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怎麼控制血糖?如何正確服藥?飲食如何平衡?記住這些就夠

“糖尿病”,聽著像是糖吃得太多,這就大錯特錯了!

糖尿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紊亂綜合徵。

高血糖是由於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兩者同時存在所引起的。

久病導致多系統損害,特別是眼、腎、神經、心腦以及血管組織的功能缺陷及衰竭。表現為“三多一少” :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除此之外,還可出現皮膚乾燥、搔癢、飢餓感、視物不清、經常感到疲倦、勞累等。有時患者可能並沒有明顯症狀,僅僅只是在體檢時發現血糖異常。

糖尿病怎麼控制血糖?如何正確服藥?飲食如何平衡?記住這些就夠

糖尿病患者該如何控制血糖呢?

快拿出你們的小本本,記下來!

飲食

在確保總熱量平衡的前提下,採取少量多餐,多吃含纖維素較高的粗糧、麥胚、豆類及蔬菜等,每日每人食物纖維的攝入量不低於35克,對於已有較重併發症的高齡患者不必過分限制飲食。

①主食:儘量選擇谷薯類。每天的主食總量控制在150g~250g,早中晚比例1:1:1或1:2:2。兩餐之間隔4~6小時最佳,少食多餐,加餐的熱量從下一餐中扣除。

②蛋白質:瘦肉、家禽、魚蝦、蛋、豆類、奶類搭配著來,蛋白質類佔每日總熱量的20g~25%。

③少油低鹽:一天的油量應該控制在20g~25g以下。堅果類每日一小把即可,高脂血症的病人需要酌情再減量。每道菜都要做到少放鹽,一天5g~6g即可。避免選擇高鹽醃製食品,如臘肉、泡菜等。

④多吃新鮮蔬菜:蔬菜體積大容易產生飽腹感,卻對血糖影響小,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多吃蔬菜。

⑤補水要充足:每日飲水1200ml~2000ml,少量多次飲用,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水,儘量喝白開水即可,不要喝飲料。

體重管理

如果你的體重已經超重,就要通過適當的飲食控制和運動來減少你的體重。這將有助於降低血糖,改善你的血壓和血脂。

運動

剛開始運動的糖友,可以從低強度運動開始,當身體逐步適應一定強度的運動後,再選擇中、高強度的運動。

中老年糖友最好選擇慢跑、快走、騎自行車、跳舞、太極拳、做操、散步等有氧運動,能降低血糖、促進心肺功能。

運動時間建議安排在餐後1小時,這樣有利於血糖控制穩定,不易發生低血糖。有一點一定要提醒大家,千萬不可以在空腹情況下進行運動!

每週應該保持5次運動鍛鍊,每次30分鐘左右。

運動時應當保持的脈搏(次/分)<170-年齡(例如50歲的糖友,運動時的脈率保持在120次/分左右比較合適);當感覺周身發熱、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氣喘吁吁、能說話、不能唱歌,此時運動強度比較合適。

運動前:測血糖,當>13.9mmol/L時不可運動,而<5.6mmol/L時應該加餐後運動。

糖尿病會引發感染的風險,並會減緩傷口癒合,所以,在運動中一定要保證安全,即使是簡單的割傷和擦傷也要快速進行處理。每天檢查雙腳是否有水泡,割傷,潰瘍,發紅,或腫脹。保持雙腳滋潤,以防止乾裂。

正式運動前先做10分鐘低強度有氧熱身運動,以免拉傷。隨身攜帶糖尿病病人信息急救卡以及幾塊糖、餅乾、含糖飲料等應急食品。

運動中如果出現乏力、頭暈、心慌、胸悶、出虛汗等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身邊有血糖儀就先測血糖,如果血糖數值低於3.9mmol/L,或者沒有血糖儀的,嚼服3塊糖或者喝半瓶含糖飲料。15分鐘後再吃2塊餅乾。若仍不緩解,應及時就醫。

