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海盗这个素材一直以来就有着无视次元壁的属性,无论是ONE PIECE中的的伟大航路,还是地理大发现时代挂起来的黑色旗帜,没有哪个男人会逃过这种大海所带来的魔力。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而在所有的现实案例中,以加勒比海上的海盗故事最为传奇有趣,当你在强尼德普的影子里看到了拿骚的海盗基地,又或者在查尔斯·维恩最后的凄凉中读懂不自由毋宁死的海盗哲学时,说明你就可以开始了解历史上加勒比海盗最黑暗也最真实的故事了,看看霍尼戈尔德和黑胡子这对师徒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看看玛丽和安妮这对莱克汉姆手下的女海盗与他们的首领错综复杂的三角恋。你或许会想着怎么总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错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在相近的时代,加勒比海上发生的海洋传奇也在东方发生着。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在东方也有一位像黑胡子一般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海洋领袖,他的名字叫做尼古拉斯·一官,光从这个神似烂片最多影帝名字的字母组合里我们就能看出显著的东西方文化交交融的影子。

这是因为尼古拉斯显然是洋名字,而一官则是当时闽粤地区的土话,被用来形容长子。

不过在揭开这位大海盗面纱前,我们还是先来看下当时东亚的情况。

首先要说的就是明朝,明朝占据着万里海疆却长期锁国,嘉靖年间真假倭寇的持续骚扰甚至一度和北方的俺答并称南倭北虏,是国家两大最主要的外力威胁。随着以俞大猷、戚继光为代表的抗倭名将在嘉庆年间的高光表现,东南海疆平定,根据马斯洛理论,人的生存需要一旦满足就会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满足。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而日益臃肿,贫穷的明政府也需要转移社会矛盾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开放老祖宗定下来的海禁规矩也是迫在眉睫。

隆庆元年,那个躲在西苑玩权术的道士皇帝一咯嘣,二龙不相见中的另一条龙就允许了福建巡抚有关月港开放海禁的奏请,这个月港后来被改称海澄县,台湾郑氏第三代掌门人郑克塽投降之后就被封成了海澄公。

隆庆帝的敕令中还有一句,那就是准贩东西两洋,这里面有两个方向,分别面向欧洲和日本,涉及到五个国家,三条航线,最先建立的航线是从月港以及后来的广州、澳门出发到到果阿最后到里斯本的那一条,而随着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到来,从中国到日本的贸易路线也随之建立,从澳门、广州、月港到长崎的航路最初被葡萄牙人掌握,但最终却因为荷兰人在日本的特殊地位使得参与主体发生了改变。至于从中国到马尼拉的中间路线,则因为西班牙人存在成功将南海上的这一坨浆糊搅动的更为混乱。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明代漳州的月港

在一段时间内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合并,使得西洋上的争斗仅限于马六甲海域的荷兰人对伊比利亚势力的骚扰,澳门因此成为东方最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但是随着十六世纪晚期葡萄牙的重新独立,葡萄牙的澳门和西班牙也没了关联,孤立无援的澳门在失去了马尼拉的西班牙援助的情况下还要面对东印度群岛上日益崛起的荷兰人的进攻,这显然是对横跨欧亚大陆两端的远洋贸易极大的挑战。

于是澳门渐渐从远洋贸易的起点转型为中南半岛,东印度群岛和日本这一三角海域里的贸易中点。

短程的近海贸易不比周期可能达一两年跨越欧亚大陆两头的远洋贸易,短平快正是它的特点,而这正需要熟悉海况人情,更能调度资源的本土势力介入。

这里就需要提到前面说的尼古拉斯·一官,这个人生在福建南安,起步在澳门、独当一面在台湾、彻底崛起在日本,世人都知道郑成功,却不知道早在郑成功收复台湾37年前,他家老头子尼古拉斯·一官也就是郑芝龙就已经在台湾活动了。

