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窮人為什麼不自己去荒郊野外開墾一塊荒地自給自足,而要給地主打工?

一誠不染


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糧食對於我們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人縱然有著萬般才華,沒有充足糧食的供應也註定會滅亡。所以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對於糧食無比看重,甚至將其視為安身立命的根本。

可仔細翻閱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吃飽飯”這種基本需要在當時並不容易滿足,很多窮人唯有通過給地主打工才能混上一碗稀粥。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他們不去荒郊野外開墾一塊地自給自足呢?


在筆者看來,古時候貧苦人家不去荒郊野外另外開闢一個新天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 畏懼心理強烈。其實在古代,開墾荒地是十分常見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朝代創立的初期或者戰爭年代,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力,國家甚至還會積極組織廣大農民積極開墾荒地,比如始皇帝嬴政曾派人到珠江流域與河套平原地區墾荒;東漢末年的曹操實行大規模的屯田,許多荒地也因此得到開墾;明清時期人口爆炸性增加,開墾荒地更是國家大力倡導之事。
  •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雖然許多朝代都曾不吝財力地進行開墾事宜,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封建王朝的許可與鼓勵,換句話說就是有了“國家的通行證”,而有句話說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些無人問津的荒地在本質上也是歸國家所有,一旦有人未經允許進行開墾就是對國家威嚴嚴重的挑釁。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國家都會用強制手段來規範廣大人民群眾的行為,尤其是在“人道主義”缺失的古代,懲罰手段之恐怖讓無數人望而生畏,比如請君入甕、玉女登梯、仙人獻果這種滅絕人性的刑罰更是令人不寒而慄。如果開墾荒地的事情被朝廷的官員知曉,那麼墾荒者不僅可能會在無盡折磨中痛苦離世,就連自己的家人也會被牽連,在這種強烈畏懼心理的影響下他們放棄了開墾荒地的想法。

  • 進取心不強。這裡的進取心指的不是普通老百姓每天得過且過混吃等死,而是說他們更容易得到滿足並沉迷於當下安逸的生存環境。眾所周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古代經濟制度中長期處於領導地位,在其影響之下,“能夠滿足基本需要的男耕女織家庭組織形式”成為絕大數人心目中最完美的生活狀態。
  • 於是乎很多人開始朝這個方向拼命努力,一旦他們達到或者基本達到這種程度就會沉迷其間無法自拔,並且還會想方設法地維護這樣安逸的生存環境。或許開墾荒地危險與機遇並存,可尋常百姓會更傾向於選擇給地主打工以維持基本生計,雖然賺得不多還經常遭受辱罵,但至少穩定,追其根本還是封建保守思想影響了他們的進取心。
  • 生產力水平的束縛。生產力水平低下同樣是古人不願意開墾荒地的重要原因。我們知道古代那些帝王諸侯掌握著最肥沃的土地,次一些的由官僚地主所有,再次一些的則是被部分農民所得,而還有一些土地卻是無人問津的荒地。
  • 如果荒地擁有較大的利用價值,那些有權勢的人會不懂得開發嗎?他們對荒地置之不理是因為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落後的情況下,想要墾荒將投入巨大的成本或者根本無法做到,對於上位者尚且如此,那些一窮二白的平民百姓要想做到更是難如登天,單單一個土壤肥沃條件與水源問題他們就無法解決,更別提墾荒工具與後續土地維護事宜,如此一看,窮人開墾荒地完全得不償失。

  • 土地兼併問題。即使一些窮人進取心爆棚並且僥倖避開朝廷的關注,與此同時又能克服開墾的重重阻礙,但最後他們往往也會拜倒在土地兼併的“石榴裙”之下。
  • 弱肉強食是大自然生存的基本法則,而在人類社會它的身影同樣隨處可見,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土地兼併。在階級分明的古代,身份尊貴之人做任何事情都能享受特權,甚至還能通過強硬手段非法奪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比如通過土地兼併剝奪平頭百姓的一畝三分地,讓他們不得不淪為佃農。
  • 對於土地兼併《宋史•食貨志上一》有這樣一段記載:
“(仁宗時)承平寖久,勢官富姓,佔田無限,兼併冒偽,習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
  • 南宋的殿中侍御史謝方叔也曾說過:
“豪強兼併之患,至今日而極,今百姓膏腴皆歸貴勢之家,租米有及百萬石者。”

