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以前,我以为世界上没有值得二刷的外语文艺片

罗马以前,我以为世界上没有值得二刷的外语文艺片



罗马



导演:阿方索·卡隆

主演:雅利扎·阿巴里西奥 玛丽娜·德·塔维拉 迭戈·科蒂娜·奥特里

国家/地区:墨西哥 时长:135分钟

1

《罗马》是一部电影。

“罗马“是70年代墨西哥城的罗马社区。

2

导演是阿方索·卡隆。

编剧也是,摄影也是,剪辑也是,制片也是。

阿方索·卡隆无须过多介绍,他的上一部电影是《地心引力》,凭此,他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最佳导演。

3

这是一部私人电影。

是的,如果不是阿方索·卡隆自己多次说这是一部“私人电影”,我必须要承认,以我有限的从业经历和肤浅的审美经验是很难看出这一点的。

4

他是这样说的:“《罗马》这部电影是与自己的过去合作,直接面对自己的过去。这让我不得不去探索更为私密的私人领域。电影中有90%的场景,在我的记忆中都早已经无迹可寻。更直接地说,其实这部电影也是重塑自我的过程,重塑集体回忆的过程。”

电影是私人的,观后感是主观的,我觉得他说的很对,也很诗意。

5

《罗马》剧组为找到合适的演员,进行了大量搜索,找来几千人。卡隆从中选择了很小的一部分,让他们在镜头前简短的聊聊自己。最终,电影里的很多角色是卡隆认识了50年的人。

女主角Cleo最终由Yalitza Aparicio出演。Yalitza是一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女孩,剧组在墨西哥沿着一个村庄到一个村庄不停地寻找,最终在墨西哥瓦哈卡州一个乡村找到了她。

因此,诗意,自剧组筹备那天起,就存在了。

6

电影的大背景是墨西哥1971年震惊世界的一场屠杀,有100多个学生被杀。电影讲述的是在暴力和枪火中,怀孕的年轻保姆因耽搁救治而失去了即将分娩的孩子。

7

一些评论家认为,“卡隆对70年代墨西哥的整体动荡缺乏发自内心的认知,他富家子弟的身份和视角限制了他的政治敏感度,也正是因此他把精力全都放在了奇观化的场景塑造上。”

对此,我坚决反对,这正是导演的伟大之处,他将臭名昭著的惨剧用最轻微的力量表现出来,看似一笔带过,实际上万马千军都在画面之外了。这就是电影的魔力所在。

8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冷静的镜头,只做一些最基本的摇动与横移,没有特写,几乎只有远景与中景,没有什么离奇故事,没有什么匪夷所思的情节,也没有令人惊叹的特效…但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看上去只是讲了一个保姆的琐碎日常,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电影到底讲了什么,好像什么都没讲,但看完以后似乎觉得什么都讲了。

有种诗意随着女主角Cleo的情绪在悄悄蔓延,像在鹅毛大雪中步行整夜,像在风起以后走进树林……诗意是绝佳的表演带来的,你不会对女主角Cleo有任何质疑,她第一次出现在画面里你会立即觉得,对,她就是那个保姆。

9

我心里有块地方最终还是塌方了,在电影缓慢轻快的叙事中,在看似平淡的对白中,我似乎琢磨到了生活。

生活是什么呢?没有答案。

它既抽象又无比具体,戒不掉的烟,每个月总要喝醉几次的夜晚,没有人能对生活进行恰当描述,但当你觉得日子一天比一天平静时,你也许触摸到了生活。

10

电影的结局使用了一个长镜头,溺水的孩子被不会游泳的Cleo救出海面,她们一起在海滩上相拥哭泣……我想起爸爸去世那年冬天,我没有哭。我试图挤出两滴眼泪向亲友表达我的悲伤,但我不仅没有做到,反而姿态混乱,手足无措。我很想哭,但就是哭不出来。

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我仍然没有哭,我甚至忘记了这件事。

春天将尽时,我放学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他会给我准备什么好吃的,等我回到家,停下自行车,我忽然意识到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我也忽然知道,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会给我准备那顿饭了。

而且,再也没有人会帮我修自行车了。

忽然间我泪如雨下,放声大哭,像一个七岁的孩子永远失去了他心爱的玩具……

11

电影拍的是记忆中的过去,然而,我们的过去啊,就像身体上早已愈合的疤痕,无论你用多么昂贵的嫩肤乳液,也不管你使用多么先进的医疗手段,我们总有办法隐藏疤痕,试图不让别人看出端倪。

但那疤痕,始终都在那里。

它一言不发,它一直都在。

12

《罗马》是一部电影。

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至于拿不拿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狄金森得不得奥斯卡最佳摄影一样,那是另一种庸俗的衡量方式。

13

罗马以前,我以为世界上没有值得二刷的外语文艺片。

你瞧,我用最快的速度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罗马以前,我以为世界上没有值得二刷的外语文艺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