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田世居:最具代表的客家圍屋之一

深圳龍田世居

黃氏一脈的發展壯大,靠得就是龍田世居這一枝粗壯的根。龍田世居是由梅縣遷來的黃氏族人所建,黃氏家族在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圍屋內居住的人口最多時曾超160多人,如今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已搬進樓房,分散在街道各個小區,另有近20戶人家、80餘人旅居港澳、馬來西亞叻思布和厄瓜多爾。

黃氏一脈的發展壯大,靠得就是龍田世居這一枝粗壯的根。龍田世居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田塅心村。建於清道光十七年,佔地5000平方米,是深圳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圍龍民居之一,1987年被列為寶安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8月,被核定為廣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客家圍屋

這裡是坑梓黃氏鄉親的最古老的居住、生活、祭祀場所之一,也是情繫海內外坑梓黃氏鄉親的根。踱步而入,迎面是一座精美的牌坊,形制高大,其上雕刻有各種人物故事、亭臺樓閣和動植物等,精細異常,務求奢華,可見大戶人家的氣派。

牌坊的正面寫著“眾山一覽”,當是指世居的門前盛景,倚門而立,完全是一覽眾山的景象。牌坊背面的“履泰晉升”大概是期待出門而去的海內外黃氏子弟,能夠吉星高照、一路青雲。高達四層的角樓和龍廳,均在兩側牆上建有鑊耳形風火山牆,使整個建築顯得格外高大雄偉,這是客家圍屋中比較體現建築美學的建築。

走過牌坊,一道天街青石鋪地,與左右的跑馬廊相連,迎面是世居的祠堂,供奉著黃氏祖先。祠堂在圍屋的中心,祭祀活動也是黃氏家族最神聖的活動之一。直到今天,黃氏後人無論走得多遠,都會回來拜祭祖宗。

據介紹,每年都有不少旅居海外的黃氏後人回來尋親問祖、追隨先祖的奮鬥足跡,祭祀黃氏先祖。祠堂內有“玉燕石麟”的匾,字句出自宋代詞人吳泳的《摸魚兒》,應是黃家人祈降祥瑞之意。天井中有兩道小遊廊,門楣上一刻“留耕”,一刻“樹德”,自然是祖先對後輩的訓導,德於心以修身,耕於斯以齊家。

客家圍屋

相鄰的私塾為黃氏後人的學習成長提供了絕佳的場所。龍田世居雖然是龍崗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客家圍屋之一,但因年久失修,目前一些牆面已有脫落、倒塌,一些古舊的牌匾和字畫浮雕需要維護翻新,一些房屋、牌匾等也需要恢復它的歷史原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