  •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古代土地兼併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儘管歷朝歷代都想方設法地緩和這一現象,但是都無法做到根除。封建土地私有制與土地買賣的合法性使得那些地主官僚能夠通過經濟壓力和權勢威脅迫使百姓將土地轉讓給他們,而只給予他們極少的金錢甚至一毛不拔。因此,即使那些窮人辛辛苦苦開墾荒地也不過是在為上層階級打工,到頭來還得落得一場空,如此吃力不討好之事又有誰願意去做呢?

  • 風險承受能力差。縱然百姓們能夠征服以上一切既定的困難,可他們仍然無法掙脫風險承受能力差的束縛。古代小農經濟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脆弱,“靠天吃飯”的生產模式註定百姓難以擁有穩定的生存環境,如果年年風調雨順也就罷了,可要是不間斷地出現一些如蝗災這樣的自然災害,那麼擁有耕地的普通百姓就會遭受巨大的損失甚至死於饑荒的折磨。
  • 對於蝗災《舊唐書·五行志》這樣記載道:
(唐貞元元年,即公元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
  • 《舊五代史·五行志》也有提及:
後梁開平元年(即公元907年)爆發蝗災,“許、汝、蔡、陳、潁五州生,有野禽群飛蔽空,食之皆盡。”
  • 而且根據《中國救荒史》記載,秦朝平均每8.8年才發生一次蝗災,可到了明清週期已經縮短成每2.8年一次,同時蝗災的規模和危害亦是越來越大,由此可見蝗災是古代老百姓生存下去的一大勁敵。
  • 對於財大氣粗的地來說,一次大的蝗災也許只是意味著部分經濟損失,雖然可惜但是並不會傷筋動骨。可這對於以“三分薄田”為生的老百姓卻是致命傷害,尤其是題目中假設開墾荒地的情況,每年本來都產量就沒多少,倘若再經受自然災害的摧殘,那墾荒者還能拿什麼維持生計呢?對於風險承受能力差也是他們不願意開墾荒地的一大原因。

綜上所述,在畏懼心理強烈、進取心不強、生產力水平低下、土地兼併以及風險承受能力弱這五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古代窮人寧可為地主打工也不願去開墾荒地。


執筆灬寫史


什麼叫愚昧無知,這就叫遇昧無知。

記得40多年前,我們那裡人傻得連蘿蔔都不會種,而離我們30裡開外的另一個地方的人,他們也傻得連紅薯也不會種。

到了年底,農閒了,我們就挑著紅薯走幾十裡地去跟他們換蘿蔔,他們也用同樣的方法跟我們來換紅薯。

你說,傻不,太傻了。

後來,我們那裡出了個聰明人,從他們那裡引進蘿蔔種子,並且還教會了他們怎麼種紅薯。

於是呼,這種笨傻的交易就從此消聲滅跡了。

人類不傻,而是聰明的那個人還沒有出現。


手機用戶6064635183


古代種二畝薄田收200斤糧食就不錯了,一頭牛一天耕地3畝,給你300畝地需要100天才能耕完,你還沒播種,別人家的莊稼就熟了,300畝地需要6000斤種子,窮人沒有。八十年代我們村有個人借了一頭牛,拉著耕犁在河灘劃了300畝一個圈用了一天,第二天他不種了。耕地需要幾個月,平整土地需要多少時間是未知數,所以開荒不是容易的事。沒有牛就更別提了。


