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刘备都敢称帝,为什么曹操始终不敢称帝?

北斗星NO1


曹操不是不敢称帝,而是没必要称帝。在当时的环境下,曹操不称帝,会让孙权和刘备都更难受。

这个问题要分为三个方向来看待:

  • 曹操不称帝有什么好处。

  • 孙权、刘备到底为什么称帝。

  • 三国局势没有稳固之前,染指帝位的人都怎么样了?

第一,曹操不称帝,带来的是大义的名分,孙刘都会被他压制

别看孙权、刘备经常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那是敌人对曹操的评价,本身就不可信。在他们眼中,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在曹操阵营的说法叫做“奉天子以讨不臣”。

一件事情分两种说法,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了。

曹操身为大汉的丞相,这是汉朝正牌皇帝汉献帝亲自册封的。他以皇帝的名义向刘备和孙权下达命令,最起码刘备和孙权是不敢公然反对的,因为这个时候曹操和他们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如果曹操以皇帝名义下达的指令遭到了孙、刘的公然反对,这就无异于造反,这样的舆论孙权和刘备都是担不起的。

“挟太子以令诸侯”不是虚名好听,而是有实质作用。只要汉献帝在位一天,那么所有敌对势力都是被动的。也都必须尊崇汉献帝所在的许昌为汉朝正统。

《三国演义》当中“尊刘贬曹”,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所以是正统地位,其实都是假的。刘备祖上十七代之前和汉献帝是一家,相当于现在有个和你同姓的人说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一个道理。

所以刘备就是自称汉中王,也必须给汉献帝上个表章,知会一下,虽然只是走个形式,但却必不可少,否则就是叛乱,史书上被评一句乱臣贼子是跑不了的。

这种优势如果曹操称帝了,马上刘备和孙权就会接连称帝,三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变成了国与国的关系了,曹操再想用舆论来施加压力的手段就会失效。

而因为三分天下,三国都成为了正统,那么人才投靠哪方势力就自由了,而不像之前一样,只有投奔曹操才是报效国家。

第二、刘备和孙权为什么敢称帝?其实是被逼的

刘备和孙权在曹操活着的时候没有称帝,当曹丕在公元220年,通过逼迫汉献帝“禅让”,取代了汉家天下,建国号魏的时候,刘备在公元221年称帝,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其实也是被迫的。

曹丕为什么敢称帝了?

一个是因为当时局势已经比较稳定,魏蜀吴三方谁也奈何不了谁,汉献帝的作用其实已经微乎其微了。以他的名义发布命令,对蜀汉和东吴都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三方格局的稳定,让各地人才的投靠都有了固定的渠道,所以没有必要再尊崇汉献帝了。

曹丕称帝,是为了抢先树立新的正统,虽然意义并不是很大,但再延续之前的格局也没有了作用。

曹丕的称帝,因为通过的是正式“禅让”,不论是不是汉献帝自己的意愿,只要有这个形式,就已经取得了合法地位。所以,如果刘备、孙权不称帝,那面时间一长,人才必然会向魏国流失,他们自己也慢慢地在变成“地方势力”。

在这一境况下,汉献帝已经不在帝位了,所以孙权和刘备才不得不称帝。

第三、群雄割据时代,三个曾染指帝位的诸侯下场都很惨

三国格局尚未确立的时候,有三个人做了和曹操不同的选择。

首先是董卓的废立。

汉献帝就是董卓废掉少帝之后所立的。而历来行废立大权的权臣,下场都不好,何况董卓这种乱臣贼子呢。曹操、袁绍等人将这个消息昭告天下,诸侯起兵勤王,董卓也迅速地灭亡。

其次是袁绍的另立。

袁绍这个人在皇位上还挺有意思,因为知道皇位的传承需要传国玉玺,而他没有,于是就自己刻了一个假的,反正现在皇帝那也没有,企图以此来混淆视听。所立的人是幽州牧刘虞,袁绍的目的就是操控这个傀儡皇帝。

但是不说刘虞自己都反对这件事,其他诸侯都当个笑话看,根本没有参与的意思,袁绍自然也就成为了笑柄。要不是当时兵强马壮,还没有付诸行动,袁绍也没机会发动官渡之战了。

最后是袁术的自立。

袁术从孙策手里拿到了传国玉玺,脑子一热就称帝了。没有实力还没脑子的人一般都灭亡得快,所以袁术在天下各路诸侯的讨伐下,很短时间内就兵败被杀。

所以曹操在《蒿里行》提及这些件事讲: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就是讲袁氏兄弟愚蠢的行为。

有着这三个前车之鉴,曹操自然是把汉献帝捧起来,而不是自己称帝。即使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里,曹操也同样不会因为“慕虚名而处实祸”的。

