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强王牌天团的“孵化器”——德国Bf-109式战斗机

——“反派”明星登场了,然世上一切兵器本身并无黑白之分

二战元凶德国能够打遍欧洲各国连带北非而猖獗一时,陆军主要靠坦克,海军主要靠潜艇,空军主要就靠这个Bf-109式战斗机。号称“德意志之鹰”的Bf-109式战斗机是德国空军二战从头打到尾的主力战斗机,顶起德国空军的“半边天”。Bf-109式战斗机在1930年代末可是世界最顶级的战斗机,风头力压英美法意等航空强国,显示了德国在航空科技与制造方面的雄厚实力。Bf-109式战斗机的“牛”确实不是吹的,其创造了数项惊人的世界之最——战斗机单产量世界第一;击落战机总数世界第一;产生空战王牌世界第一;衍生型号世界第一。这些载入史册的世界记录都是空前绝后的,即使是军用飞机单产量屈居了世界第二名(仅次于苏联伊尔-2强击机),必定也是“千年老二”。

其实德国空军还有一型著名的主力战斗机Fw-190式,性能甚至在Bf-109之上,但两者放一起高下立见:Bf-109以35000架的总产量,超过Fw-190总产量20000架一大截子;Bf-109是世界现代螺旋桨式战斗机的开山鼻祖,Fw-190则是在“前辈”的肩膀上的仿制升级;Bf-109犹如上下翻飞的“狼牙大棒”,德国空军空战总战果的一半以上是Bf-109打下的,而Fw-190在1941年9月才装备德军(首付82架),相当半道上杀出的“三板斧”。因此,从科技发展地位、作战规模效应和实际取得战果等方面综合衡量,二战德制战斗机的头把交椅,非Bf-109莫属,Fw-190只能当二哥了。

地表最强王牌天团的“孵化器”——德国Bf-109式战斗机

德国Bf-109G1式战斗机基本参数:机长9.03米,翼展9.92米,机高2.5米,空重28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400公斤,1台“奔驰”DB-605A1倒V型12缸液冷活塞式发动机,输出功率1475马力,实用升限11600米,爬升率1020米/分钟,最大速度690公里/小时,航程998公里,武备为1门20毫米MG151机炮、2挺13毫米MG131机枪,挂载500公斤航空炸弹,2具20/30毫米机炮吊舱,或2具210毫米反轰炸机火箭发射巢,单座乘员1人。

Bf-109式战斗机出自德国天才设计师威利·梅塞施密特博士(1898—1978年),当时他效力德国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Bf-109”就是以巴厂的缩写字母命名的。可后来又出现一个“Me-109”,常常让人误以为是两种不同的战斗机,须先厘清一下——由于研制Bf-109战斗机成功,德国政府为了褒奖梅塞施密特,在1938年7月将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更名为梅塞施密特飞机股份公司,让梅塞施密特任董事长,并以梅塞施密特的姓氏缩写字母命名战机,之前的“Bf-109”就改称“Me-109”,这两种称呼其实是指同一种飞机。梅塞施密特作为总设计师,还主持设计了Bf-110双发重型战斗机、Me-262双发喷气式战斗机。前者属远程昼夜间多用途战斗机,生产了约6000架,后者是世界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生产了1433架,但这两种颇有影响力的机型,最终都被Bf-109的光芒所覆盖。

梅塞施密特是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位酒商的儿子,家境优渥,从小喜好冒险和发明,他15岁还是中学生时,就开始驾驶和参与设计滑翔机(S8),23岁时自主设计出S9型滑翔机,彰显不凡的设计天赋。梅塞施密特从慕尼黑工程大学机电系毕业,曾与好友哈特经营一所飞行学校。1923年,梅塞施密特在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市创办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公司,主要生产滑翔机、竞技飞机。梅塞施密特的公司开始是家小作坊,曾为同城的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承接生产订单,同时梅塞施密特也为巴厂提供自己设计的M17、M18小型客机图纸,相当是巴厂的兼职设计师。1927年在政府主导下,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公司并入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梅塞施密特担任总设计师,此时巴厂以生产运输机、客机、运动飞机为主。1934年2月,梅塞施密特设计的Bf-108“台风”式竞技飞机首飞,在当年8月德国主办的第四届国际飞行比赛中大出风头,为复兴中的德国挣来不少面子。这架充满革命性设计并获得商业成功的飞机,其实就是Bf-109式战斗机的前身,因为Bf-109原型机在许多方面是直接采用Bf-108的原始设计。