要说郑芝龙是怎么踏出了福建南平的小村庄,不得不提到他的香克斯——黄程,作为郑芝龙的舅舅,黄程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是一个大海商了,有这样一个榜样在前面,郑芝龙不喊出我要成为海贼王这个口号的概率大概不会比崇祯帝放权的概率低。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郑芝龙在跟着舅舅出海的过程中结识了当时在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华商李旦,不久之后,郑芝龙就带着刚刚受洗得来的教名尼古拉斯离开澳门前往日本投奔了李旦。

而郑氏与台湾的结缘也源自于李旦的信任,在其规划里台湾是联络澳门、平户、马尼拉、巴达维亚四地,维系中国、葡萄牙、日本、西班牙、荷兰五国的贸易中点,这个时候负责台湾的郑芝龙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李旦的信任,甚至被其收为了养子。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郑芝龙画像

当然暗自培植势力的郑芝龙并不甘心只作一个马前卒,他也在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这一天并没等多久。1625年,才加入李旦队伍不到两年的郑芝龙就借着养父去世的机会接管了前任海商王的船队。郑芝龙显然比李旦更有侵略性,他身兼海盗和海商双重身份,在浙江福建广东附近海域劫掠来往商船一直到1628年,这期间,郑芝龙不仅击败过竞争对手,击败过剿匪的明军,更是把当时在台湾的荷兰军队给敲打了一番。

1628年,一直秉持打不过还能招不过原则的熊文灿对郑芝龙进行了招安。熊文灿的本意是想通过一座小岛一个小官诱使郑芝龙与另一个大海盗刘香的火拼,然后再坐收渔利。但没想到拥有一百多艘船数千人马的刘香这么不经打,仅仅七年,刘香就被郑芝龙彻底击败,从此东西两洋之内,再也没有了能够牵制郑芝龙的势力存在。之所以郑芝龙没有提早埋葬熊文灿的政治生命,只是因为相比熊氏后来招降的张献忠,海盗逐利重于逐权的特点让他满足于垄断海上的贸易。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所以熊文灿虽然不能约束他,但出于经商的考虑,郑芝龙也需要熊文灿给的这个政府背景。与此同时,郑芝龙在澳门,在日本的经历为他的事业增添了更多可能。此时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境况就如前文所说的一叶浮萍,索性就搭上了郑芝龙这艘大船,这些船队的方向正是日本,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再度体现了郑芝龙是一个具备外交和政治智慧的海盗或者说海商。

因为日本当时已经开始推动锁国,对外贸易仅仅留了荷兰一个口子,所以他对荷兰人表示不参与直接对日本的走私贸易,而是通过向荷兰东印度公司提供货品的形式来换取以荷兰人的名义打开对日贸易的天窗。

从1641年到其投身于于明末清初的政治斗争为止,6年时间里每年出入长崎的中荷船只比最小的时候有7比1,最大的时候甚至接近11比1。在当时的东西两洋不管是地头蛇中日,还是外来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不是郑芝龙的对手。

而早在佩里的黑船打开日本国门之前,就有郑芝龙的船队在日本沿海耀武扬威了。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因为郑芝龙娶了平户藩家臣田川氏的女儿为妻,并生下了郑成功和田川七左卫门,所以就在郑芝龙劈波斩浪的时候,妻儿其实都定居在日本。随着其事业越来越大,对于家人的思念也是愈来愈强。但是当时日本已经开始推动闭关锁国,要把人都带出来的难度并没比后来他儿子抗清成功的可能性小多少。

既然文斗不行,那就只能武斗,郑芝龙派了其弟郑芝燕率舰队停泊在长崎港外。日本幕府也颇为忌惮这位海贼王,不得已允许只有七岁的郑成功回国,但是妻子却因为德川幕府在1635年颁布的禁止日本人出国回国的条例而被强留了下来。

