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5——草法規則1

一 草法的規則

前四堂課,講了草書的基本概念,今天開始具體講草法,認草字。

《從書法中窺測字體的演變》

■ 郭紹虞

· 漢字的草體有兩種性質:一是簡,一是連。

所謂「簡」,就是省簡,省掉一部份點畫不寫,如此一來就簡化了。所謂「連」,就是連寫,連寫產生使轉,從而把點畫組織成筆勢。下面就詳細解釋怎樣利用這兩點。

二 省簡

有話在先,省簡不能隨心所欲,文字是社會交流的工具,約定俗成,最終形成公認的規則。所以一個字省簡哪一部分,首先是學習、記住,而不是創造。

2.1省略點畫或部件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把字的某一部分省掉不寫,在草書中常見。尤其是今草,比章草更簡略。如「雨」字,中間一豎的左右,原本各有兩點,章草照隸書老實寫出來,看起來好像後來的真書。今草省簡成左右各一點,智永、懷素都一樣。這個寫法也是有來源的,西漢銀雀山簡牘中就有。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這個是什麼字?「乏」字。章草大家都可以讀出來,後來的真書跟章草關係密切。今草省略了中間一點,很多人就讀不出來了。有些人會想,我是來學草書的,這章草不夠勁,但章草是今草的基礎,沒章草就沒今草。

草書可以省掉某一筆畫,還可以把字的某一部件省掉。如「都」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左下原本有個「日」,但在章草和今草中都省掉了,不用寫。但注意「都」字可以省掉「日」,不等於其他字中凡有「日」的都可以省掉。

又如「堂」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中間的「口」也可以省去,王羲之《十七帖》就有這個寫法。「堂」字還有其他草寫法,等下講。

一個字如果有重複部件,可以只寫一次。如「踐」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右旁是兩個「戈」重迭,那可以省掉一個,寫一次就可以了。二級課程我講過,「戈」可以反過來寫。「淺」字和「踐」字一樣,三點水旁寫一次反戈就可以了。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左右對稱的部件,也可以省一半。前面課程我講過「來」字,中間是一個十字勢,剩下三個人字形,兩個小「人」是左右對稱的,所以可以省一個,其餘兩個組成飛帶勢,這樣就得到一個草字「來」,這也是省簡的例子。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師」,左邊念Dui1,右旁念Za1。從睡虎地秦簡來看,左邊類似耳朵旁,上下有兩室,可以省一室,右旁三筆,橫豎加半圈,正好用草書戈法寫。傳世很多隸書作品「師」字右旁橫豎為十字,出頭,我想可能是受草書的影響。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朝」,甲骨文有四根草,金文省為兩根,這兩根也屬於上下對稱,草書再省一根。索靖《月儀》、智永《千字文》「日」字形用向背勢。

「馬」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省略兩橫,下面四點連為一橫,就是草書的「馬」。

「長」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睡虎地秦簡上已經有簡化的寫法,下面的撇捺「人」字形,省去了撇。草書中把上面三橫省為一橫,皇象寫法是把這一橫變成撇,智永是先向右、後向左,「永」字八法啄的寫法,我們知道,啄可以當短撇,也可以當短橫。米芾臨王羲之《賢室帖》,「張」字右旁的「長」,直接先寫兩橫奮筆勢,然後是豎筆勢一開半。

2.2替代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用簡單的替代原來繁複的部分,也是省簡手法。最常見的替代就是用一點,或一橫,或一撇,去代表原來複雜的部份。如剛才這個「堂」字,省去中間的「口」可以得到一個草字,如果運用替代的原則,會得出不同剛才的草字。皇象用一橫替代「口」,看起來下面好像是「王」。索靖用一撇替代「口」看起來下面好像是「壬」。智永用一點替代「口」,下面有點像「主」了。

快樂的「樂」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筆畫繁多,誰見誰怕。草化的方法,是把上面這部分用一橫來代表,這樣一來整個字只有兩個筆勢,奮筆勢加顧盼勢。智永上面只寫一點,牽絲不寫出來,但取勢還是和皇象一樣。你寫這樣的「樂」字,是否很快樂?

「樂」字草化的結果可以類推,套用到其他字中,如「藥」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草字頭下一個「樂」。草化很簡單,草字頭是豎筆勢,下面「樂」草化跟剛才「樂」一樣,這就是類推。

但草書之難,在於某一個字草化方法,未必可以直接套用到另一個字上,也就是說,有些字草化方法是不能類推的。如學習的「學」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上面部分筆畫也很多,能不能上面部分用一點或者一橫替代呢? 不行,那樣替代結果變成了「字」,不是「學」,所以要另找草化的方法。

「學」字上面,分為左中右三部分,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它的草化方法是每部分用一點來替代,結果上面變成三點,下面部分照舊不變。無論章草還是今草,都是這樣草化,避免和「字」衝突。

那高興的「興」,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上面也是左中右三部分,能不能也各用一點呢?內地簡體字〔興〕就是那樣子,但傳統草書不可以。因為類似這樣的字,還有「輿」「與」等字,頭上都是左中右三部分,草化結果會一模一樣。你不要把簡體字當草書來寫。

簡言之:

