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氣也不要把情緒掛臉上,教你一招管理表情,不要在情緒上吃虧

一、成熟的人,不會輕易把情緒寫在臉上

前幾天,在節目中《女兒們的戀愛》中,張恆又把我們的爽妹子惹哭了。

起因是, 爽妹子要為粉絲公開舉辦一場生日會,事情很重要,鄭爽坦言很有壓力。

後來在駕車行駛路上, 張恆忙著為鄭爽介紹自己曾經住過的地方,但是一路上鄭爽忙著生日會的事情,無暇傾聽。

看到自己說話被忽視,張恆臉上開始有一些不自在,慢慢的表露出了一些小情緒。

接下來張恆的舉動就比較過分了。

張覺得自己需要冷靜,於是把車一停,直接摔門而去。另一頭坐在車上的爽妹自知有點“理虧”,悶頭不說話,不一會就失聲痛哭。

再生氣也不要把情緒掛臉上,教你一招管理表情,不要在情緒上吃虧

papi醬更是坦言:“他倆每次不高興啊,都是芝麻綠豆點的事,至於嗎?”

談起張恆的情商,papi醬的建議是:“他需要表情管理。

再生氣也不要把情緒掛臉上,教你一招管理表情,不要在情緒上吃虧

二、做好表情管理,也是一門學問

很多人一有情緒,立馬錶現在臉上,讓人難以靠近。

公司有一個同事小王,每次看她,永遠都是眉頭緊鎖,表情嚴肅的樣子,鮮少看見她笑,她的口頭禪是:“唉”、“煩死了”、“快點......這些負面詞彙。

時間長了,她的負面情緒不僅影響到了自身的工作表現,而且還影響到了周圍的同事,很多人都不願意跟她合作共事。

不僅如此,表情管理不到位,也會影響到上下級之間的溝通。

《得到》有一起專欄分享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個年輕的管理者, 30多歲,升職很快,但他自己在新的崗位上感覺力不從心,所以他盡力隱藏自己的脆弱和情感波動。

即使緊張的時候也努力保持一臉鎮靜。他一直認為自己才是那個心裡時刻感到惶恐的人。

但是後來通過溝通才發現,這位管理者平靜的表情反而被同事理解為

“平靜的怒容”。

同事認為,他茫然的目光充滿了威脅感。這位管理者知道真相後,那真是又震驚又哭笑不得。

更是有些管理者,就連波瀾不驚的表情,都可能會引起下屬的緊張。

所以對管理者而言,也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表情,並且有意識地進行管理。

專欄中提到,除了管理我們的表情,通過管理肢體語也可以提高上下級之間,或是同事之間的溝通效率。

比如說傾聽的姿勢。

《如何發揮身體語言的威力》一書中,作者張慧老師曾提到:“最好的傾聽姿勢,是坐在對方的45度角,始終和對方保持眼神交流。”

手臂的姿勢也很重要,為了示範,張慧老師專門拍了一組照片。你可以看到,靠上面一張是正確的傾聽姿勢,而剩下的姿勢都不對,因為會給人傳遞一種封閉的信號。

再生氣也不要把情緒掛臉上,教你一招管理表情,不要在情緒上吃虧

相由心生,職場上,那些表情溫和,說話細聲細語的人,往往更能受到別人的歡迎,因為他們看起來很親和,沒有距離感。

不僅如此,長期微笑的人,她們的面相大氣,看起來神清氣爽,總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做好職場表情管理,也是一門學問。

三、巧用一個妙招,管理你的表情

關於表情管理,分為兩類人,第一類喜歡用笑或者是哭的方式展露情緒,屬於外放型,這類人強制壓抑自己反而不好。

但是有一類人比較內斂,他們有情緒不會爆發, 反而會隱忍,並且會把情緒寫在臉上,喜怒哀樂無所遁形。

有時候即使他們面無表情(很可能在思考問題),也會給人一種壓迫的感覺。

這種人,就需要時刻注意進行表情管理。

這裡,這裡提供一個簡單有效的小方法 — 準備一面鏡子,關注自己的表情。

如果用鏡子不方便,你可以買一個手機支架,上班時就把手機立那,時不時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又眉頭緊皺了,又噘嘴不開心了。

如果確有情況發生,這個時候就要提醒自己,要開心,把嘴角上揚。

平常可以練習微笑,時間長了,我們的表情真的可以變得舒緩平和。

沒事,就多笑一笑吧!

再生氣也不要把情緒掛臉上,教你一招管理表情,不要在情緒上吃虧

四、寫在最後

相由心生,什麼樣的心情就會有什麼樣的面貌,如果一個人總是情緒不佳,那麼她的臉上肯定是愁眉苦臉的。

而那些說話悄聲細語,永遠保持溫和的情緒,他們的面相大氣,看起來神清氣爽。

但是,我們要記住,不管你情緒如何,這都是你,和情緒和諧共處最好的方式,就是接納自己。

更多幹貨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秋葉圖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