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還是諷刺?北宋倆軟蛋皇帝被俘156週年,文天祥寧死不屈就義

同樣是1月9日,歷史竟如此巧合!一個是發生了北宋倆軟蛋皇帝被俘的“靖康之恥”;一個是南宋最有骨氣的、最英勇不屈的文臣、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下丹心照汗青”名句的民族英雄的慷慨就義。

雖然都在1月9日,儘管相差156年,但是對趙氏宋朝最大的諷刺是:高貴不在地位,軟蛋皇帝令人鄙視!骨氣令人敬佩,文臣留下萬世英名!

巧合還是諷刺?北宋倆軟蛋皇帝被俘156週年,文天祥寧死不屈就義

民族英雄文天祥

這位比北宋軟蛋皇帝強百倍的南宋民族英雄是文天祥。

看看民族英雄文天祥感天地、泣鬼神的人生經歷。

巧合還是諷刺?北宋倆軟蛋皇帝被俘156週年,文天祥寧死不屈就義

寧死不屈,慷慨就義

面朝南方下拜,慷慨赴死

1283年,苦苦支撐了百多年的南宋,都已徹底滅亡了四年。同樣是1月9日,卻是炎黃子孫關於宋王朝記憶中,雖然沉痛依舊,卻堪稱慷慨壯烈的一幕:元大都的街道上,到處警備森嚴,大都城數萬百姓湧上街頭,爭相含淚圍觀,只見一個精瘦的中年人淡然走來,從監獄到刑場,重兵押送下,他卻步履平穩,歷經折磨的面容,卻是從容如故。

最虐心的一幕,卻是刑場上的那刻,沒有好些人訣別前的悲情動容,沒有哭天喊地的表演,面對寒光森森的鋼刀,卻出人意料的問身邊人,哪裡是南方呢?得到回答後,從來寧折不彎的他,莊重的向南方下拜,然後昂然起立,從容的在眾目睽睽下,迎接即將到來的死亡。

然後,就是鋼刀落下,熱血飛濺。這一刻的生命消逝,卻是在場圍觀士民,乃至華夏神州億萬子民心中,極為痛的一刻。這個人的慷慨告別,意味著南宋的歷史,徹底畫上了沉重的句號!意味著這個昔日強大繁華一時的王朝,永遠成為了燦爛的記憶。但是,也因為這個人,這一刻的慷慨從容。有關宋王朝逝去的所有悲壯嘆息,都足以告慰!

因為這個人正是南宋王朝最後一位丞相,華夏民族從此記憶永恆的忠烈英雄:文天祥!

少年文天祥,文武兼修

在成為一個不凡的民族英雄前,少年時代的文天祥,走的就是南宋普通讀書人的人生路,且表現得十分出色,天生相貌俊朗,且早早就有了好志氣,在祠堂裡看到歐陽修的塑像,小小年紀就豪情大發,當場立下了錚錚誓言:如果不能成為這樣的英雄,就不能叫男子漢。

少年時代,每個人都有理想,可少年時的理想,有幾個人長大後還當真?但是文天祥,卻是一輩子在當真,學習無比刻苦,且並非只讀死書,相反從來喜歡接受刻苦磨練,身為一個讀書人,還練得一身好武藝,體魄十分健壯,尤其擅長游泳,喜歡在水裡邊游泳邊和小夥伴們下盲棋。後來成年後,還為此幹出震驚大宋的奇事:與南宋豪俠周子善在贛江裡下棋,高超棋力和精湛泳技,全都震動天下。

如果沒有後來那場驚天國難,才華橫溢的文天祥,也完全可以做一個風雅文士,度過瀟灑一生。

巧合還是諷刺?北宋倆軟蛋皇帝被俘156週年,文天祥寧死不屈就義

文武兼修的文天祥

學霸文天祥,20歲中狀元

二十歲那年,他就考取了狀元,而且那場科考,都是兩宋科舉史上的傳奇,別人的答卷都務虛,雲山霧罩的扯情懷,唯獨他接地氣,一篇名為《法天不息》的雄文,草稿都沒有打,洋洋灑灑一萬多字,寫盡他對於這個王朝的熱愛與展望,每一個字,都是他多年苦思的治國心血。那一刻,出名怠政的宋理宗也被驚到了。主考官王應麟甚至不顧閒言,當場就擊節讚歎:

多少年了,大宋終於有了一個治國的英才——文天祥!