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执政,野心勃勃的小胡子立即将制约德国的《凡尔赛条约》抛在脑后,着手大力恢复军备,到1935年干脆宣布废止该条约,德国扩军备战公开步入快车道。1935年3月德国空军恢复重建,牛人赫尔曼·戈林任总司令。戈林是一战时期的战斗机王牌飞行员(击落22架),对拥有强大的战斗机群情有独钟,德军即向航空工业界发布新型战斗机设计招标,梅塞施密特领衔的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立马参与竞标。因为有Bf-108“台风”的底子,梅塞施米特与另一设计师罗伯特·鲁塞尔很快设计出原型机Bf-109V-1,并于1935年5月29日首次试飞获得成功,在临时使用英制发动机的情况下仍飞出497公里的时速,Bf-109先进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令人耳目一新。

地表最强王牌天团的“孵化器”——德国Bf-109式战斗机

在随后1936年初德国官方组织的战斗机竞标飞行测试中,有四家德国航空企业的原型机参加,分别是亨克尔公司的He-112、阿拉道公司的Ar-80、福克·沃尔夫飞机制造厂的Fw-159、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Bf-109(见上图自上而下排列)。尽管巴厂是其中实力财力最弱的,但Bf-109仍然脱颖而出战胜对手。可又因Bf-109太过前卫,也遭到军中保守派以及开惯双翼敞篷座舱战斗机老飞行员的反对,他们更属意亨克尔公司传统的He-112战斗机,受阻的Bf-109一时迟迟无法中标量产。可埋没如此天才之作,老天爷也不会答应。在1936年8月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开幕式上,Bf-109二号样机在主赛场上空做飞行表演,首次在社会公众以及外国人面前亮相,展示了令人吃惊的爬升、俯冲等机动动作,一时引起各界轰动。又恰逢德国情报部门获悉,英国正在研制极为先进的喷火式战斗机,就戈林狂傲的性格岂甘居人之后,还是德国过去和未来的死敌,德国空军遂迅速决定Bf-109为下一代主力战斗机。1936年11月,Bf-109B型战斗机投入小规模预量产,并陆续入役德国空军,最终比英国喷火式战斗机早入役1年8个月。

Bf-109战斗机的运气真是超好,因为之前Bf-109还曾遭到梅塞施密特的老冤家对头、时任德国帝国航空部副部长艾尔哈德·米尔希的百般刁难。这源起1928年米尔希的挚友被梅塞施密特设计的M20客机摔死,也给时任汉莎航空公司负责采购的总经理米尔希带来很大麻烦,俩人从此结下梁子。当年怀恨在心的米尔希向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提出巨额索赔,并取消了汉莎航空在巴厂的所有订单,造成巴厂一度破产关门。如今米尔希身居高位,为报复又给Bf-109下了不少绊子,幸好也算有头有脸的梅塞施密特靠上层活动予以化解,米尔希的两只手最终无法遮住Bf-109的光芒。

Bf-109属于单发单座单翼轻型战斗机,采用先进的空气动力外形、全金属结构、铝合金承力蒙皮、可收放式起落架、封闭式座舱和全动式襟翼等若干新技术,这些新玩意虽已问世,但还从未有人把它们都整合在一架飞机上,睿智的梅塞施密特不仅做到了,而且非常漂亮地解决了生产简易性、成本控制和维护便利性等难题,为大规模量产和方便野战机场使用铺平了道路(Bf-109单机制造为6000个工时,成本仅42900马克)。Bf-109作为制空战斗机,灵活、快速和易于操纵,能进行高难度的水平或垂直翻滚而不进入螺旋,其燃油喷射装置是保证发动机不熄火的关键(对手英国喷火式战斗机发动机早期采用浮子式化油器,垂直机动、翻滚时极易熄火),空战格斗能力强悍。Bf-109采用两挺置于引擎罩上部的7.92毫米机枪和一门20毫米桨毂罩中心机炮,所有武器都置于机身中轴线上,配以德国精密的光学瞄准具,比一般航空机枪(炮)设置在机翼内的战斗机射击准确性要高许多。

