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兵!因土漢民族矛盾鬥爭而產生

狼兵!近代意義指的是廣西籍的軍兵,因其作戰勇悍,故被稱作狼兵。明朝人鄺露的《赤雅》中有:

狼兵鷙悍,天下稱最,嚴明志律,用之勝!從清朝的鎮南中法戰爭到民國的昆倫關中日戰爭都有廣西軍兵的身影。工農革命時李明瑞和張雲逸將軍創建的紅七軍更有“鋼軍”的美譽。這些都證明著狼兵並不是盛名之下難符其實的。然而,現代赫赫有名的狼兵最初卻是因土漢民族矛盾鬥爭而產生的!今天咱就來扒一扒狼兵的歷史。

走路打仗的叫步兵,騎馬打仗的叫騎兵,騎大象打仗的叫象兵。那麼狼兵是不是騎狼打仗的兵呢?顯然不是的,古代冷兵器戰爭,血肉紛飛,嗜血的狼看見滿地屍體還能走得動?清朝時期的《蒼梧縣誌》記載:兵多狼人,故曰狼兵。顯然狼兵是由狼人組成的軍兵,才叫狼兵的。在清朝人偏修向《廣西通志》中有:部議廣西一省,狼人居其半,其三猺人,其二居民。而今天的廣西是壯族自治區,說明狼人就是今天的壯族人,從現代的理解,壯族人和狼人可以說是風牛馬不相及,兩者是怎麼扯上關係的?這就要壯族人的由來說起。

關於壯族人的由來,有好幾個版本,今天都給扒一扒,看看哪個說法與狼人有關?

壯族人由來的主流說法是說壯族人是史詩神話裡的布洛陀,這個布洛陀也是壯族人的圖騰。布洛陀的神話圖騰傳說很多地方有詳細敘述,就不再贅述。說一下個人理解。在《赤雅》中有:土目稱其酋曰伯,謂其百姓曰提陀。布伯,布令之長者,提陀,可以涕湩人也!因而這布洛陀很可能是壯族歷史上某個時期傑出的人物,而非神話傳說。但是無論是神話還是史實,都沒有明確的史載證明布洛陀與狼人有關。

狼兵!因土漢民族矛盾鬥爭而產生

布洛陀石雕

壯族人由來比較有科學解釋的版本是《壯族通史》。在《壯族通史》中通過大量的考古數據與現代壯族人的各項數據對比,認為壯族人是由史前文明舊石器時代的柳江人,鯉魚嘴人到新石器時代的甑皮巖人發展到有史記載的西甌人。西甌人就是壯族人的先輩。《壯族通史》的各種考古數據對比在這也不贅述,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同樣,這也沒提到壯族人與狼人有關。

真正說壯族人與狼人扯上關係的是《廣西通志》。明清時期的《廣西通志》是漢人官員編修的,因而多數廣西地方史志都把漢人稱作土人,而真正的百越土著作(秦漢以前整個嶺南地區被作百越)卻被稱蠻人,這顯然是古代漢人官有點反客為主的味道,更體現了當時漢官的自大心態。而事實上漢人官員口中的“諸蠻”才是真正的土人。

《廣西通志》中有:諸蠻皆性習曠野,罔知禮教,顧史載盤瓠之事以謂是諸蠻祖。就是說今天的(包括壯族人)的先祖是槃瓠!這槃瓠是什麼?又怎麼成了所有少數民族的始祖?這又一個神話傳說,還是一個被編入正史的神話傳說。據《後漢書》中記載:帝嚳(高辛氏)因為犬戎侵擾不勝其煩,於是下懸賞令,有誰能砍掉犬戎吳將軍的頭就賞金髮銀並把小女許配給他,下令不久,他家那條具有五彩皮毛的神犬槃瓠就叼著吳將軍的頭到來。帝嚳不得而把女兒嫁給了槃瓠。槃瓠把美女帶可深山野嶺,那啥以後就生五男五女。這五男五女就是各蠻族(少數民族)的祖先。這些蠻族有猺.獞.狼.狑.犽.狸等,因為槃瓠是條狗,所以最初記載這些蠻族的史志都用反犬旁,更帶有當時漢人對這些“不習王化”的蠻族歧視的心態。