所以,以曹操的声势,并不是不敢称帝,而是不值得称帝。因为一个虚名而导致自身受损,这种蠢事以曹操的精明自然不会去做了。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其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刘备和孙权的称帝都是在曹操去世很久之后的事情,曹魏,蜀汉,东吴相继称帝的顺序是曹魏的曹丕,蜀汉的刘备,东吴的孙权。所以从曹氏集团来看,应该率先称帝的是曹氏,而非刘备和孙权,这两位是因为比曹操年轻的多。曹操去世的时候有65岁,他生于155年。刘备生于161年,活了62岁。孙权生于182年,活了70岁。看到年龄,大概也知道曹操大了刘备6岁,两人还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一个是50后,一个是60后。孙权直接是80后,孙权的父亲孙坚才和曹操一个年龄段的人,孙坚是155年生,他和曹操同一年生的,这才是平辈人物。

我们再看看曹丕,刘备,孙权的称帝时间。曹丕称帝于220年,这一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接班,曹丕立刻让汉献帝改年号,这一年十月份登基称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同年曹丕再次改元,是为黄初元年。曹丕作为曹操的政治继承人,他的即位等同于曹氏的态度。

刘备称帝于221年,也就是曹丕称帝之后的第二年,作为汉室象征的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刘备作为汉室宗亲最终继承了大汉帝国的称号。

孙权称帝是最晚的,此前孙权是汉臣,曹魏禅让之后,孙权称臣于曹魏,封号是吴王,但是割据江东,一直到曹丕去世,孙权发动石亭之战大败曹魏,孙权才开始称帝,时间是229年,这一年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这一年蜀汉的皇帝是刘禅,曹魏的皇帝是曹叡。

所以如果曹操还活着,继续维持汉献帝的存在,刘备和孙权虽然占据一方,也不会称帝,但是作为曹操继承人的曹丕称帝之后,连带着刘备和孙权相继称帝,这才是历史上的记载。


人者仁义也


曹操不是不想称帝,只不过是因为在他想称帝的时候被人临门一脚拦住了,在他好不容易把事情摆平后,他自己也就只剩一口气了,与其白白担个贼名,还不如立个牌坊,反正称帝的事有他儿子曹丕接着干,儿子称帝老子自然也会得到追封,曹操的帝名本来就是虚名,他活着的时候跟皇帝没啥区别,只不过一层纸还不到时机捅破而已。


其实说到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应该是都不敢称帝的,大家虽然都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谁也不服谁,不过身份依然都是汉臣,曹操在建安十五年的《述志令》里还有“意遂更欲为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的表态,不过说是一回事,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利用天子的名号东征西讨,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乌恒、南匈奴、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汉献帝虽然是皇帝,不过当时大乱后的大汉江山早已破碎,这天下可以说是曹操打下来的。

曹操对大汉有功,不过他的功劳越大,欲望自然就更强,在曹操晚年也一步步的朝着皇帝的位子去的,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汉建安十七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汉建安十八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设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汉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爵魏王,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行天子舆服仪仗,宗庙、祖、腊皆如汉制,王子皆为列侯;汉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立曹丕为魏王国太子。



可以看到曹操名义上虽然还是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种种逾制的行为,就是奔着皇帝去的,不过这时候刘备方面的军事行动还有耿纪、魏讽、侯音在许都、邺城、宛城谋反或谋反未遂,让曹操不得不中止称帝进程。

先是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汉中盆地落入刘备手里,再到关羽北伐威震中原,以及发生在邺城、许都、南阳的三次谋反案,让曹操感受到了天下形势并不利于自己称帝,本来“汉官多按曹办事”的现象让曹操觉得自己已经得到逼近帝位的“天意民心”,然而刘备在汉水流域一波强势操作和内部三次谋反案,让曹操感到了“人心思汉”的危机,如果曹操冒然称帝,在“汉朝天命还没有确实衰竭”的形势下,就成了不具有务实性、正当性的昏招。



内部的叛乱,让曹操意识到自己的政治圈中还有不少潜伏的反对力量,关羽大展神威让曹操也认识到形势对自己还是不利,曹操自然知道孙权并不是真心投降,双方只是互相利用罢了,等到曹孙阴刘,把关羽杀了之后,曹魏的危机解除,也破了孙刘联盟,让他们产生芥蒂,曹操有称帝条件了,只不过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孙权在杀了关羽后,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代汉称帝,曹操还以“踞吾炉火上”比喻,随后又跟群臣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不敢称帝,其主因还是在于外部阻力,害怕自己称帝会重新陷入孙刘联合抗曹的窘境,等到杀了关羽破了孙刘联盟,自己也快走到人生尽头了,所以曹操不是不敢称帝,只不过是来不及而已,在他死后当年十月,曹丕就取代汉朝,自立为帝,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也于成都称帝,国号仍然是“汉”,而孙权在9年后才称帝,刘备和孙权敢称帝,是在汉朝已经被曹魏篡了之后才称帝的。


挚滗画畫紅尘


曹操的天下,是以自己二十多年兴兵平灭四方为主、以汉献帝名义收揽人才、招降纳叛为辅,才辛苦挣来的,若称帝了,曹操便是个忘恩负义、不忠不孝的丧德之人,便是个欺骗世人、欺骗祖宗的不孝子孙,到那时,曹操再想以不忠之名要求臣子们对他尽忠,以不孝之名要求儿子们对他尽孝,这可能吗?