在1930年代后期双翼战斗机还是主流,Bf-109无疑是世界最早的现代螺旋桨战斗机,也就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可与之媲美。但Bf-109式战斗机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或权衡取舍后的代价:一是航程较短。因Bf-109战斗机载荷较小,初始型作战半径仅有160公里。为解决“腿短”问题,后继型除了加大油箱容量,战时Bf-109会加挂副油箱以延长滞空时间,可即使这样作战半径也不过300—400公里,而且载弹量会相应减少。在1940年8月31日的不列颠大空战中,德军有200多架Bf-109因燃油耗尽而坠入英吉利海峡。二是后三点起落架的前主起落架安装在机身下侧(为方便装拆机翼),造成两个前轮轮距较近而稳定性不好;前起落架支柱较长,机身前高后低明显(为获得较大的起飞迎角短距起飞),飞行员视野部分受阻。因此,驾驶Bf-109起飞降落需要娴熟的驾驶技术,菜鸟飞行员就很容易栽跟头。有统计在Bf-109的事故损毁中,此类起降操作事故占到10%。三是因为Bf-109座舱上缘与后部机身脊线齐平,驾驶员后向视野受限较大。设计师也曾打算采用水滴型座舱,但因机身结构需要大改而作罢。为及时观察后方的情况,补救措施是在座舱顶部加装一个后视镜,整得像奔驰轿车似的。四是早期20毫米MGFF型机炮射速较慢、弹道性能差,距离稍一远弹丸下坠明显(这一问题后期得到解决)。

Bf-109式战斗机最早参战发生于西班牙内战,三架Bf-109样机在1936年底被送到西班牙进行战场测试。1937年4月,装备Bf-109的德国空军JG132“里希特霍芬”战斗机联队,变身德国“秃鹫军团”参加西班牙内战。Bf-109的主要空战对手是苏联志愿军空军的伊-15、伊-16歼击机,与Bf-109相比,伊-15、伊-16是有代差的,空战中基本让Bf-109压着打,胜算不大。1938年2月21日在特瑞尔上空,德军Bf-109一次击落7架苏军歼击机,自己无一损失。在整个西班牙内战中,德军飞行员共击落对方战机314架,主要是Bf-109的战果,并产生一批王牌飞行员(王牌飞行员以击落5架为起点,击落14架的梅尔达斯排第一)。西班牙内战最终还是德、意支持的佛朗哥反政府武装夺取了政权,而苏联志愿军由于损失较大,于1938年底撤出西班牙。内战中围绕Bf-109发生一个小插曲,在1937年12月4日,德军一架Bf-109B-1型战斗机因油路故障迫降在政府军控制的阿拉贡地区(另一说是被苏军伊-16歼击机击落),该机基本完好,修复后被运往苏联进行研究,其对苏联提升航空研发水平起到关键促进作用,之后苏联制造的拉格-3式、雅克-1式、米格-3式歼击机,或多或少都能看到Bf-109的“身影”。

地表最强王牌天团的“孵化器”——德国Bf-109式战斗机

德国此次参加西班牙内战,不仅将其作为新武器的试验场,还通过各军兵种部队轮战,获取和积累实战经验,为点爆二战进行了预演和准备。德国空军借此机会,积极总结Bf-109空中格斗、对地攻击以及配合掩护轰炸机的实战经验,形成战斗机单机和编队作战的先进战术,在战斗机部队推广训练,这拨飞行员的战术素养是蹭蹭地长,开战后基本都成为空战王牌。