狼兵!因土漢民族矛盾鬥爭而產生

古代的峒.獞.僮.獠有可能今天的壯族的先祖,狼人又是怎樣和今天的壯族人有關的呢?據個人的理解,狼人可能是接受中原漢人統治的獞人(僮人)即今天的壯族人,因而被叫良人,因為《赤雅》中有: 大良,與獞同類而性稍異。有戶口版籍,較民更淳,喜輸租稅。人至其家,不問識否,輒具牲醴飲啖,久敬不衰。同類有無相資,一無所吝。多為獞人佔殺,散處城郭,為人灌園 。服從統治,接受教化,自然會被看成“良好市民”了。被稱作“良人”,並不意味著能與漢人身份等同,因這些“良人”的生活習慣在漢人眼裡像狼一樣,所以就把“良人”叫作狼人。據《廣西通志》記載:性饕餮血食,腥穢狼藉,居室中臥惟席草,是名狼也。狼人之名由此而來。

狼人之名來由弄明白了,那麼又怎麼說狼兵因土漢矛盾鬥爭而產生的呢?歷史上,今天的兩廣被稱作百越,在《廣東新語》中有: 今粵人大抵皆中國種,自秦漢以來,日滋月盛,不失中州清淑之氣,其真披髮文身越人,則今之徭、僮、平鬃、狼、黎、岐、蛋諸族是也

。所以這些“蠻族才是兩廣的真正的土著。而漢人要在這些地方實施統治,必然會觸動了土人的利益。有利益上矛盾,爭鬥自然就在所難免了。所以自秦朝開始兩廣地區的少數民族反抗漢人的鬥爭一直不斷。特別是廣西,因為廣西的民族成分比廣東更復雜。在廣西曆史上有名土人反抗漢人的鬥爭是宋朝時的儂智高造反,造反只是漢人史志的說法,而壯族人中卻認為儂智高是民族英雄。

狼兵!因土漢民族矛盾鬥爭而產生

這種土漢鬥爭在明朝以前還好,因為廣西所在嶺南在此之前一直是謫貶流放之地。宋朝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臺》就被貶至郴州所作,郴州比鄰兩廣。因為是流放和蠻夷聚居之地所以中原皇朝也不太重視,即使有少數民族動亂也只鎮壓,安撫繼而羈縻之。但是到了明朝,兩廣的經濟地位日益突顯,中原皇朝對嶺南這塊以前是“化外之地”也愈加重視。而土漢之間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各少數民族的造反·動亂此起彼伏。於是在嘉靖二十五年廣西官員上奏以蠻制蠻的策略。 《廣西通志》有:

巡案廣西御史馮彬言廣西之患,莫甚猺.獞。與其召募以防賊,不若召募以剿賊。擄其巢,耕其土。凡賊之美田肥土,我兵無不願得之者。因其願而令之,蔑不勝矣!部議廣西一省,狼人居其半,其三猺人,其二居民。以其區區二分之民,介蠻夷之中事,難免猝舉。且免差應調,土狼積習。今日應募以平之,安知他日不各據其地轉而為賊乎?宜下撫按以從之。於是狼人就被徵調服役,服役的狼人自然被漢人叫作狼兵。這是狼兵之始,明朝施政廣西的漢官徵調狼兵最初目的就是利用狼兵鎮壓其他各族的反抗,因為狼人在廣西人口占很大的優勢。在《廣東新語》就有從廣西征調狼兵參加鎮壓廣東地區的羅徬瑤族人動亂的記載。所以說狼兵是因土漢民族鬥爭而產生的。

狼兵之初是以蠻制蠻,但是隨著狼兵在戰鬥中所表現出勇悍,讓狼兵不再只是參加民族內部的鬥爭。也被調派去對外的戰爭。在抗擊倭寇的戰鬥中就不乏狼兵的身影,狼兵開始有了比較正面形象。時代在發展進步,現如今國家各民族實現真正的平等,各少數民族與漢族平等發展,共同進步。土漢間的鬥爭也隨時代的發展而煙滅在歷史的長河。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