但显然郑芝龙的目标是阖家团圆,为了实现制这个目标,他不断派遣使者去接妻子田川氏及次子田川七左卫门,却屡屡受困于锁国令。直到隆武元年(1645年),郑芝龙以拥立之功名震天下,日本当局也因此不得已送回了田川氏,但是田川七左卫门仍然被幕府以早已过继给田川家为由扣在了日本,从此田川七左卫门就成了郑氏在日本的利益代言人,直到日本彻底闭关锁国为止,他一直为郑芝龙以及后来的郑成功提供贸易保护和人力物资支持,也是因为这样郑成功和他的亲兄弟的后裔也在两个不同的国家开枝散叶。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本质上郑芝龙仍是一个正面海商,背面海盗的双面人,他并不具备所谓的忠君思想,他在1645年拥立隆武帝也仅仅是为了在和清廷谈判时有足够的筹码,他想要的不是天下而只是福建这一亩三分地来继续开拓海上贸易。

但这也恰恰表现了虽然郑芝龙的外交政治智慧高于一般海盗,能令他从容应付海面上的情况,但他却看不到清军对于统一的追求,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连这点都没搞明白恰恰说明了海盗逐利的思维在真正的政治中是何等的幼稚。

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海洋上的传奇故事,加勒比上的海盗们更纯粹,除了霍尼戈尔德一直想给自己留退路,避免于英军的交战以外,其他海盗就从来没有想要服从的对象,而郑芝龙作为世界另一边的海洋领袖,怎么就换上了官军制服这么多年,甚至成为了后来的国家柱石,首辅重臣?在黑帆中你能想象弗林特成为官方打手,毕竟人家拥有王家海军背景,但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想象查尔斯·维恩为英王冲锋的画面。相比于加勒比那些海盗,郑芝龙更接近于伊丽莎白时期从海盗做成贵族的德雷克爵士。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相比于加勒比海地区,东亚地区密集的人口和繁荣的市镇也代表了旺盛的经济活力,这就意味着稳妥的正规贸易带来的收益并不比相对冒险的劫掠行为来的低,所以万历以后以李旦、郑芝龙为代表的海盗往往也同样是优秀的海商。他们往往从事着或正规或走私的海上贸易,虽然一旦有机会,他们也会为了打压竞争对手或者劫掠直接带来的收益而付诸武力,但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所以这就解释了东亚海域上的海洋领袖为什么会成为海商和海盗特点同时存在的综合体。

至于为什么郑芝龙如此深的介入本国政治,首先是因为东亚的政府不像新大陆松散的殖民政府,它拥有强有力的政权组织,无论是日本的武家领袖还是北京城的明朝皇帝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拥有着绝对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带来的国家力量直接反应在军事实力之上。海洋上存在的武装力量在那个时代并不足以撼动拥有强有力武装和健全行政体制的国家,这不仅是地头蛇郑芝龙认识到的也是外来户葡萄牙人、荷兰人所了解到的情况。所以郑芝龙虽然会用贿赂甚至武力威胁的手段来让德川幕府送回自己的妻儿,但仍然留了次子在日本,不是因为他乐意,而是与幕府的关系仍然需要维持同时其与日本的贸易也需要有一个中间人的存在。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这种情况在中国就更明显了,清军入关前,郑芝龙需要熊文灿颁发的官军牌照来扫除异己,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进而将自己的生意合法化,而在清军入关后,郑芝龙想的就是通过出卖隆武政权来换取新主人颁发的更高级的牌照,整个福建就是他谋求的海上贸易大后方。

不过事实证明海盗的舞台还是得在海上,一旦上了岸,换了对比对象,曾经引以为傲的权谋瞬间会变成被人引以为戒的负面短板。就像吸引人们来看海泽王的,不是充满幻想的恶魔果实能力,而是同伴的信任、友谊以及不讲道理的揍飞你(光头琦玉看过来),郑芝龙有魔力的也不是他后期蹩脚的权谋和背叛,而是纵横中国、日本、葡萄牙、荷兰四方的游刃有余,扬帆万里的海贼王气度,以及败荷兰,吓日本,要回妻儿的强势决定。

用舰队逼日本放人,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郑芝龙是海盗还是海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