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修仙者“趣聞”:竹簡中大世界;為求雨仙家鬥法!你怎麼看?

中國歷史上有一本短篇小說集叫《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清初學者張潮,字山來,新安人。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核舟記》,原文就是出自這本書;高中時還有一篇課文,《大鐵錘傳》,也是出自這部小說集。

《虞初新志》裡的很多文章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相似,記載了很多修仙者或者妖狐鬼魅的奇聞異事。但與《聊齋志異》不同的是,漲潮在編寫這些文章的時候,其態度非常嚴謹,大都幾番考證,認為確有其事才會收錄到自己的書中。這一點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很像。

明清修仙者“趣聞”:竹簡中大世界;為求雨仙家鬥法!你怎麼看?

張潮除編撰《虞初新志》外,還著有《幽夢影》、《花鳥春秋》、《補花底拾遺》等。小說之所以“虞初”命名,始見於班固《漢書·藝文志》所載的《虞初周說》。

虞初,原本是一個人名﹐他是漢武帝時一個方士,後人將他當成“小說家”始祖,虞初同時也成為了"小說"的代名詞。

《虞初新志》中所收集的不少篇章用小品文的筆調﹐寫不平凡的人物故事﹐引人入勝。《虞初新志》中的代表作有《琵琶藝人》、《義虎計》、《八大山人傳》、《毛女傳》、《奇女子傳》等等。其中記載有兩則修仙者趣聞,非常有趣,接下來作者分享出來。

明清修仙者“趣聞”:竹簡中大世界;為求雨仙家鬥法!你怎麼看?

其一:竹簡中的大世界

這則故事出自《虞初新志》的《雌雌兒傳》。記載的是張潮的一位叫陳鼎的朋友的老鄉黃介子親眼所見的故事。

黃介子一生好道,他有一位好友道號雌雌兒。黃介子和雌雌兒相交數十年,也不知道雌雌兒是哪裡人,真實姓名到底是什麼。只是在很早的時候,雌雌兒告訴他,在崇禎末年曾經考中過舉人。

後來明朝滅亡,雌雌兒棄儒崇道,不再迷戀仕途。雌雌兒雖然看淡富貴,卻很重禮節。每次來見黃介子,必定行交拜之禮。雌雌兒向來孑然一身,車馬行李都沒有。唯有腰間有三片竹簡時刻不離身。那竹簡有銅錢寬,五寸長。

有一次,雌雌兒讓黃介子幫他租一座大院,說想在當地住上一段日子。黃介子很高興,很快就幫他談妥了一家。那座宅院很大,足有三百多間房屋。黃介子心想,雌雌兒不過一人,何必租這麼大一個宅院。正在黃介子疑惑間,卻見雌雌兒從懷中拿出了竹簡。

明清修仙者“趣聞”:竹簡中大世界;為求雨仙家鬥法!你怎麼看?

雌雌兒拿出第一片竹簡,口中默唸,眨眼功夫,從竹簡中竟然蹦出許多如同芝麻大小的黑點。這些黑點落在地上,全部變成了各種傢俱。那傢俱如同有腳一般,自行移動,眨眼間遍佈每個房間。

黃介子目瞪口呆,雌雌兒微笑不語,接著又拿出第二片竹簡,依舊口中默唸,一揮手從竹簡中又飛出許多黑點。這次卻化成了牛馬豬、雞鴨狗,各自飛入牛欄馬廄,雞籠鴨籠,就連糧倉中,也堆滿了稻穀、粟米、麵粉等等糧食。

接著雌雌兒拿出第三片竹簡,仍然飛出許多黑點。這次化為妻妾兒女、男僕女婢,一共兩三百人。這些人一出現後,就立刻行動起來。或者清潔打掃,或者洗衣做飯,或者養馬餵豬。一個有著三百間空屋的大宅子,立刻生機勃勃,熱鬧了起來。

明清修仙者“趣聞”:竹簡中大世界;為求雨仙家鬥法!你怎麼看?

黃介子早知道雌雌兒乃世外高人,這下更是確信無疑。那三塊竹簡,絕對是仙家寶物。

他請求雌雌兒也傳他一些道術。雌雌兒卻說,黃介子雖有心向道,卻無仙根,即便苦修,也不能成就仙道。不如就在塵世間享受俗世富貴。

後來鄰居們開始起疑,時間一長,坊間就出現了一些謠言,說雌雌兒會使妖術,那些妻妾兒女,都被雌雌兒用也妖術魅惑。黃介子把這些流言告訴雌雌兒。雌雌兒灑脫一笑,揮手間把所有東西人物全部收入三塊竹簡,與黃介子告辭,從此消失不見。

還有一則故事是張潮從其師清朝頂尖大儒王漁陽先生所著的《皇華紀聞》中節選的片段,編入《虞初新志》。這則故事講得是仙家求雨的故事。

明清修仙者“趣聞”:竹簡中大世界;為求雨仙家鬥法!你怎麼看?

其二:求雨驚變

康熙初年,安徽桐城出了一個少年天才,名叫王文正。王文正七歲時得異人傳授道書,能驅使鬼神。年長後,更能呼風喚雨,移星換斗。

有一年安慶府大旱,知府大人久仰王文正大名,親自登門拜訪,懇請為萬民求得甘霖。

王文正答應後設好香案,登壇做法。他燒完符籙,卻遲遲不見雨雲來臨。他心中奇怪,於是登高遠眺,見附近的池口地區天空雨雲密佈。於是,王文正念誦咒語,將池口雨雲挪移到了安慶。

眨眼功夫,安慶大雨傾盆。池口地區由陰轉晴。不想那池口雨雲也是修道者召喚。見自家辛苦求得的雨雲被他人搶奪,那道人心懷怨恨,立刻駕飛舟趕往安慶。

明清修仙者“趣聞”:竹簡中大世界;為求雨仙家鬥法!你怎麼看?

道人見了王文正既不問王文正的師承,也不問王文正為何搶他雨雲,卻彷彿多年故交一般,只是拿些道法上的疑惑,向王文正請教。

兩人談了一整天,雖然王文正講述為多,卻也覺得那道人所問也正是自己平日苦心冥想不得解的問題。在交流中,彼此都有所獲。

告別時,兩人儼然好友。那道人伸出手掌,拍拍王文正的背,然後駕飛舟而去。

就在那道人手掌觸碰到王文正背部的瞬間,王文正覺得如同被毒蛇狠狠咬了一口。開始只感覺一絲絲的疼痛,眨眼功夫就覺得背部失去知覺。原來,那道人假作拍背,把三根毒釘打入王文正背部,正中心臟位置。

王文正快馬趕回家中。他把一口大缸罩在自己身上,吩咐家人在外點火炙烤。他說:“七天之內萬萬不要打開,或者我還有一線生機。”

明清修仙者“趣聞”:竹簡中大世界;為求雨仙家鬥法!你怎麼看?

家人驚慌失措。按照王文正吩咐用大火炙烤大缸。開始幾天,大缸中還會傳來王文正的呻吟呻。到第四天,大缸中寂寂無聲。到第五天家人實在擔心,覺得等到第七天,就算毒釘取出,人也要活活餓死了。於是,家人把柴火撤去,把大缸打開。

大缸中,王文正身邊盡是黑水,毒氣已經排除了大半,那毒釘也已經被王文正強大真氣擠出背部三寸有餘。如今大缸開啟,積聚多日的火熱之氣頓時散去,毒氣立刻反攻。很快,王文正臉色就一片烏黑,奄奄待斃。臨終前王文正慨嘆:“這或許就是天命吧!”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讀者們,關於“虞初新志的2則故事”,大家有何看法呢?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