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谭雪勤,一位五十多岁朴实的农民,在西吉老家丈夫生病去世欠债拉煤还账。

在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之后,谭雪勤移民到宁夏贺兰县广荣村,转变思想,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成为致富路上敢想、敢干的致富带头人。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广荣村位于贺兰县洪广镇政府北部1.5公里处,是2014年从西吉县18个乡镇64个村搬迁的纯移民村。搬迁人口1266户505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43户1522人,已脱贫189户924人,未脱贫154户598人,有劳动力的妇女1200多人。

2017年9月,广荣村建立了占地面积120平方米的“巾帼扶贫”车间。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2018年8月,洪广镇广荣村扶贫车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称号。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为进一步解决广荣村留守妇女务工问题,2018年10月,洪广镇在广荣村新建了建筑面积1200平米的扶贫车间,目前已入驻5家企业及合作社,预计带动150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增收。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初见谭雪勤,就能感觉到她是一个性格外向开朗,积极乐观的人。

走进扶贫车间的产品展示间,靠墙的一圈货架上摆放着各种手工制品,屋子中间是工作台,摆放着各种制作工具以及手工制品,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状。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谭雪琴展示手工制作的幼儿鞋。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谭雪勤获得的部分荣誉。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谭雪勤合作社制作的手工制品。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谭雪勤的瓦棱纸手工作品。她的瓦棱纸摆件《十二生肖》曾在2018年银川市“巧手创业 创意无限”手工制作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我在西吉老家时家庭条件差,地少孩子又小,孩子爸爸身体差,日子过得不好。好不容易把几个孩子带大,生活有了些好转,2005年丈夫又查出得了白血病,当时感觉天塌下来了一般,可我还不能告诉他病情,在他面前强装笑脸,背着他偷偷抹眼泪。虽然是这样的病,但有一丝治疗的希望我都不想放弃,从乡医院、县医院再到银川,为了看病欠了许多债,虽然如此,2008年底丈夫还是去世了。我一人带着四个孩子挣钱还账,刚刚上高中的儿子不得不退学和我一起挣钱,那时他还不满18岁……那时候的日子不好过。”

提及过去在西吉的日子,谭雪勤神情黯然。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谭雪勤在西吉老家时的房子。

“这是我自己新买的房,以前可不敢想。在西吉老家时最初住一间土房子,一个窑洞,后来贷款建了三间土砖木结构房子,可丈夫得病大多数时间在医院几乎没有住,2007年就在西吉县城租房子住,一边给丈夫看病一边挣钱,之后再也没有回去。”

这一路走来,不知谭雪勤经历了多少艰辛,在不幸中寻找希望,在期望过上了充满期待的日子。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谭雪勤现在住的新房子。

谭雪勤苦笑着说,“我原本是个很开朗的人,自从丈夫去世后,我便不愿和任何人来往,除了和儿子跑车还账,整天除了闷睡就是一个人出去钓鱼。2014年我搬迁到了贺兰县洪广镇广荣村,这时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一下子闲了下来没事做。到2017年9月,我们村成立了扶贫车间,村妇联主席劝说我去扶贫车间工作,但那时依然有自卑感不愿意见人,所以刚开始不愿意去。后来想总闲着也不行就去了,每天忙忙碌碌地和姐妹们一起工作,说说笑笑很开心,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渐渐地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也越来越喜欢在扶贫车间工作,就一直坚持做到了现在,心里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

后来,谭雪勤看村里很多老人都有手艺会绣花,就打算给她们找点事做。今年四月份,谭雪勤带头成立了合作社,带村里一些年纪大出不了门的老人绣花。她们有了事做还有收入,虽然挣钱不多,但大家都很高兴。

虽然有了自己的合作社,但谭雪勤还是舍不得离开扶贫车间,现在一边在扶贫车间干活,一边在合作社帮姐妹们干活,做绣花枕,做一枕三用的保健枕,还做各种手工艺品。谭雪勤还用在扶贫车间挣的钱给老人们发工资,添置原材料。

对于未来,谭雪勤充满信心。“我现在是一名非遗手工匠人,做手工皮鞋没问题,很多手工制品都能做出来。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忙忙碌碌地日子过得很快,心情也很好。希望能有一点补助,想好好带动姐妹们干活致富。”

脱贫攻坚战役让许许多多谭雪勤这样的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成了致富领头人,让乡村富了起来,让百姓的笑容多了起来。

向谭雪勤学习!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贺兰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