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譚雪勤:昔日拉煤還賬,如今帶頭致富

譚雪勤,一位五十多歲樸實的農民,在西吉老家丈夫生病去世欠債拉煤還賬。

在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之後,譚雪勤移民到寧夏賀蘭縣廣榮村,轉變思想,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靈活的頭腦,成為致富路上敢想、敢幹的致富帶頭人。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廣榮村位於賀蘭縣洪廣鎮政府北部1.5公里處,是2014年從西吉縣18個鄉鎮64個村搬遷的純移民村。搬遷人口1266戶5053人,其中建檔立卡戶343戶1522人,已脫貧189戶924人,未脫貧154戶598人,有勞動力的婦女1200多人。

2017年9月,廣榮村建立了佔地面積120平方米的“巾幗扶貧”車間。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2018年8月,洪廣鎮廣榮村扶貧車間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稱號。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為進一步解決廣榮村留守婦女務工問題,2018年10月,洪廣鎮在廣榮村新建了建築面積1200平米的扶貧車間,目前已入駐5家企業及合作社,預計帶動150名婦女實現居家就業增收。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初見譚雪勤,就能感覺到她是一個性格外向開朗,積極樂觀的人。

走進扶貧車間的產品展示間,靠牆的一圈貨架上擺放著各種手工製品,屋子中間是工作臺,擺放著各種製作工具以及手工製品,牆上掛滿了各種獎狀。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譚雪琴展示手工製作的幼兒鞋。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譚雪勤獲得的部分榮譽。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譚雪勤合作社製作的手工製品。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譚雪勤的瓦稜紙手工作品。她的瓦稜紙擺件《十二生肖》曾在2018年銀川市“巧手創業 創意無限”手工製作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我在西吉老家時家庭條件差,地少孩子又小,孩子爸爸身體差,日子過得不好。好不容易把幾個孩子帶大,生活有了些好轉,2005年丈夫又查出得了白血病,當時感覺天塌下來了一般,可我還不能告訴他病情,在他面前強裝笑臉,揹著他偷偷抹眼淚。雖然是這樣的病,但有一絲治療的希望我都不想放棄,從鄉醫院、縣醫院再到銀川,為了看病欠了許多債,雖然如此,2008年底丈夫還是去世了。我一人帶著四個孩子掙錢還賬,剛剛上高中的兒子不得不退學和我一起掙錢,那時他還不滿18歲……那時候的日子不好過。”

提及過去在西吉的日子,譚雪勤神情黯然。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譚雪勤在西吉老家時的房子。

“這是我自己新買的房,以前可不敢想。在西吉老家時最初住一間土房子,一個窯洞,後來貸款建了三間土磚木結構房子,可丈夫得病大多數時間在醫院幾乎沒有住,2007年就在西吉縣城租房子住,一邊給丈夫看病一邊掙錢,之後再也沒有回去。”

這一路走來,不知譚雪勤經歷了多少艱辛,在不幸中尋找希望,在期望過上了充滿期待的日子。

贺兰谭雪勤:昔日拉煤还账,如今带头致富

譚雪勤現在住的新房子。

譚雪勤苦笑著說,“我原本是個很開朗的人,自從丈夫去世後,我便不願和任何人來往,除了和兒子跑車還賬,整天除了悶睡就是一個人出去釣魚。2014年我搬遷到了賀蘭縣洪廣鎮廣榮村,這時孩子們都長大了,我一下子閒了下來沒事做。到2017年9月,我們村成立了扶貧車間,村婦聯主席勸說我去扶貧車間工作,但那時依然有自卑感不願意見人,所以剛開始不願意去。後來想總閒著也不行就去了,每天忙忙碌碌地和姐妹們一起工作,說說笑笑很開心,日子很快就過去了,漸漸地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也越來越喜歡在扶貧車間工作,就一直堅持做到了現在,心裡也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

後來,譚雪勤看村裡很多老人都有手藝會繡花,就打算給她們找點事做。今年四月份,譚雪勤帶頭成立了合作社,帶村裡一些年紀大出不了門的老人繡花。她們有了事做還有收入,雖然掙錢不多,但大家都很高興。

雖然有了自己的合作社,但譚雪勤還是捨不得離開扶貧車間,現在一邊在扶貧車間幹活,一邊在合作社幫姐妹們幹活,做繡花枕,做一枕三用的保健枕,還做各種手工藝品。譚雪勤還用在扶貧車間掙的錢給老人們發工資,添置原材料。

對於未來,譚雪勤充滿信心。“我現在是一名非遺手工匠人,做手工皮鞋沒問題,很多手工製品都能做出來。現在每天都有很多事等著我去做,忙忙碌碌地日子過得很快,心情也很好。希望能有一點補助,想好好帶動姐妹們幹活致富。”

脫貧攻堅戰役讓許許多多譚雪勤這樣的人,走上了脫貧致富路,成了致富領頭人,讓鄉村富了起來,讓百姓的笑容多了起來。

向譚雪勤學習!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賀蘭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