運動後再做10分鐘的整理運動,不要突然停止運動。運動後仔細檢查雙腳,若發現紅腫、青紫、水皰等,應及時去醫院進行處理。

監測血糖

糖尿病怎麼控制血糖?如何正確服藥?飲食如何平衡?記住這些就夠

居家自我血糖監測可以及時發現高血糖和低血糖,評估降糖藥對血糖的影響,指導飲食、運動和藥物方案的調整,使治療更加安全有效。

① 出院初期或者剛調整完藥物,每天選擇不同的時間點進行測量。(例如:第一天測早飯前和早飯後,第二天測午飯前和午飯後,第三天測晚飯前和晚飯後。)

② 血糖趨於穩定時,監測頻率可減少。(例如:週一或週二測早飯前和早飯後,週三或週四測午飯前和午飯後,週五或週六測晚飯前和晚飯後,週日測睡前。或隔幾天選出一天,完整地監測7個點的血糖。)

③ 近期血糖控制不佳、波動大、有低血糖發生的糖友,應該增加監測頻率。

戒菸限酒

糖尿病怎麼控制血糖?如何正確服藥?飲食如何平衡?記住這些就夠

糖尿病患者抽菸,更容易引起死亡。菸草對心臟和肺部都是不利的。戒菸可降低血壓,減少中風,心臟病,神經損傷和腎臟疾病的風險。

菸草中的成分會使血管收縮,造成組織缺血缺氧,影響傷口癒合,顯著增加糖尿病足的發生率。

定期複查

通過胰島素來幫助平衡血糖水平的患者,需要與醫生保持密切的聯繫,每年還要對身體和眼睛進行相應的檢測,預防糖尿病的併發症。

水果,糖尿病人究竟能不能吃?

糖尿病怎麼控制血糖?如何正確服藥?飲食如何平衡?記住這些就夠

什麼情況下可以吃水果?

對於糖尿病者,空腹血糖在 7.8 mmol/L 以下,餐後 2 小時血糖在 10 mmol/L 以下,糖化血紅蛋白(HbA1c)控制在 7.5% 以下,近期沒有血糖忽高忽低的現象時可以吃水果。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可用西紅柿、黃瓜等蔬菜當水果吃,等血糖平穩後再選擇水果。

選擇什麼水果好?

糖尿病患者需要選擇低血糖負荷(GL)、低血糖指數(GI)以及新鮮的水果。

果汁不要喝,因為果汁糖負荷較高,容易造成血糖升高,而且維生素及纖維素流失、飽腹感下降、總能量增加。另外,水果罐頭糖尿病患者也不要吃。

有研究表明,富含黃酮類的蔬菜和水果的攝入與糖尿病患者較低的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有關,另外,增加黃酮類的蔬菜和水果的攝入是的糖尿病患者合併視網膜病變風險降低 30%。桔子、檸檬、葡萄、櫻桃、柚和猴獼桃是黃酮類化合物特別豐富的來源。

什麼時候吃水果比較好?

建議在兩餐之間吃水果,每次 100 克,或在飢餓時及體力活動之後,作為熱量和營養素補充。通常認為在上午 9~10 點,下午 3~4 點,臨睡前加餐比較好。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服藥?

1、磺脲類:常用藥物美吡噠、達美康、糖適平、優降糖,應在餐前半小時服用。2、雙胍類:常用藥物二甲雙胍、降糖靈,應在進餐中或餐後服藥。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常用藥物拜糖蘋,應在進食第一口飯時服藥。 4、胰島素增敏劑:鹽酸吡格列酮,每日1次,與進食無關。5、胰島素注射: 早晚餐前30分鐘皮下注射是目前常用的胰島素注射方法,具有簡單、方便、準確、無痛的優點。

如何預防糖尿病足及皮膚感染?

糖尿病足是最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危害較大,應引起重視。

①戒菸

②每天檢查足,如患者視力明顯受損,應請家庭成員幫助檢查足和趾甲。

③經常檢查鞋內有否異物,有否趾甲撕裂,不赤足穿鞋。

④避免皮膚溫度過高或過低;足部用熱水袋保暖時,切記用毛巾包好熱水 袋。如夜間感到足冷,應穿襪子。

說了這麼多關於糖尿病的種種,各位糖友們記住了嗎?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歡迎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