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工智能大战略:系列机制、深耕领域、改变生活

俄罗斯人工智能大战略:系列机制、深耕领域、改变生活

【俄罗斯龙报网】2019年10月,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批准《2030年前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将人工智能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这一前沿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将显著提升俄军事实力,并形成足够的竞争优势。

确立未来10年方向

《战略》明确提出未来10年俄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即: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经济、工业、国防等领域“释放智能化时代的技术潜能”。

《战略》从国家层面确立一系列机制,消除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可能引发的制度性“壁垒”。俄副总理罗戈津牵头,负责国家级颠覆性人工智能项目的规划和调控;组建远景基金会、国家机器人技术发展中心等专职机构,前者类似于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后者则是具体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育、试验基地;出台具体军地联合研发机制,国防部与联邦科学院及远景基金会建立常态化联合研发机制,如国防部设立“开放之窗”平台,鼓励地方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团体甚至个人,向军工集团提交创新方案。

针对当前人工智能研发团体面临的资金支持不力、技术支援不够、市场前景信心不足等客观现实,以及人才相对分散等问题,《战略》决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蓄发展动力。如,以国防部在建的“时代”科技城为依托,建设首个军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基地,吸引包括科技连、军工企业和地方高校等科研组织参与,打造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储备“孵化器”。俄政府还计划在12月15日前将《战略》内容纳入“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国家发展计划。

深耕军事领域,与美国展开竞争

具体内容方面,俄将人工智能技术载体主要确定为“无人机、机器人、无人潜航器、虚拟现实、神经计算机等装备”,并将进行长期探索性研究。其中,军事领域将成为试验田。

按照俄装备发展规划,2025年前,智能化装备占比应达30%。5年内,俄军陆海空无人装备将增加数倍,俄还计划在防空反导系统、太空监视系统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情报信息的快速处理、高效分析。

俄美在该领域的竞争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2014年俄国防部制定《2025年前俄军无人系统装备计划》,提出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应用的主要步骤。此后,俄又出台《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等文件,并多次召开国家层面会议。俄总统普京在2019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明确强调:“俄将实施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计划”。

美国于2014年推出“第三次抵消”战略,意图以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为依托,强化对俄等战略对手的竞争优势;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启动“美国人工智能倡议”。

未来,随着《战略》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发展规划的出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逐步落地见效,俄美在技术疆域的竞争也将全面展开。

“天眼”、数字服务将广泛进入生活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正在加强对1260万市民的监控力度,该市庞大的“天眼”系统将引入中国以外地区最先进的人脸识别软件之一。在升级后,莫斯科的“天眼”系统将比英国伦敦的更容易搜索,准确度也更高。

相较于很早就广泛用摄像监控系统的伦敦,莫斯科是在过去几年才建立起全球最大的摄像监控系统之一,设置在全市各地的天眼多达20万个。它们每年捕捉到的视频总长15亿小时,可供1.6万名政府雇员、情报官员和执法人员使用。

莫斯科早前在大型公共活动现场和269个地铁站试点人脸识别监控技术,结果成功在一个月内逮到了10名通缉犯,当局因此决定全面引入这一技术。

除了人脸识别技术,近年来俄罗斯还采用了其他好几种监控工具,包括对所有手机通话进行强制录音、对全国手机SIM卡进行地理定位、为每名成年人创建“数码档案”等。

俄总统普京和以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为首的多名政府官员称,这些监控措施对于维护公共安全与改善公共服务是必要的。

此外,俄罗斯也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大力发展经济。目前,俄罗斯高度以来天然资源,并在很大程度上与环球金融系统隔绝。尽管有人权分子入禀法院,指控莫斯科引入人脸识别技术是对市民隐私的侵犯,但总体来说,俄罗斯政府的监控手法并没有引起人民太大的抗拒。

有分析指出,这是因为俄政府在数字服务方面做得相当好,使人们愿意为了换取更大的便利和更安全的街道而放弃隐私。

根据联合国最新公布的调查,在数字服务效率方面,莫斯科在全球40个大都市中高居第一,伦敦、上海、纽约则分别排名第4、第11和第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