快樂生活629


“窮人有了土地,就能過上好日子。如果沒有土地,那一定是他孃的地主。”——李雲龍

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起了《亮劍》中的李雲龍在給新兵訓話時的場景,其實,我的老家以前也是地主。在解放以後,慢慢改造成了貧下中農,這還是我奶奶給我講的呢。關於樓主的問題,窮人為什麼不自己在荒郊野外開墾荒地,卻要給地主打工?這不是找罪受嗎?其實,你只看到了外表,事實並不是這樣。

烏托邦式的情節只出現在空想社會主義中,在我們國家的封建時期,想擁有自己的田地,那就得是地主、鄉紳,如果你想自己開墾田地,不好意思,國家不允許

什麼是烏托邦:是一種沒有階級分化,沒有剝削的社會,在那裡,想再哪裡種田就在哪裡種田,沒有人管你,這也是咱們說的陶淵明式的世外桃源。

然而,這種社會存在嗎?答案是否定的。

暫且不說國家允不允許,荒郊野外開墾一塊荒地,那時候的生產力可沒有現在好,要想開墾一片荒地,談何容易。

然後我們再說地主、鄉紳,古代有城和市的分別,下來就是村,如果想在一個荒郊野外自己開墾一片土地用來自給自足,需要有很多顧慮,我們來看一看。

  • 脫離市集,萬一身體不舒服該怎麼辦,靠天靠運氣嗎?就醫是一大問題。

  • 鄉紳、地主霸佔的都是良田,你開墾荒地,只能是一些窮鄉僻壤,那裡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都不適合生存,生活條件是問題。

  • 開墾荒地,就要有人,還需要搭建茅舍,重新建立自己的樂園,怎麼養家是問題。

古代人可沒有現代人那樣的講究,但是起碼要生存吧,連生存都成問題那還怎麼開墾荒地。

給地主打工是一種無奈之舉,窮人家的百姓要麼去當兵,要麼砍柴、做買賣,不發達的小農經濟是主要問題,如果去開墾荒地,沒有結果,生活就難過了

古人的生活節奏很慢,不像我們現代人的快節奏,但也需要生存吧。

生計問題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因此,除了給鄉紳、地主打工,別的路子就只剩下當兵、做小生意等等,生活沒有想像中那樣容易。

如果人人都想去墾荒,還有一點就是政策不允許。每個地方都有嚴格的戶籍制度,這是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問題。

文/小小雪說歷史,本文原創,歡迎點贊、轉載、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樓主你應該學過這首詩吧?古代雖然人少,但是沒有哪一塊地哪一座山是無主地無主山,都是被當官的、土豪鄉紳地主土司瓜分完了,家底好點農民可以跟他們買地,買不起的只能是跟他們租地種地拿商量好的糧食收成當租金,交完私人租金糧了還要交官府的糧食稅農業稅。可以說我們農民這幾千年來活的太不容易了,不論改朝換代農民都得交農業稅,這個稅收一直收了2000多年沒斷過,依稀記得我小學時還跟著媽媽去碾新米去糧所交農業稅呢,不要想著用舊米去交稅,人家糧所精著呢眼尖著呢。後來我們國家也廢除了2000多年曆史的農業稅。


行者山之子


古代的大多數窮人寧願給地主累死累活的幹活,拿少的可憐的錢,也不願意狠狠心自己開墾一片荒地,自己當家做主。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看,這些人莫不是傻子吧,奴隸有什麼好當的,自己當自己的大爺不好嗎?當然不好,自己的大爺你能當的起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不允許開荒的朝代都是犯法的!

說實話,“天下之大,還沒有我的容身之處”這話說的就是古代窮人的生活吧!想農奴翻身把歌唱,但是沒資本。天下的土地都有主人,當代君主的,即使深山老林也是。

但是,深山老林天高皇帝遠的,也管不到。再說深山老林也沒開發的價值!古人腦子也不笨,能權衡利弊!反正就是荒地不好開墾,只要不是深山老林,你開墾,就會被官府逮到,怎麼說也得掏錢吃牢飯,得不償失!