所以为保住自己统治臣民、教育儿子们的忠孝节义之操守,曹操绝不能称帝。

因为曹操若称帝,便会如袁术称帝那般招来后世史官的痛骂,招来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的声讨和攻伐。即便曹操能够痛杀史官篡改历史记载,即便曹操能够击败刘备、孙权的讨伐,然后世史笔如铁,谋朝篡位的恶名仍将伴随曹操及其家族一生一世,刘备、孙权败退回去后,也会有样学样地称帝自重。

何况,曹丕以魏王身份接班,本身没有曹操那样平定北方的军功,需要称帝所带来的名分升阶,来笼络魏臣:也即,通过称帝开朝,提升全体魏臣的官阶爵位,进而提升全体魏臣(尤其是开国功臣)的社会地位。

总而言之,曹操曹丕父子的不同年龄与南部战线的不同形势,决定了曹操、曹丕在称帝问题上的不同抉择


流浪剪刀


关于这个问题,不得不说,曹操真的是个聪明人,当时,如果曹操贸然称帝,很有可能落得袁术一样的下场,惨淡收场。理由如下:

一.若是称帝,就意味着将自己放在火炉上烤,群雄都会群起而攻之,此时称帝就是要让本是在互相攻打,抢占地盘的群雄有一个共同的攻击目标,树立一个靶子在当时的割据局面中,有一条群雄都在默默遵守的规则:在一方称王可以,但是不能够称帝,称帝是很危险的事情。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袁术,袁术见当时的汉朝已经没落,便自立为帝,结果,让他陷入了群雄群起而攻之的境地,最后黯然收场。

二.称帝条件不具备,当时的三雄势均力敌,你可以打赢我,但绝对碾压不了我,也正是因为三方都没有压倒性的实力,因此,称帝是不行的。退一步来讲,若是一方有更强大的军队,更厉害的实力,称帝也是迟早的事情。而之所以三雄都不敢,乃是害怕别人联合起来对付自己,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曹操不愿背乱臣贼子之骂名,年轻时的曹操假借送刀刺杀董卓,虽然没有成功,但是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忠心大汉朝,以天下为己任,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光辉形象,这个形象也是他之后起兵的政治资本。之后曹操虽羽翼渐丰,但是汉朝有四百年的基业,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在老百姓心里还是根深蒂固的。董卓就因废一帝立一帝,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国贼,甚至死的时候被点天灯。更别说废帝自立,恐怕要被万夫所指,光是舆论唾沫都能把他淹死。当然这也是最关键的,曹操爱惜自己的名誉,是背不起这个骂名的。正如他诗中所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只想做一个周公那样的能臣。

四.曹操不求虚名只重实际。在曹操一生的许多言谈以及举措中,都能看出他是一个极其讲究实际的而非喜欢搞虚头巴脑那类东西的人。比如曹操在人才上,他讲究的是“唯才是举”,不管你是什么来路,我都能择优而用。再比如曹操搞的屯田制,都是他干实事的具体表现。当时曹操已贵为丞相,魏王,加九锡步履上殿,已和帝王在形式和实际权利上没有太大差别,众所周知,汉献帝只是个傀儡,所有军国大事,曹操一人说了算。称帝既不能带来更多的权利和实惠反而会招致危险灾难骂名,聪明如曹操,又怎么会去称帝呢。



MrSHBK


曹操为何在官渡之战后一败再败?究其原因。曹操在官渡之战之前以匡扶汉室为口号,故而得到了很多爱国士大夫阶层的支持,如荀彧,杨彪,孔融等。可官渡之战之后,曹操自大了起来,官拜丞相,废除三公。最最要命的是,杀了孔子后人-孔融。这就意味内庭与外府彻底决裂。故而在之后的战争中一败再败。这也让他意识到不能马上称帝。还有曹氏一族本是阎患之后,他先夺得实权,然后传位于一个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儿子,让他布施仁政,收买百姓的人心,来洗刷曹氏一族的丑行,证明政权的合理性。


历史马先生


在中国古代史上,再没有哪个身份能比皇帝更吸引人了,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帝制之后,皇帝这个身份就成了一个高高在上、拥有万里江山和全部臣民的人物。他大权在握,可以决定别人的生死,他富贾无比,天下的财宝都是他的。所以很多人为了做皇帝,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比如李世民杀哥哥,比如武则天害自己的儿子,等等。

在三国时期,有三个枭雄,他们东征西伐,建立了很强大的功业,但是他们三个人之间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功业最大的曹操至死都没称帝,反而是事业做得次之的刘备和孙权却都先后做了皇帝。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缘由?究竟为什么曹操实力最强,却没有称帝呢?

