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峰:情灑布依山寨

沿著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記者走進了這個當地人叫“江外”的布依族村寨——六魯村委會。這是一個要跨過南盤江、經廣西西林縣馬蚌鄉才能到達的地方,距離鄉政府所在地46公里,距離縣城所在地56公里,鄉里的幹部去一次都很遭罪。到了六魯村委會,我們有些暈車,但也體會到在這裡駐村幹部的艱辛和堅韌的毅力。

赵峰:情洒布依山寨

初見趙峰,只見她一身迷彩服裝扮,大高個、馬尾辮,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颯爽的女漢子形象。自2018年3月被選派到六魯村委會駐村以來,她心繫這裡的一草一木,情灑布依山寨,用真心聆聽百姓心聲,用耐心服務百姓難處,用細心為百姓辦事,換回了群眾的認可,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駐村隊員的責任和使命。

摸民情 腳踏實地定人心

六魯村位於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西南部,山高坡陡、河流縱橫,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剛到這裡的時候,村裡惡劣的條件超出了我的想象,當時的壓力非常大,感到有些茫然,很想為村民做些什麼,但又無從下手。”交談中趙峰甚是感嘆。

駐村伊始,工作隊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對村情沒有絲毫掌握,村民們質疑聲也傳了出來。“來是來了,走過場的,時間一到就走。”趙峰深知,要讓老百姓信服和支持,就要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真正幫扶鄉親,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

為儘快摸清民情,趙峰隨即召開了村“兩委”班子成員座談會,詳細瞭解六魯村的情況。座談會後,工作隊深入村民家中,將每家每戶的家庭成員情況、收入來源情況、家庭住房情況等一一記錄在冊,並在走訪中向村民徵求意見建議,建立駐村工作臺賬。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團結群眾、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引領示範作用,趙峰定期創新開展“說說心裡話”活動。在村級會議室、農家小院、田間地頭等,工作隊員廣泛聽取群眾的困難、意見。通過與村民“點對點、面對面”溝通交流,讓群眾反映問題、村“兩委”瞭解民情的渠道更加暢通,構建了黨員村民說事、隊員領事、問效結事的工作鏈,有效提升鄉村治理能力,融洽了幹群關係,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截至目前,六魯村村民通過“說說心裡話”反映生產、生活、出行、就醫等方面的問題共48條,已答覆或辦理48條,辦結率100%。

接地氣 真情融入贏民心

“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養成,大部分村民都沒有環保意識,不要的東西往門口一丟就什麼都不管了。”趙峰把黨組織整頓提升、支部建設工作與人居環境提升工作緊緊融合在一起,著力提升村級班子履職能力,增強黨員身份意識,激發黨員幹部自覺性和主動性,真正讓村黨組織這個“引擎”煥發活力。通過黨員帶頭收拾家務、打掃衛生,帶領村民清掃村莊,在進村道路兩旁種植行道樹,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了六魯村每個角落。“工作隊和村幹部經常來看望我,跟我聊天,還幫我打掃院子,現在又幹淨又漂亮。”70歲高齡的村民熊小平,看著自家整潔的庭院高興地說。

對於村民們反映的問題,她都耐心解答,及時解決,力求最大化的滿足群眾需求。貧困戶熊久金身體不好,除田地裡一些輕鬆的農活外,不能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面臨著務工就業無門路、脫貧致富無出路的困境。趙峰挨家挨戶到周邊的工廠為熊久金找工作,最終謀到一份木材加工廠的工作。“我以前在家一個月只能掙四五百塊錢,現在一個月能掙3000多塊錢,真是要謝謝趙書記……”熊久金用布依族語言說了很多感激的話,雖然我們不能全部聽懂,但也明白這位少數民族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扶貧工作以及對扶貧人員的感恩之情。

工作中,駐村隊員經常餓著肚子、頂著烈日,酷暑天也是如此,一段時間下來,他們早已沒了城市人的模樣,戴上了草帽、捲起了褲腳,十分接地氣,村民們都說:“你們和我們莊稼人一樣嘛。”

興產業 脫貧致富路更寬

六魯村地處低熱河谷槽區,氣候溼熱,土地面積廣闊,土層深厚肥沃,村民依託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廣泛栽植杉樹。杉樹生長週期長,人力物力投入較小,是典型的“懶樹”,但杉木的種植也造成了六魯村產業結構單一的局面。

為促進農民增收,趙峰充分發揮專業技術特長,在研究悟透各類政策後,在眾多項目中篩選選定油茶果樹種植項目。同時,積極協調派出單位落實項目補貼資金20萬元,組織農戶投工投勞折資16萬元,採取典型示範、先進帶動的方法,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依託羅平縣魯布革洪新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小舍臘村實施油茶實驗性種植,用一個村來帶動全村扶貧產業發展。目前,已建成高品質油茶基地300餘畝,項目總投資達4389萬元,新增就業崗位50多個,年產值可達110餘萬元。小舍臘村的8戶建檔立卡戶全部納入合作社,每年人均工資不低於6000元,可帶動脫貧增收。

“她腳上有泥土,心裡有群眾,幫扶有辦法,帶領我們村在油茶果種植方面走上了一條致富的路。”“村民們利用自己的土地種油茶果,深加工榨成油後賣出,我們要把這個油茶產業做大做強,成為我們本地方的一個支柱產業。”六魯村黨總支書記田華劍信心滿滿,話語間流露出對這位駐村女書記的敬佩之情。

她把心放在村上,把村裝在心裡,用一顆為民服務的真心贏得了群眾信賴和讚譽,讓群眾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如今的六魯村,產業發展了、環境改善了,已不再是她初到時的模樣,老百姓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她也將繼續秉承著一份熱、發一份光的信念,在脫貧攻堅的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李忠橋 許志鴻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