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I will be back!。”

1984年,拍摄第一部电影《终结者》的卡梅隆导演或许连自己都没想到,能把这个经典传奇延续至今。

正如整个系列电影当中不断重复的经典台词一样,《终结者6:黑暗命运》回来了,这次,72岁的阿诺·施瓦辛格和这个迎来谢幕的故事一样,给自己的演绎人生,来一个终结。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不管是出于哪种心情,我都必须要去一睹他在荧屏上的音容笑貌,致敬我最喜爱的传奇演员之一。

从影片剧情来讲没有太多好深究的地方,延续“机器杀手”、“保护者”、“穿梭时空”、“枪战”等元素,甚至全片的节奏都复刻了第一部当中的紧张感和绝望感。唯二的新颖之处就是——控制整个地球主导权的人工智能系统从“天网”,转变为“军团”;保护救世主的战士,既不是纯粹的人类,也不是机器,而是经过机械改造过的战士。但万变不离其宗,主旨没变,人类最终还是逃不过因科技作茧自缚的结局。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终6》剧照

这也难怪,有人觉得几部电影连起来,就是在不断循环往复,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所以,如果您是对电影剧情非常苛刻的人,那我建议您可以不用去看了,吃鱼不能怪有刺儿,这是一部不需要烧脑,燃就完事了的片子。我感触的,是它带给我视听盛宴的享受,是它有始有终的情怀,还有它整个故事架构当中,经典的部分。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终6》剧照

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卡梅隆如同一个先知,那种开辟了新思维的、影片所表述的内涵思想,是当时不曾有,或者说即便有,也不如它这样深刻且真实——人工智能科技,或者说整体科技,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会给人类自己,带来哪些的伤害和毁灭的可能

这么看来,影片也并非“无脑”。假设真的有时光机,我们回到1984,在美国大街上随便拉个看过第一部《终结者》电影的人,盯着ta的双眼,认真地问:“您觉得,这事儿,靠谱吗?”他大概率会:偶买噶,so crazy,卡梅隆的脑洞太大啦~这当然是impossible会发生的事情啦...相似的答案芸芸,不一一列举,总之大体上代表了当时普通民众的态度:大兄弟,看个科幻片而已,别较真。

不行,咱今天吃饱了撑得慌,必须较这个真!用当前的科学进程为依据,来论述一番,《终结者》系列当中,那些实实在在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人工智能下的时代,即使“天网”被毁灭,人类自身被“智能系统”反主导的几率也在74%以上?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终6》剧照

为了不和前几部的剧情逻辑冲突,《终结者:黑暗命运》中安排了另一个产生自我意识并最终叛变的“人工智能”系统——“军团”(天网之前已经被扼杀)。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通过他自身的智能运算系统,推算出了人类被“超级系统”反噬这种可能性在“74%”以上。虽然剧情安排简单到烂俗,却也直白地表达出了作者的观点。“人工智能”早晚会玩出火这种思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普通人的观念,也成为了人工智能科技发展道路上的阻力。那现实是否如此?

人类天性便有自我毁灭倾向。

这句台词,我深表认同,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训练”电脑,使其能够像人脑一样思考。这种挑战考验着科学的极限。2011年,IBM公司的研究人员曾公开表示,在将电脑与人脑结合在一起的研究道路上,他们取得了一项重大进展。这家美国科技公司研制出两个芯片原型,与此前的PC和超级计算机采用的芯片相比,这些芯片处理数据的方式与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更为接近,也就是“人脑芯片”概念的提出。

两个芯片原型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证明“平行处理”日益提高的重要性。平行处理具体是指电脑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多任务处理对渲染图片和处理大量数据非常重要。迄今为止,这两个芯片仅用于处理一些非常简单的任务,例如操控一辆仿真车穿过迷宫或者玩《Pong》。它们最终走出实验室并应用于实际产品可能需要10年或者更长时间。

别急着细思极恐:这不就是完全按当年《终结者》的剧本来的嘛?!这才2011年,您先在小板凳上坐好,咱接着看。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终6》剧照

下一个标题更为惊悚,叫做“瑞士研发‘神经形态芯片’可与真实大脑相媲美”

2013年,由瑞士、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首次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奇的微芯片,能够实时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这项新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们制造出能同周围环境实时交互的认知系统,为神经网络计算机和高智能机器人的研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前的类似研究都局限于在传统计算机上研制神经网络模型或在超级计算机上模拟复杂的神经网络,而新研究的思路是:研发在大小、处理速度和能耗方面都可与真实大脑相媲美的电路。研究小组成员基尔克莫·因迪韦里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直接在微芯片上模拟生物神经元和突触的属性。”

做到这一点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配置由人造神经元组成的网络,让其能执行特定的任务。研究小组现在已经成功地攻克了这一“碉堡”,他们研发出一种被称为“神经形态芯片”(neuromorphic chips)的装置,能够实时执行复杂的感觉运动任务,并借助这一装置,演示了一个需要短期记忆力和依赖语境的决策能力的任务,这是认知测试所必需的典型特征。

