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少年班组建的灵魂人物、第一神童宁铂

中国40年前曾经出现一位神童,名叫宁铂。

1965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市一个普通家庭,2岁半时会背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 5岁就读小学。

1976年"文革"结束前,李政道教授给中科院写信,要求快速恢复发展科技、教育,得到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赞同。

中科大少年班组建的灵魂人物、第一神童宁铂

1977年10月末,宁铂父亲宁恩渐的朋友、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给方毅副总理写了一封10页长信,举荐宁铂。11月3日,方毅副总理将此信转给当时的中科院下属单位中国科技大学,上有批示:"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信寄出10天后,中科大两位老师抵达江西,到赣州八中面试。考的是数学,同时参加的还有两位早慧少年,宁铂得了67分,排名第二,第一名80多分,第三名64分。他不明白比他分别大几个月和1岁的两位同学为什么没被录取。这件事直接促成几个月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诞生。

中科大少年班组建的灵魂人物、第一神童宁铂

1978年3月,宁铂、谢彦波等21个少年大学生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学习,同年又有67个少年大学生进入同一班级学习,其中包括张亚勤。他当年读到关于宁铂的报道后激动得夜不能寐,连跳几级,6个月后和宁铂成为同学。

1978年初,宁铂受到方毅副总理接见,两局对弈,宁铂全胜。

中科大少年班组建的灵魂人物、第一神童宁铂

1982年宁铂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19岁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助教。同年,他第一次报考研究生,但报名之后就放弃了考试;第二次,他前进了一步,完成了体检,随后又放弃了;第三次,他又进一步,领取了准考证,但在走进考场前的一刻退缩了。后来他对别人解释说,他是想证明自己不考研究生也能成功,那样才是真正的神童。

中科大少年班组建的灵魂人物、第一神童宁铂

1998年,宁铂结婚,然后生子、给儿子喂奶、烫尿片、去菜场买菜……婚姻生活似不和谐,于是他醉心于研究佛学。

中科大少年班组建的灵魂人物、第一神童宁铂

2002年,去五台山出家,很快就被中科大校方找了回去。失败。

2003年,在南昌出家为僧,在江西一所佛寺担任该寺佛教学院的讲师。

中科大少年班组建的灵魂人物、第一神童宁铂

目前还俗,研究佛教,做心理咨询。

最后想说——

人的受教育过程都要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过程,这是正常的一般的教育规律。对孩子的培养,不必过分主观地去设计、培养,应该自由地任其发展,哪怕做个普通的人,自己的路应该自己走,但有一点很重要,须在道德教育上下功夫,引导和教育孩子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真正地去爱人,关心人。

一般来说,虽说"神童"的智力开发较早或智商较高,但一个人的成长、成功和成名,更多的是后天不懈努力和勤奋拼搏的结果。现代研究表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相对于高智商,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心理、足够的自信心和快速的适应能力对个人成功更有裨益。

中科大少年班组建的灵魂人物、第一神童宁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