怎麼開墾,開荒地是個大工程,想想種地的操作,比這難上上百倍!

窮人開墾荒地,就好比登蜀道,難於上青天!首先,你得瞅塊荒地。這塊地得沒有主人,得靠近水源,還靠近自己的居住地。這就很難吧,人類是群居動物,居住地周圍都是地主的地。去哪找?深山老林不適合生活,難道你要當原始人嗎?

其次,瞅到合適的荒地了,怎麼開墾?首先除雜草或者樹木,表面的簡單,一把大火就可以搞定,難的是根,斬草除根,怎麼弄,也只能是刨了。問題來了,工具去哪找?沒錢買吧。就算工具解決了,那麼開多少地?一大家的吃喝拉撒全靠那點荒地,一兩畝夠嗎?這個過程要花時間經歷,金錢。

然後是種地,種子去哪弄?花錢買!但是不要忘記,開荒人的身份是窮人,一年到頭能攢點錢已經很不容易了,有很多都是入不敷出。哪來的錢?地主會給嗎?這是個世紀大難題。


種子種下去,得照顧吧,除草,施肥,澆水,這些都要必須考慮的。要是不幸運遇到天災,那這一年的辛苦就打水漂了,這家人今年的生活也涼涼了。要是承受能力不強的家庭,估計是要妻離子散了!

再說,從開始到結束,怎麼說得一年。這一年家裡收入比之前少了很多,支出還多,日子怎麼過?喝西北風嗎?這一過程還有很多不可預知的問題出現,和給地主打工對比,開荒的危險性太大了,一般人是不會輕易嘗試的,因為耗不起!

這就好比我們現在人,能當大老闆的人有多少?要膽量,要智商,要機遇,要能力,要一個古代窮人有這些不是為難他們嗎?

一番的權衡利弊以後,我要是古人,我也選擇不開荒,賭不起,也不敢堵!得過且過就好了。


斯幽說歷史


你去柬埔寨、老撾這些國家看看,大片的土地荒置沒人種,還是比較肥沃那種,一年收兩三季很正常,但偏偏就是荒著,後來才知道,一塊地要能成為真正的農田耕地,是需要很多硬件條件的,最基本的要解決水利問題,那是一個系統性問題,不然雨季農作物分分鐘被淹死,旱季分分鐘枯死,但打造一個基本的水利灌溉系統是需要時間精力和財力體力的,新開墾的土地只能依附於原來的水利設施作為基礎,就註定了不能離的太遠。

再就是一塊地能有穩定的糧食生長,是要養幾年地的,一開始再肥沃也不一定適合糧食生長,需要灌溉施肥改變土地的養分配比,要不然可能產量很低,費力不討好。養了幾年的地,終於能穩定種植了,但你能保住嗎?沒有了地主勢力和官方的保護,分分鐘被人搶走,農作物還沒成熟可能就被糟蹋。

總結下來,新開墾土地是一件很複雜成本極高的事情,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你就算躲到高山密林裡開荒,就註定跟社會文明脫節,交通極為不便,子女無法接受教育和社交,最後慢慢退化為野人一樣。但你租了地主的地,至少能基本解決溫飽和子女的基本教育,在古代那是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就算在最強盛的唐朝時期,中國依然有70%的人口活在極端貧困當中,更何況其它不太強大的朝代。


大愛無姜小愛有蔥


我記得小時候爺爺講,他小時候從我灣到縣城沒有大路,就一條小路,兩邊都是茅草,常有人走路被人搶劫,有時有土匪藏在中間,大片的土地是沼澤地,那時人口也很少,天黑了都沒人敢出門。應該距現在100年左右吧,歷史上引起人口大規模增長的是二件普通的事,一是土豆的種植,二是紅苕的種植,特別是清朝紅苕傳進來後解決了糧食問題,人口爆炸式增長,清未4億,達到歷史高峰,之所以說這些,是告訴你,古代的人一直都在為吃飽肚子而拼博,他們既沒有人力也沒有精力進行大規模開荒,他們沒機械,沒除草劑,連把象樣的刀也沒有,很難開荒的,就現在不用除草劑、機械開荒都很難。