在Bf-109转入大批量生产前,梅塞施密特一直采取审慎态度,从原型机开始,每种改进型号仅生产少量样机,一边试用一边改进,形成新的改型再拿到战场试用。在经历了Bf-109V-1(A)、B、B-1、C、D型五种型号后,直到1938年初Bf-109E定型才转入规模量产。到1938年9月,Bf-109已生产出600架;到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已生产近2000架Bf-109战斗机。此时德军Bf-109机群已然傲视欧洲,因为只有英国皇家空军有270架同档的喷火式战斗机,可其飞行员的空战能力又比德军飞行员差了足有三条马路。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大举入侵波兰,残酷的二战骤然爆发。当日数百架Bf-109战斗机掩护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空袭波兰各地重要目标,波兰空军的P-11战斗机根本不是德军Bf-109的对手,纷纷被击落。之后,德军又连续突袭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苏联等国,Bf-109战斗机总是充当空中“闪电战”的急先锋,尤其是1941年6月22日突然进攻苏联,当天德国空军战机就击毁苏联空军战机1489架,头三天竟干掉苏军战机3922架。1941年春Bf-109战斗机投入北非战场,成为隆美尔军团的利齿。在1942年9月1日的阿拉曼空战中,号称“非洲之星”的王牌飞行员汉斯·马尔塞尤上尉(总战绩击落158架),创造一天击落17架盟军战斗机的记录。总之,从西班牙内战开始,凡是德军打过的战役,都有Bf-109战斗机的身影,一直到德国宣布投降的当天,Bf-109仍有击落战果,总击毁战果达到43000架(含摧毁地面战机)。孤独求败的Bf-109机群最终不是败给对手,而是败给自己,大战后期严重地缺油、缺飞行员极大制约了Bf-109战斗机发挥作用,无奈德意志气数已尽,再先进的武器也翻不了盘。

在二战前期,德军Bf-109战斗机在空战中占有明显的上风,但随着盟军先进的“喷火”、P-51、P-47等战斗机越来越多以及盟军飞行员战术素养的提高,天平慢慢发生倾斜,但这些德军勉强还能应付,最要命的是盟军铺天盖地而来的轰炸机,其强劲的打击力和坚固的机身,不仅给德国地面目标带来毁灭性,也给薄皮及火力偏弱的Bf-109战斗机造成巨大的麻烦和损失,德军战斗机新飞行员若执行拦截盟军B-17、B-24、兰开斯特等重型轰炸机任务,一般不超过10次就会挂掉。二战中的德国及占领区可是遭到盟军持续五年的战略大轰炸,盟军出动的中远程轰炸机多达144万架次,总投弹270万吨,德国承受常规轰炸的时间和强度为二战乃至世界战争史之最,这也是玩火自焚咎由自取。在此背景下,德国在主力战斗机升级发展上开始向截击战斗机倾斜,这就形成数量占大头的Bf-109G1/R6、G3、G6/U4、G10/R5、H、K6等多种型号截击战斗机,其是专门为对付重型轰炸机设计,兼顾空中格斗——首先是火力翻番,将机首2挺7.92毫米机枪改为13毫米机枪(部分20毫米机炮改为30毫米MK103机炮),在主翼下加挂两具20/30毫米的机炮吊舱,还可挂载210毫米反轰炸机火箭弹,被称为“炮艇”,打坚固的轰炸机正对路。再一方面是加强机身结构,增加防护装甲及座舱防弹玻璃,使Bf-109更结实更抗揍。三是发动机采用DB-605DC型,最大功率增加到2000马力,以抵消载荷增加后对飞行品质的影响,这也是Bf-109所有改型中动力之最。四是座舱改为增压型,以适应高空拦截轰炸机作战。德军大量装备截击战斗机后,加上地面高射炮,着实给盟军轰炸机群以极大杀伤,共击落盟军轰炸机、护航战斗机超过40000架。

大战中由于德军战术轰炸机部队忙乎不过来,巨量的Bf-109战斗机填缝也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1940年9月20日不列颠空战中,德国空军210实验大队的22架Bf-109首次挂载炸弹,对英国伦敦铁路枢纽实施了中空水平轰炸。这次成功得手,促使Bf-109改装出E1/B、G4/R1、G10/R1、K2/R1等多型战斗轰炸机,甚至发展出一款双机身的Z型远程战斗轰炸机,使Bf-109的功能更加全面,执行任务更具灵活性。Bf-109式战斗机还发展出夜航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等多种机型。

