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源,地穷人不穷

海滨实习结束后,就去了高山实习,我们把地点选在了山西省沁源。

下了高速,进入山里的时候。真的是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有时候一个拐弯,特别惊险。车厢里的我们唱起了,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偶尔,车子踉跄一下,同学们不禁就叫了起来。

只要一进山,除了移动,信号就没有了。坐在大巴

山西沁源,地穷人不穷

里的我们,也只能看着窗外风景,除了山还是山,田间有几个耕作的农民。

山西沁源是省鸟褐马鸡的故乡。坐在大巴里的我们,就能看见旁边山上的标识牌,写着褐马鸡出没,请让行。

沁源的灵空山景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油松。而且沁源的森林覆盖面积排在全省前列,就像一个绿色氧吧。在草沟风景区,就是路边发现的野草也有很大的用处。

有山也有草原,蓝天白云。有些植物只有在特定的海拔才能看到,而沁源就有这一分优势。路边黄色的野罂粟开的特别灿烂,山梅花白的特别清纯。偶尔有几只牛走过,都会让我们特别心动。

我们住在老乡家里,供给的饭菜虽然简朴,但是有肉有菜,分量特别足。夜晚的篝火晚会。就着来一串烤羊肉串,油滋滋得吃下去心满意足。哪种美味在舌尖颤动。抬头望天,天不是黑,而是湛蓝的发黑。

山西沁源,地穷人不穷

大山里的夜晚有点凉,

街道寂静,偶尔几声犬吠。

住的房间很好只是没桌子,

听着歌盖着温暖的被子,

叼着牛奶写着报告单。

如果说青岛给我的感觉是时尚;

那这里就是一种莫名的感动。

清晨的田野,朦胧的大山,朴实的村民与美味的饭菜。

夕阳中的远方,泥土中的蔬菜,夜晚的星星与热烈的篝火。

即使没有信号,但是蹲在门口啃着小布丁,蹭着隔壁的网,也是一天中的美好时刻;

即使没有桌子,跑到隔壁蹭桌子写作业,意外吃到阿姨烙的饼,也是一种惊喜。

即使水很珍贵,但大爷还是让我们洗上了头,自己也尝试了一次到井里打水的感觉。

爬高高的山,摸凉凉的泉,看最野的花,识最靓的叶。

我喜欢这里,如同正弦的平方加余弦的平方,始终如一。

我喜欢这种感觉,他们说 这是故乡的感觉。而我的故乡在千里之外。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公路和车,曾经是不是三天三夜都走不出这里的大山。

村里大部分都是老人,有点心疼也有点心酸。大爷最后一句话,“住这里让娃娃们受苦了”,其实我们真的很满意。

我们都会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每到一个地方,都教会我又一种成长。

沁源,地穷人不穷,你好,再见。

到不了的都是远方,回不去的都是故乡。总有一个地方让你心动,总有一群人让你留恋。

希望我们能遇到一个干净的人 ,一处干净的地方。

没有蓄谋离开的心思

没有藏着掖着的行为

只把真诚给你 阳光给你 最好给你 ​​​。

山西沁源,地穷人不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