可彼時的大宋,已是風燭殘年,少年熱血的文天祥,又怎能救得了。科場登第的文天祥,從來兢兢業業,可南宋王朝上下,卻是滿朝死氣沉沉。道貌岸然的高官顯貴們,不是忙著撈錢,就是忙著找後路。當朝的宰相,也一個比一個混事。滿腔悲憤的文天祥,卻絕不肯同流合汙。他曾憤怒斥責,也一如既往兢兢業業工作,卻是屢次受到排擠。三十七歲那年,乾脆辭官回家。本以為這一輩子,就得做個獨善其身的隱士了!

可是,就在他做出這個關鍵抉擇時,一直賞識他的老宰相江萬里卻拽住了他,只用一句話,就再次改變了他的決定:國家現在將面臨危難,能夠挺身而出的人,那就是你啊!你怎麼可以走呢?

因為這一句話,文天祥留了下來,轉任了贛州知州!然而就是兩年後,這句話就無情應驗:元朝大舉南下,志在一統天下,南宋王朝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土崩瓦解。各地的地方官,也是紛紛躲貓貓。然而文天祥,卻在仰天大哭一場後,憤然募集了幾萬人北進——救國!

巧合還是諷刺?北宋倆軟蛋皇帝被俘156週年,文天祥寧死不屈就義

英雄文天祥,投筆從戎救國

他面對的,就是號稱那時縱橫歐亞大陸的元朝蒙古騎兵,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場送死的戰鬥。但文天祥說:我知道這樣做會死,但只希望自己是個榜樣,激勵更多人為救國而努力!說罷,他就憤然北上了。果然如好多人預料的,他帶來的這支毫無戰鬥經驗的部隊,在戰場上浴血到最後,卻終抵擋不住元朝鐵騎!常州等重鎮都丟了,他的愛將尹玉等人,也浴血殉國了。而文天祥,卻接受了最屈辱的任務:受命去元朝軍營和談,為南宋爭取生機!

這個屈辱任務,卻是文天祥傳奇的開始,他慷慨怒斥元朝,將元朝丞相伯顏罵得狗血淋頭。而後又趁機逃脫,卻又背上了“漢奸”罪名,遭到了本該並肩作戰的戰友李庭芝的追殺!在遭遇了種種顛沛流離後,他一度找到了南宋小朝廷,卻又很快淪為俘虜,拘押在崖山元朝海軍的戰船上,親眼目睹了崖山之戰,目睹了祖國的滅亡!

巧合還是諷刺?北宋倆軟蛋皇帝被俘156週年,文天祥寧死不屈就義

慷慨赴死

忠烈文天祥,慷慨赴死不低頭

他的悲憤,無以復加,正如他在船隻上,留下的千古名篇: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哪怕祖國與希望已經破滅,他也下定決心,不會改變自己的信仰。哪怕元朝把他作為一個標杆,要以爭取他來安定南宋遺民之心,他也絕不肯就範。南宋滅亡後,他身陷元大都黑牢,受盡各種屈辱,每天卻都以微笑面對,閒暇的時候,還喜歡埋頭鑽研自己最愛的象棋,就在臨上法場之前,他還留下了四十多局象棋殘局。這是這位民族英雄,留給塵世的最後紀念!

就這樣,這位英雄在1283年1月9日這天,以華麗謝幕的方式,走完了最後的人生路。而在他英勇就義後,人們在他的衣帶上,發現了他最後的遺言: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他的精神,已經成為一個不朽的標杆!華夏文明為何歷經五千年血火,卻欣欣向榮依舊?1283年1月9日,元大都刑場上,這位英雄的淡定從容,已是全部答案!

巧合還是諷刺?北宋倆軟蛋皇帝被俘156週年,文天祥寧死不屈就義

文天祥塑像

歷史就是這麼戲劇,偉大的文天祥1月9日的英勇就義,是對156年前同一天被俘的宋徽宗、宋欽宗兩個軟蛋皇帝的莫大諷刺!

這正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巧合還是諷刺?北宋倆軟蛋皇帝被俘156週年,文天祥寧死不屈就義

敬請關注,歡迎交流

頭條號《鬍子教授》每日一更,敬請關注,關注後您將閱讀到最新歷史故事和全部有趣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