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好春天昇陽固脫,夏天暑溼可祛,秋天肺潤腸濡,冬天可田溫灼

神奇的足浴

足浴療法屬足療諸法中的一種,也同屬中醫外治法。民謠有云:“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溼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雖然中華文明史已歷經數千年的演變,但這一中華傳統保健術之精華並未因此而被人們遺棄,相反它不但被繼承下來,而且得到了更大的發展。今天它仍然是一種深得人心的保健養生方法。

足浴的作用機制

足浴保健療法是通過水的溫熱、機械、化學刺激及藉助藥物蒸汽和藥液燻洗的作用,起到疏通腠理、散風降溫、透達筋骨、理氣和血的功效,從而達到增強心腦血管功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勞、消除亞健康狀態、增強人體抵抗力等保健作用。

足部乃是經絡運行氣血、聯繫臟腑、溝通內外上下的重要起止部位,連接人體臟腑的12條經脈,其中有6條起於足部。通過刺激人體各器官在雙足中相對應的穴位,就能產生神經反射、激活感應器官、增強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失調、平衡血壓等功能,故對腳部按摩和刺激,能激發人體潛在的功能,調整身體失衡的狀態,舒緩全身緊張,達到防病治病、自我保健和延年益壽之功效。

泡腳好春天昇陽固脫,夏天暑溼可祛,秋天肺潤腸濡,冬天可田溫灼

足部反射區

足部有六十多個穴位和人體相連,通過對足部的刺激起到調節全身功能。具體的作用機制主要表現在以下十個方面:

1

可以增加血管的數量,特別是側支微血管的增加,能促進血液循環。

2

可以軟化血管,增加血管的彈性,從而減少因受壓力而導致破壞的危險性。

3

可以提高心臟的效率,使心臟跳動的頻率減低而輸送更多的血液,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情況。

4

可以調控激素的分泌,進而調節血液循環。

5

可以減少血液凝結,保持血流順暢,不使流入心肌的血管受阻塞,有利於心肌梗死的預防。

6

可以控制體重與降低血壓,因為大多數肥胖而有高血壓的人,易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

7

可以加強新陳代謝,促使全身各個系統的生理自然地強盛起來,達到身心整體健康。

8

可以使身體的很多肌肉,尤其是大腿肌能夠做連續的收縮和放鬆,促使肌肉內的大量血管也跟著連續收縮和放鬆,繼而增進肌肉的運動效率,加強氧的吸收、運送和有效的運用。

9

可以增加體力與耐力,解除緊張和壓力,提高機體免疫力,以抵抗因壓力引起的各類疾病。

10

可以解除緊張和憂慮,使頭腦清醒,情緒平靜,因而可以用來改善心理問題,緩解某些精神疾病。

足浴的方法

足浴用水

足浴用水要清潔、衛生,還可對症加入中藥材,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足浴用水的溫度也應有所控制,一般應在38~43℃之間為宜。但由於個體差異的不同,少數人可耐受高達45℃,但最好不要超過45℃。通常應從38℃開始,逐漸增至40~42℃。當然,溫度的選擇還要依據不同的個體和足浴時間長短來定。總之,足浴用水的溫度應該依據個人足浴後的反應來確定,以足浴後感覺輕鬆、舒適為宜。

足浴器具

足浴用的容器以木製盆為好,因木製盆散熱較慢,有利於保溫,總的要求是無害、安全、保溫性能好。

一般來說,足浴盆的高度最好超過20cm高(沒過踝關節),寬度則以能容納雙腳即可。泡腳時坐的椅子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應高低適中,以保證身體的姿勢處於舒適狀態為宜。

泡腳好春天昇陽固脫,夏天暑溼可祛,秋天肺潤腸濡,冬天可田溫灼

足浴時間

每次足浴的時間一般以30~45分鐘為宜,糖尿病患者一般泡腳45分鐘左右方能收效明顯。另外,還須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如所處地域、性別、年齡、氣候情況、氣溫高低、工作性質及足浴後的自我感受進行因人、因時、因地、因病而異的調整。身體虛弱者,應控制在30分鐘左右。每天足浴次數為1~2次。

足浴的功效

消除疲勞

消除疲勞是足浴的最大作用,古人早已從實踐中總結出熱水足浴可以消除疲勞。

改善血液循環

足浴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水的溫熱作用,可擴張足部血管,增高皮膚溫度,從而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

調整血壓

中醫學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如果經常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部穴位、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臨床觀察發現,採用中藥泡腳治療高血壓,可有效地防止藥物的毒副反應,且效果較好。由於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藥,要減少藥物對人體的不良反應,一般採用外用中藥法效果比較好。

促進新陳代謝

足浴可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由於血液循環量的增加,從而調節各內分泌功能,促使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如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這些激素均能促進新陳代謝。

改善睡眠

足浴可通過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加速血流,驅散足底沉積物,消除疲勞使人處於休息狀態從而改善睡眠。

養生美容

足浴具有養生美容,養腦護腦,活血通絡等一系列保健作用。

足浴的注意事項

泡腳好春天昇陽固脫,夏天暑溼可祛,秋天肺潤腸濡,冬天可田溫灼

1

注意個體差異性。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同樣的病對不同的人而言治療的方法也不一樣。以上只是針對大眾、輔助性的通治處方,要讓足浴起到有針對性的作用,最好遵循醫生的指導。

2

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許多常用中藥泡腳的朋友,不要用銅盆等金屬盆,因為此類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3

藥材的煎煮時間不宜超過半個小時。如艾葉、紫蘇葉等芳香走竄的中藥,煎煮太久會令其香味揮發殆盡,降低其藥效。

4

注意溫度適中(最佳溫度在40~45℃),最好能讓水溫按足部適應逐步變熱。

5

時間在30~40分鐘為宜,只有保持一定的溫度和確保規定的足浴時間,才能保證藥物效力的最大發揮。

6

飯前、飯後30分鐘內不宜進行足浴。

7

足浴必須持之以恆,並非冬天的專利,實際上春夏秋三季用藥材泡腳也有利於身體對藥物的吸收。

8

在進行足浴時,由於足部及下肢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可引起頭部急性缺血,出現頭暈、目眩。

9

妊娠及月經期中的婦女因為中藥浴足可能會刺激到婦女的性腺反射區,從而影響孕婦及胎兒的健康。

10

有出血等症狀的患者,如吐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等,不宜足浴。有心臟病及身體虛弱者,洗腳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10分鐘。

11

精神緊張、身體過度疲勞的人,正處於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時,不宜足浴。

12

足部疾病患者,如足部有外傷、水皰、疥瘡、發炎、化膿、潰瘍、水腫及較重的靜脈曲張的患者等不宜足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