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撫州市古為臨川府,臨川自古文風昌盛,人才輩出.早在唐朝,著名才子王勃在他的傳世名作《滕王閣序》中,就發出過“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的由衷讚歎, “臨川之筆”成了“臨川才子”的代稱.到了宋朝,臨川又因科舉連捷,被著名學者董震譽為“人才之鄉”.到了明朝中葉,隨著贛東民諺“臨川才子金溪書”的廣泛傳播, “人才之鄉”便被人們改稱為“才子之鄉”.臨川歷史上出了很多大文人,如王安石、曾鞏、湯顯祖、李覯、晏殊、晏幾道、陸九淵等.王安石變法雖以失敗告終,但他那轟轟烈烈的革新思潮讓臨川從此名聲大震.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明代戲曲家湯顯祖,以他的《臨川四夢》再次讓臨川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流坑村位於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坐落在樂安縣城西南方向38公里、贛江支流烏江之畔。流坑距樂安縣城38公里。全村現有將近5000人。該村始建於五代南唐升元年間(公元937年至943年),繁榮於明清兩代。流坑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佈局聞名。村中現存明清傳統建築及遺址260處,其中明代建築、遺址19處,另有古水井、風雨亭、碼頭、古橋、 古墓葬、古塔遺址等32處,其建築類型之齊全、保存之完整,在國內自然村中實為罕見。由於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該村被專家譽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縮影,並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譽。流坑村明清古建築群還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流坑 “儺舞”流傳千年經久不衰,是倖存的古老的儺儀和儺舞之一,2006年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11月,獲得中國生態文化協會“20γ18年全國生態文化村”榮譽稱號。時有"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和"歐(歐陽修)董(流坑董氏)名鄉"之美稱,據傳,新中國代主席董必武的遠祖也在流坑。。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流坑這個以董姓為主的龐大村落,直到明代晚期一直都是仕宦鼎盛,人才輩出,有“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的美譽。據不完全統計,從宋初到清末,村中書塾、學館,歷朝不斷,明萬曆時有26所,清道光時達28所。全村曾出文、武狀元各1人,進士34人,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簿、教諭,超過百人。清朝年間的董光乾,在考場上屢試不中,卻似乎越挫越勇,當他以99歲高齡再次踏進考場時,同治皇帝感其年邁志堅,特賜進士。如今在流坑村的“進士光榮榜”上董光乾保持著兩項紀錄。而事實上,流坑村最老、最後一個進士兩項“紀錄”保持者,也永遠只有董光乾一人。

董氏大宗祠:坐亥山已向兼乾巽。為祀奉流坑董氏的開基祖、宋贈大司徒董合興建,是流坑董氏“千門萬戶,聚居一家”的重要標誌。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從遺址和構圖可知,大宗祠朝村背江,離村北沿約200米,為前帶大場院的三進重簷式建築。其場面寬廣,構架宏大,典雅壯觀,謂流坑古建之最。矗立了360餘年的大宗祠;大宗祠遺址:“大宗祠遺址”為流坑代表性景點之一。大宗祠為祀奉流坑董氏的開基祖董合所建,祀奉其始祖宋贈戶部尚書大司徒公董合的總祠堂,創於元,明嘉靖甲申年(1536年)初建(一說建於1369年),嘉靖四十年(1561年),被農民軍焚燬。萬曆丙戌年(1586年)重建,清嘉慶癸酉年(1813年)重修;於一九二七年被軍閥孫傳芳的殘部邢玉堂所焚燬。大火過後,大宗祠廢墟上殘垣斷壁,其主體建築現僅留一片殘垣斷壁,只剩下兩尊紅石獅子、六根石柱、九十六塊旗杆石和前院的門樓與東、西側牌坊。“敦睦堂”上殘留的五根直徑0.7米,高8米的花崗岩石柱巍然肅立,傲視蒼穹,似乎在訴說它往昔的輝煌和不平的遭遇。倖存的一對紅石巨獅,仍然挺立於遺址之上,昂首相視,雄風猶存。人們對大宗祠的壯觀深表讚歎,同時又對軍閥作為而深深痛恨,對大宗祠的焚燬深為惋惜,故後人將大宗祠遺址稱為流坑的“圓明園”。場院東西兩側,現仍遺存有“理學名賢”坊和“三策流馨”坊,展示著昔日的風采。文館和桂林公祠倖免於難。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1) 1276年,元軍兵下臨安(今杭州市):文天祥起兵江西,為抗元主要旗幟,在樂安,則有何時等人聚眾響應。流坑董氏此時也參與了起義勤王,匯入文天祥領導的抗元陣營。及兵敗,鄉以勤王故,遭兵禍稍酷,流坑為元軍踐殺掠,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隨後十餘年間,又是山寇劫掠,出沒不時,流坑適當‘衝要,鄉無寧居’,大量董氏族人流徒他鄉(如後來衍為大支的湖北麻城派即此時北遷)。亂定之後,‘族之復業者十才一二’,流坑已是一片蕭索,長期難以恢復。”

(2) ‘丙申之難’:1351年,紅巾軍起於淮甸,揭開了反元大起義的序幕。次年,江西各地亦普遍發生農民起義;贛中一帶,也有起義軍以“磨富長貧”相號召,百姓‘翕然從之,所在蜂起’。董氏家族組織鄉兵自保,數年之內雖得稍安,卻在元治正十六年(1356)春季為本縣夏普所率武裝圍攻,月餘村破,董氏少壯‘奔迸四出,老弱斃於兵刃者不勝計’。據明代董裕《居徒考》載,當時居於本縣丁源的董氏宗親‘舉兵赴援,賴於保全者十八家’,而回至白石嶺時,又遭夏部掩殺,‘死者過半’。這就是流坑歷史上傷心慘痛的大劫。

(3) “咸豐七年(1857)四月,流坑為太平軍攻破,族人傷亡慘重。流坑由此元氣大傷,人口下降,竹木貿易也深受影響。”

(4) “1920年1月,樂安發生地震,春夏又有水災、亢旱相繼肆虐,糧食不收。此後十年,樂安兵事頻繁,苛捐雜稅劇增,日子很不太平。流坑與樂安全縣一樣,亦深受影響。1926年,北洋軍閥孫傳芳屬下邢玉堂部在豐城一帶為北伐軍擊潰,殘部竄至牛田盤據。邢匪在這一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流坑亦被其難,特別是矗立了近四百年的董氏大宗祠,亦在1927年8月為邢部所焚。”

(5) 二次國共戰爭之難:“流坑人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作出了犧牲。根據1989年《樂安縣誌》中遠非完備的《烈士英名錄》記載,流坑董姓死於國民黨屠刀下的共有20多人,其中包括作戰勇敢、足智多謀,使敵人聞風喪膽的樂安縣遊擊大隊長董輝。”“據說整個民國時期,流坑的中學生寥寥無幾,高小畢業生則不過30餘人”。

為何董氏大宗祠經歷了多次兵火之劫,風水愛好者應該都會猜到是選址及立向有誤所致!但宗祠該選址何處,立什麼坐向才更好的消納全局砂水?請各位風水愛好者按自己的風水流派學術試分析吧。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中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楊公手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