神的再生长

然而仅仅如此,《五月花号公约》并不足以影响到后来的美国,毕竟从公约的签署到美国独立中间相差一百多年。那么这样一纸公约是如何发挥作用,其影响又是如何持续并扩散开来的呢?其实这就要回到签署公约的人群身上了,“五月花号”的清教徒都是英国人,当时的英国自《大宪章》以来,其社会秩序和政治空气中已经蕴含了充足的制度精神和政治契约精神。正因如此,这种精神已经成为英国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即便上岸北美大陆也不曾割裂开来。

美国人通常以“山巅之城”憧憬自己在世界上的特殊例外角色,并赋予了天命观的色彩。然而美利坚政治构筑的实质其实就是英国制度主义精神在北美新大陆的再胜仗。从《五月花号公约》之后的百余年里,英国源源不断奔赴北美的移民,尤其是清教徒移民就不断地用这种建立公共契约的方式进行自我管理。通过数以千计的重复实践,促使《五月花号公约》的影响得到了不断的持续和扩展。

《五月花号公约》:北美政治契约的开端,英国制度精神的再生长

所以《五月花号公约》代表的是一种制度主义契约精神,它被移民北美的清教徒以炽热的宗教信念和政治诉求勾勒而出,虽只有短短200多字,却构成了北美未来政治制度的全貌。此后越来越多的英国清教徒移民和启蒙思想熏陶者的效仿,持续和扩散了公约的效能,最终促使其成为美国独立的法统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