阿牛china2016


在影視劇中以及史書中,我們都能看到古代窮人的不幸和貧苦,相信很多現代人都有個疑問,古代窮人為什麼不自己去荒郊野外開墾一塊荒地自給自足,幹嘛非要給地主打工,自己受剝削,還吃不飽飯呢?

曾經的我也這麼想過,可是仔細分析後,發現古代窮人自己開荒的這種想法不可能實現,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開荒需要得到官府批准

雖然一大塊荒地擺在那裡,不論你開不開,都在那裡,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荒地,但不代表官府允許去開墾。

一般只有戰亂饑荒或者民生凋零的年代,政府會動員窮人們開墾荒地,可是到了社會穩定的時候,就會出現土地兼併,窮人手中的土地也會丟失,變成給地主打工的,因此在沒有得到官府的批准前,窮人們是不敢去開荒的,否則會面臨牢獄之災。

第二:可開墾的荒地並不多

我們想象中的古代可能荒地很多,確實荒地不少,然而在古代,社會生產力非常低,也沒有灌溉的器械,也沒有拖拉機,收割機等,窮人沒有自己的勞動器材,依靠雙手去開荒顯然做不到。

況且古代的耕地一般都是臨近水源,方便灌溉,一般都是集體挖井或者修建溝渠來保證對穀物的澆灌,因此靠近水源的耕地基本已經被開發完,剩下的沒有開荒的荒地大部分都是和水源很遠的地方,沒辦法種植穀物,窮人們可開墾的荒地自然不多了。

第三:窮人沒有保護土地的資本

一片荒地看著不錯,即使窮人們把它開墾出來,可是那也不意味著這塊地就屬於開墾土地的窮人了,在封建社會,一些地主大部分都是擁有大量財富的糧商、鹽商、絲綢商,甚至一些黑幫幫主都是大地主,有財力和勢力。

因此一些鄉紳惡霸是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窮人自己開墾土地的,那樣子就沒人給他們打工了,因此地主和惡紳們肯定百般阻撓,甚至橫加破壞,與其這樣到頭來一場空,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去費力氣去開荒。

第四:開荒了不一定就有糧食吃

開荒雖然意味著有糧食吃,可是在古代卻是很遙遠的概念,因為古代種地是靠天吃飯,不下雨可能就旱死,下雨天就澇死,倒黴的時候還會遇到蝗蟲,天災人禍隨時會毀掉辛苦開荒勞作一年的收成。

除此之外,窮人自己開荒還要承擔沉重的賦稅,如果賦稅很重,再加上那年天災,反而成了農民最大的負擔,因此窮人們都是保守派,不願意如此冒險,還不如給地主耕種,混個飯吃。

綜上所述,古代窮人即使想自己開荒也因為客觀條件導致實現不了,因此只能註定給地主打工,受地主使喚和剝削,窮苦一生。


小聰歷史客棧


古代一和平人口就會爆炸式的增長,比如清朝前期不到一億,到太平天國已經4億,也就是什麼都沒有增長只有人口爆炸了。購買土地比現在的房子還要剛需,沒有錢你也不可能開墾出土地來,荒山荒地都是有主的,所以許多人遠走他鄉,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客家人,到人口稀少的邊遠地方開墾土地。剛解放人口5億左右,大搞計劃生育40年現在人口都達到14億,可想而知如果沒有計劃生育,20億人口輕輕鬆鬆。不過現在也不會缺少土地,印度200萬地方可以養活14億,中國的新疆就有那麼大,如果需要土地,水啊什麼的對中國現在來說輕鬆搞定。所以現在對於土地你不用去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