· 有些草法規則可以類推,有些不能。

· 草化之後,要避免結果相同。

· 一個字可以運用不同的規則草化。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先說「與」字怎樣草化,「與」篆字寫法可見《說文》,上下各兩個手,表示交付、賜予的意義。上下重複,所以可以省掉上面兩個手,《說文》還收了古文「與」,已經省掉了上面兩個手。但下面兩個手是左右重複,所以下面再省去一隻左手,高二適先生認為「與」章草從古文來,上面「與」寫為〔乙〕鳥雛勢,下面的右「手」寫為交爭勢。高先生感嘆,六國古文被秦始皇廢掉了,一鱗半爪留在章草中,但章草這個「與」大多數人不認識了。今草把下面撇捺寫為豎橫,整個「與」字變成奮筆勢兩開半。懷素有個寫法,是把所有的手都省略掉,只寫中間的「與」,這是後起的草化方法。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注意草化之後,寫出來的字還會有點不同,這是因為書法家寫草字,各家都有一點個人特色,你看這幾個章草「與」,結字有明顯不同,但草法是一致的,皇象最規矩。學草法以皇象《急就章》入門,是有道理的。

輿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接下來「輿」字怎麼草化?有什麼方法和「與」不同?上面兩個覆手,左手簡化為奮筆勢移位,右手簡化為一點,中間「車」簡化為三橫一豎,這樣就得出一個草字「輿」,草化方法有新的思路。

2.3合併

高興的「興」又有什麼妙法草化呢?這涉及另一個規則,合併。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把一個字的兩部分合在一起,共享某些筆畫,這是合併。「興」字上面左右手,草化方法和「輿」相同,中間的「同」,可以和左邊奮筆勢合併在一起,這樣左邊一豎〔紅色這一筆〕,就可以借用奮筆勢一豎,得到草書「興」。看起來「同」字左豎伸長了,而且頭上出現小小一橫,這是左邊奮筆勢的痕跡。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皇象寫「興」,頭上沒有一橫,這是因為他把整個左手省去了。索靖寫「興」,頭上一橫變為一撇,「同」字中間一橫加一口,草書用飛帶勢。智永上面的一橫寫的比較長,中間飛帶的圈眼抹掉了,皇象、索靖的結字還是隸書那樣橫向取勢,所以中心較疏,智永近於真書,中心緊密,和隸書結字法不一樣。

所以「興」「輿」「與」三個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各有各的草化方法,寫出來的草字都不一樣,不會雷同。這是很無奈的事,每個字都要單獨記憶,學草書識草字有點像背外文,很多人過不了這一關。

2.4「三」表示多

這個我以前講過,中國古人往往以「三」表示多。如:三令五申、三親六故、三番兩次、三思而行等等。在草書中,如果同樣的筆劃超過三筆,往往就只寫三筆,超過的就省略不寫了。譬如「音」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上面兩點簡化為一橫,一共應該有四橫,但索靖簡化為三橫,「三」表示多。整個字上面是奮筆勢,下面是飛帶勢。

這裡教一個很有用的字,「壽」。「壽」字橫筆真不少,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一層層下來,下面還有「口」和「寸」,草書寫「口」用兩小豎,「寸」可以簡化為獅口。寫草書「壽」,先寫一個十字勢,然後不管橫筆還有多少,只寫三橫,下面「口」和「寸」一共三豎,這就是草書「壽」。今後你遇到親友做壽,可以用大紅紙寫一個送給他。

最後小結一下,今天講的省簡、替代這些手法,是改變原字的基本結構,所謂「解散隸法」。解散之後,還要組織起來,變成草字的基本結構,這就是裹束,裹束是第二步。裹束時重新組織筆勢,頗有講究,筆勢組織的好不好,決定這個草字的成敗。

西漢《神鳥傅》

舉例來說,西漢《神鳥傅》是草書作品,但其中的「馬」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從草法的角度看,省簡、替代都不好,只是四點省為兩點,整個字筆勢組織不起來,像這樣的草化就很失敗。

我再舉一個例子,「寧」字,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筆畫非常繁複,第一步解散隸法,上面的宀頭勢不動,中間最繁的部分用一撇替代,然後下面的「丁」用獅口,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想法把宀頭勢、一撇和獅口三者裹束起來。皇象、索靖把撇和獅口合為鉤裹勢,整個字就是宀頭勢加鉤裹勢。智永下面用兩撇,這是向背勢,我這裡用了墨跡本和關中本,關中本〔兩撇〕較清楚。懷素下面用曲鉤勢,有點像奮筆勢兩開,但判為曲鉤勢比較講得通,畢竟來源不是直線。這四家裹束時所採用的筆勢都可以。如果組織不起來筆勢,那第一步簡化方法還要重來,也就是說,第一步是為第二步做準備的。這就是兩步成字,哪一步都不能少。

謝謝,下一課繼續。

本節要點:

· 草法一是省簡,一是連寫。

· 省略點畫或部件,替代法,

· 合併法,「三」表示多。

複習思考:

· 寫一草書橫幅「康寧長壽」,「康」字還沒有講過,請自己查。

· 注意章草和今草不能混在同一作品中,除非章草、今草寫法相同。

· 王羲之這個「乏」字,屬於什麼筆勢?

· 提示:以前課中講解過的。

草書的草法規則有哪些?省略點畫和部件,如何替代與合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