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根据史载、以及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竟然发现曹操至死不称帝是有原因的,而且他不称帝的理由也非常符合历史实情,作为今天的我们来看,也很有道理。3条理由如下:

第1条理由是名声问题——曹操不愿背乱臣贼子之骂名。

我们要知道,儒家文化的兴盛始于汉朝,而且在汉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汉朝朝廷的最为看重的一种文化,而儒家文化最讲究的就是忠孝礼义、伦理纲常等道德规范。所以说当时虽然是东汉末期,但这种经过数百年渗透的儒家文化,已经深入到了老百姓的认识里。所以,忠孝等品质还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所以尽管血雨腥风、战乱四起,但是各地势力还是要打着皇帝的旗帜才行。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他也一方面深知皇帝的价值,但另一方面他自己骨子里仍然是有忠君思想的。要知道董卓就因废一帝立一帝,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国贼,甚至死的时候被点天灯,也没有人管。更别说废帝自立,恐怕要被万夫所指,光是舆论唾沫都能把你淹死。当然这也是最关键的,曹操是背不起这个骂名的。所以曹操一再强调,他只想做一个周公那样的能臣。正如他诗中所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2条理由是现实问题——曹操不愿做袁术那样的笨蛋被群殴。

东汉末年,割地自立的诸侯很多,比如袁绍、刘表、袁术等。虽然后来曹操通过多年的努力,击败了吕布、袁绍、袁术、刘表、马腾等势力,逐步统一了广大的北方地区。但是在东南还有孙权、西南还有刘备,这二人都非等闲之辈。本来曹操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让刘备和孙权在表面上还不敢再嚣张,至少刘备孙权在表面上还得承认汉献帝,这样曹操的优势就依然存在。但若曹操一旦称帝,那么不仅让刘备和孙权立即成为没有缰绳的猛虎,还会引发自己内部大批忠于汉室的朝臣的围攻,如此以来,曹操的处境就和袁术当年差不多了,被群殴的结果大约都不太好。所以孙权在劝曹操称帝的时候,曹操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啊!”由此看来,这种幼稚的错误,曹操是不会犯的。另外曹操也深知,三国鼎立才是最好的状态,至少当时是。

第3条理由是对虚实认识的问题——曹操不求虚名重实际。

在曹操一生的许多言谈以及举措中,都能看出他是一个极其讲究实际的领导,而非喜欢搞虚头巴脑那类东西的领导。比如曹操在人才上,他讲究的是“唯才是举”,不管你是什么来路,我都能择优而用。再比如曹操搞的屯田制,都是他干实事的具体表现。

曹操很清楚,他的地盘那是在刀子上杀出来的,在乱世争雄,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虚名是没有用的,想做老大,你得拿实力说话。而如果有了实力,做不做皇帝都不过是一个程序的事。但是如果没有实力,就去触碰皇帝这个身份,那就是要掉脑袋的,袁术可是三国做皇帝的一个典型,也是一个最突出的教训。

所以讲究实际的曹操最终选择的不是虚名的皇帝,而是实权的丞相或魏王。但是他这个丞相做的比皇帝爽多了,不用担皇帝的风险,却有皇帝的权力,想封赏谁就封赏谁,想处罚谁就处罚谁,全由自个儿说了算。所以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既然皇帝这个称号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实惠,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和灾难,那么他又何必去称帝呢?要它又有何用呢?

纵观曹操一生,他的为人处事,都是从两个字出发:实际。所以,最终在选择到底称帝不称帝的时候,因为以上所说的3条理由,他选择了更实在的丞相。不过曹操也曾说过一句话,叫:“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从这句话也能看出曹操内心的最真实想法,那就是就算天命在我,我也不会选择做皇帝,而宁愿选择做周文王。足见曹操宁愿为自己的儿子铺路,也不愿做皇帝的决心。而曹操也最终说到做到,他没有称帝,但他建立的功业事业却比称帝的刘备和孙权要更大,从这一点也足见曹操雄才和远见卓识。


快递英雄王大拿


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他称帝了,那么他手里的王牌就失效了。


历史经略


推荐你去看一本书《卑鄙的圣人---曹操》


小浅ss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