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之戏作三昧‖磨人最是写作路

以前听说《罗生门》,觉得是部长篇小说。当真正阅读后,才知道《罗生门》是囊括了芥川龙之介很多经典文章的书,而“罗生门”只是其中比较代表性的一篇。

罗生门之戏作三昧‖磨人最是写作路

看这书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看书里的序,以及作者芥川龙之介的生平介绍。知道他一生不长,但所出作品却不少,而且经典之作也很多。可是跟很多有名的作家一样,他的生平也带有不幸的色彩。好像生命中的苦难,总能带给人不平凡的经历。所以年纪轻轻的芥川龙之介便能写出不少佳作,但也是这些苦难,让他早早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同样喜欢文字的我,很是困惑,是不是只有在苦难中,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带着这样的疑虑,我一篇又一篇的翻阅着《罗生门》里的文章。感叹着作者的才华,又哀悼着自己的平庸。我想,所有喜欢文字的人,应该都有个作家梦吧!而且,希望自己的文字可以打动人心,甚至是可以遗留后世。于是,一个又一个的“文字人”都在努力着,努力的完成自己的“文字梦”。

《戏作三昧》应该是《罗生门》里最长的一篇文章了。初看文章时,有点不明所以。后来细读下去,看到的,是一个老作家马琴的一天。在这一天里,这个老作家马琴,对于写作的心理和信念,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这么比喻,也许不对,但真的就是如此。明明是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天,却道出一个作家对于写作之路的百般心思。让作为文字爱好者的我,也感同身受。

文章从清晨的澡堂开始,马琴到澡堂洗澡,看到了澡堂的形形色色。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作者芥川龙之介对于情节描写,细节刻画以及人物的心理描写,都特别的细致,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也许,这就是大作家的厉害之处。

言归正传,马琴因清晨在澡堂里听到有人谈论自己的作品是抄袭之作,所以本来就因写作遇到阻碍而有点郁闷的情绪,就更加阴沉,烦躁了。

马琴从澡堂回到家后,见到来要稿的出版商,自然拿不出好脸色。偏偏这个要稿的人还故意拿话激他,把他和一些不入流的写作人相提并论。气得马琴把出版商赶出了家门。

罗生门之戏作三昧‖磨人最是写作路

一早上的人和事,刺激得马琴无心写作。对于写作的一腔热血,也没让马琴平复下来。反而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连带着,自己想要写出旷世之作的理想也受到了质疑。因为这样的心境,马琴便一个人在自己的思绪里越发气馁了。

又想到前些日子,有个年轻人想拜自己为师,被拒绝后,对自己一通责骂。马琴对写作更是提不起劲。

这让我想到,我们多少人也是如此。虽然对文字满腔热忱,但当我们写不出好文章时,当我们投稿被拒时,当我们因为这样看似不切实际的理想而被周围人嘲弄时。我们也会怀疑自己,也会想要放弃。是的,说的就是我自己。

到了下午,有位好友来拜访马琴。他们一起谈论字画,一起聊聊人生,说说理想。马琴早上还对写作沮丧的心,又开始有点活络了。好友走后,就决定好好写下去。可看到前几天自己写的作品,又觉得甚是不满,怀疑自己是不是江郎才尽。

这时,自己的家人回来,还是孩子的小孙子来到自己身边和自己玩闹。小孙子人虽小,但心智却清明,对自己的爷爷说,“用功吧,要好好的,别发脾气,而且要好好忍耐!”于是,深受触动的马琴便奋笔疾书,行云流水的写了起来。

是啊,“用功吧,好好的,别发脾气,要好好忍耐”。写作之路不就是这样的吗?我们会质疑自己,会想放弃,但我们也有梦想,也想成功。不管是写作,还是其他的事,我们在没实现前,都会犹疑,矛盾。

可如果已经选择了,认定了,不就是该好好的用功,努力的忍耐吗?

罗生门之戏作三昧‖磨人最是写作路

《戏作三昧》这篇文章,不仅道出了老作家马琴的一天,也是道出了他在写作上的心路历程,或者说道出了千千万万写作人,也是追梦人的心路历程。

矛盾过,质疑过,甚至是放弃过。但最终我们努力着,坚持着,忍耐着。这就是人生啊!如果没有这些磨人的曲曲折折,我们的理想就显得太过贫乏了。

有人说,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还不如庸庸碌碌的不抱希望。可努力过,至少多了一种尝试和经历,不会让自己后悔。希望还在努力的人,能像这位老作家马琴一样,最后选择坚定下去。

用功吧,好好的,别发脾气,而且要好好忍耐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