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跨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服務貿易便利化

11月6日,交通銀行行長任德奇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新時期擴大進口與貿易便利化”論壇上表示,交行持續發揮總部優勢及與生俱來的“創新基因”,全面加強跨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產品服務創新。

任德奇認為,貿易便利化對銀行服務便捷化和高效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交行全面加強跨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全球一體化服務能力,加快科技賦能,開展高水平貿易便利化試點,依託自貿區試驗田加大金融創新,更好的服務於新時代、新業態、新需求,為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交行力量。

據介紹,交行與全球127個國家地區的1066家境外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係,在全球17個國家地區設立了23家境外機構,服務全球貿易和投資。通過不斷深化境內外和本外幣聯動,三季度累計實現國際收支1.55萬億元人民幣。交行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和企業“走出去”,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項目兩百餘個,與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率先開展行間貸款聯動,在西南沿邊地區設立面向東盟的特色專營機構。

交行開展高水平貿易便利化試點,落地貿易收支電子單證審核、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等措施,節約企業單證準備和審核時間在50%以上。積極參與單一窗口在上海、深圳等地線上特色業務創新,推出在線貿易融資服務,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截至9月末交行上海單一窗口簽約客戶數上海市名列前茅。落地“區塊鏈+貿易金融”創新,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信用證和資產證券化平臺,業務處理時間平均縮短3-5天。

在自貿區創新上,該行通過參建自貿區新型開放高地,不斷加大創新力度。成功落地上海自貿區新片區首筆自由貿易賬戶離岸轉手買賣業務;推出新片區綜合服務方案,創建實施負面清單授信准入管理模式。在上海市金融辦發佈的2019年第二批新增自貿賬戶名單中,交行賬戶佔比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