研究小组把神经形态神经元与利用神经处理模块——相当于所谓“有限自动机”的网络相结合。有限自动机是一个用来描述逻辑过程和计算机程序的数学概念。行为可以表示为有限自动机,由此以自动化的方式转给神经形态硬件。因迪韦里说:“网络连接模式非常类似于在大脑中发现的结构。”

由于神经形态芯片可以实时处理输入的信息并作出回应,有关专家认为这项技术将有望走向实用化,从而允许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在不受人类远程遥控的情况下实现自动作业。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这项技术的采用还将有望在未来让计算机能够在有部件损坏的情况下继续运作,就像人类的大脑那样,每天损失数以百万计的脑细胞,但是其整体的思维能力却仍然继续正常运转。

欧盟、美国和瑞士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模拟大脑处理信息的神经网络计算机,希望通过模拟生物神经元复制人工智能系统。这种新型计算机的“大脑芯片”迥异于传统计算机的“大脑芯片”。它能运用类似人脑的神经计算法,低能耗和容错性强是其最大优点,较之传统数字计算机,它的智能性会更强,在认知学习、自动组织、对模糊信息的综合处理等方面也将前进一大步。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虽然我国在传统半导体芯片领域的技术能力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但是在新兴的类脑芯片的研究领域,我国清华大学的技术团队已经完成了对世界领先水平的赶超。2019年研究出了第三代“天机芯”,“天机芯”是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把人工通用智能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即基于计算机科学和基于神经科学这两种方法,集成到一个平台,可以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现有类脑计算算法。

该芯片是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

其实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为终结者的编剧鼓掌,相当超前的预判。一个接一个的科研成就,都为电影铺设的科技理论基础。“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在不受人类远程遥控的情况下实现自动作业”,这放在电影里,就完美为“终结者可以自行判断当下形式,最终完成刺杀任务”做了一个印证。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对于类似担忧言论,也有科学家提出相关措辞:“Oh,dear,你在害怕什么呢?目前机器人的智商相当于4岁儿童的智商,而机器人的“常识”比起正常成年人就差得更远了。”

1946年第一台重达30吨的计算机诞生,有人相信它会彻底颠覆人类的科技历史吗?(它最初被研制出来的目的是为了绘制出"射击图表",为了让炮弹打得更准。)史蒂芬逊1781年发明火车的时候,顶着各种“跑得比马还慢”的讽刺和抨击,有想过这玩意儿将来的时速可以突破600km吗?“弱人工智能阶段”下的居安思危,真的没有必要吗?

人类是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生物,问题的根源也不是出在技术无法突破到哪一步,而是当我们迈出了这一步,就无法阻止它紧接着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奔跑起来,只能用更好的方法去引导它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我们目前处于刚刚将弱人工智能完善的阶段。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阿尔法狗,能够在围棋方面战胜人类,但你要问一个稍微主观性的问题,比如,我和彭于晏谁帅?它就无法回答了。弱人工智能依赖于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和重复性的逻辑,看似聪明,其实只能做一些精密的体力活。

强人工智能更好理解,像人类一样的人工智能,目前科技正处于探索阶段,刚刚说的那些“神经形态芯片”,包括大数据信息的不断扩充等等,都是不断完善其智能程度。2013年,有一个数百位人工智能专家参与的调查 “你预测人类级别的强人工智能什么时候会实现?”

结果如下:

2030年:42%的回答者认为强人工智能会实现

2050年:25%的回答者

2070年:20%

2070年以后:10%

永远不会实现:2%

也就是说,超过2/3的科学家的科学家认为2050年前强人工智能就会实现,而只有2%的人认为它永远不会实现。

所以,我们暂且可以相信“未来会出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机器”是一个必然结果。但真正令人担心的,是像电影当中“天网”那样的超人工智能时代,各方面都超越人类。到时候,人类一定是处于被动的,因为其智能上限很可能会突破人类提前制作好的“牢笼”。

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终结者

“天网”

看到这里,也渐渐能理解了整个《终结者》电影所表达的思想:“嘿,那些忙着搞科研的朋友,我知道一个小小的商业片,无论是社会贡献或者是理论严谨度,我们都远远比不上科技的进步,但存在即合理,也请你们在百忙之中学会休息,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同样重要的问题——文明的尽头,到底是人类在推着科技前进,还是科技在拽着人类不得不前进?

蝴蝶效应,笔者愿意相信,《终结者》系列的内涵对于整个社会的启迪,也同样影响到了科技的进展。我也很庆幸,“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给它加上一些终极的底层程序,例如保障人类生命安全,或者是永远不能伤害人类等等”此类思想渐渐成为主流。

总有一天,人类会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在如今这个突飞猛进、不断刷新认知的科技爆炸时代,比“怎么跑得更快”还重要的,一定是“如何走得更远”。

再次致敬永远回不来的经典——电影《终结者》,也引用其台词作为结尾。

“未来尚未确定,一切仍是未知之数,命运的种子依旧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最前延观点

|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