地表最强王牌天团的“孵化器”——德国Bf-109式战斗机

Bf-109式战斗机是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的“孵化器”,驾驶Bf-109的飞行员中,有105人取得击落战机100 架以上的战绩,其中13 人超过200 架、5人超过250架、2人超过300 架,仅仅这些超级王牌们击落的战机就有15000 架!如此超高的战果是任何国家空军以及任何型号战斗机都望尘莫及的,以致德国的十大空战王牌也就是世界十大空战王牌,因为即使德国并列第十名的海因里希·埃赫勒少校与提奥多·威森贝格少校,击落战绩也达到208架,已将美、英、苏、日、意等国战绩最高的王牌飞行员甩掉足有半程马拉松。德国空军战果最大的是主要在东线苏联作战的JG52战斗机联队,其装备Bf-109式战斗机130至200架,拥有85位击落5架以上战机的王牌飞行员,其中31位击落超过100架,这个联队累计击落战机超过10000架,是绝对的空战王牌联队。

德国空军空战王牌前三名都出自这个JG52战斗机联队,如神一样的存在——埃里希·哈特曼少校,击落352架战机雄居榜首,他创造了难以置信的空战记录,其虽全身而退却在苏联服刑十年,释放后再入西德空军,最终活到72岁;格尔哈德·巴克霍恩中校,击落301架战机名列第二,也幸运地活到战后,并官至西德空军中将,可后死于车祸;京特·拉尔少校,击落275架战机排位第三,二战结束后他曾担任西德空军司令。战中他们出击作战都在上千次,可运气一直超好,自然对长期驾驶的Bf-109战斗机珍爱有加甚至依赖,反而排斥换装并不习惯的Fw-190、Me-262等型号先进战斗机。轴心国中装备Bf-109式战斗机战绩最突出的是芬兰空军,其四个战斗机中队的162架Bf-109取得663架击落战果,战损34 架Bf-109,交换比达到19.5:1。芬兰头号空战王牌依诺·尤蒂莱南击落94架的战绩中,有58 架是驾驶Bf-109 获得的。

二战中的大量损耗,促使德国7家飞机制造厂开足马力生产Bf-109式战斗机,1942年年产量是2700架,到1944年年产量猛增到14212架。在Bf-109发展至G型的1942年,其技术优势逐渐在丧失,但德国福克·沃尔夫公司生产的更先进的Fw-190战斗机产量不能满足需要,并且被一些开惯Bf-109的老飞行员所抵制,Fw-190不仅无法取代Bf-109,还要屈居“人”下。之所以Bf-109式战斗机老大的地位无法撼动,一方面是Bf-109持续9年在升级改进,性能也是在不断提升,Bf-109从原型机V型到最后的Z型共开发出14种主要改型,每种改型又有大量亚改型,加上国外生产的改型,各种改型超过100种。另一方面是Bf-109始终保持着高产量,即使是在盟军战略大轰炸最密集的时期。在战略物资紧缺的情况下,Bf-109的水平尾翼、方向舵等部位甚至采用木质材料,以维持其产量不下降。

从1936年至1945年,德国累计生产了33984架Bf-109式战斗机,其中二战期间生产了30573架(仅G型系列生产了23000架,是Bf-109所有型号中数量最多的),占战时德国战斗机制造总量的57%以上。1943年之后,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西班牙等国也参与生产Bf-109,并延续到二战之后的1958年,这些国家共生产了1000余架Bf-109,其中匈牙利生产了约600架。这样Bf-109式战斗机的生产持续了22年,总产量超过35000架。Bf-109除德国空军使用外,还提供给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克罗地亚、芬兰、意大利等国空军。日本陆军航空兵在1941 年从德国获得5 架Bf-109E型战斗机,但小日本感兴趣的是Bf-109的发动机,通过仿制“奔驰”DB-601液冷发动机,装在1943年量产的三式“飞燕”战斗机上,生产了3200架。二战结束后,Bf-109式战斗机仍在西班牙、瑞士、以色列、芬兰、南斯拉夫等多个国家服役,最后一架Bf-109战斗机于1967年从西班牙空军退役,一代传奇名机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