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三大療法帶來治療變革

<table> 癌症三大療法帶來治療變革

/<table><table> 癌症三大療法帶來治療變革
/<table><table> 癌症三大療法帶來治療變革 /<table><table> /<table>

對抗疾病,我們總是拼盡全力。我們總是拿起每個時代最尖端的技術和工具,去探索疾病的秘密,並與之博弈。

11月4日,由騰訊攜旗下騰訊醫典,聯合《NEJM醫學前沿》(全球頂級全科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集團旗下期刊)共同打造的首屆騰訊醫學ME大會,邀請六位全球頂尖的醫學科學家與臨床醫生齊聚一堂,聚焦癌症、抑鬱症、艾滋病、老年病等國內最受關注的話題,分享全球前沿的醫學突破。

其中,“治癒”這兩個字多次出現在醫學家們的演講內容中。

“肝癌可以治癒嗎?我在這裡和大家明確:早期診斷的肝癌治癒率非常高,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肝臟移植、射頻消融來治療,這都是對早期肝癌非常好的治療手段。”美國麻省總醫院肝癌研究主任、哈佛醫學院終身教授朱秀軒如是說。

癌症是當代醫學中最難攻克的堡壘之一,但也要看到堡壘一點點被瓦解,癌症不在等同於絕症。

“我們現在已經到了變革之年,癌症治療的變革也在不斷地進行之中。我們現在的第一個變革是有了靶向治療,第二個變革是有了免疫療法,第三個變革是開始有了更多的血液檢查,也就是基於血液的診斷學”。美國麻省總醫院腫瘤中心臨床主任、哈佛醫學院終身教授David P.Ryan所說的變革,帶來的便是癌症治癒、患者生存率大幅提升。

免疫療法是近年的熱門之星。去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們發現:免疫系統的激活或許可以攻擊腫瘤細胞。他們研究了一種免疫系統制動器的已知蛋白,並通過釋放該制動器以釋放人體免疫細胞攻擊腫瘤的潛力。“這一概念或許會發展成全新的腫瘤治療方法”。David P.Ryan說,現在已經有一些方法可以對免疫系統的關閉採取措施了,比如說大家聽得非常多的O藥(納武利優單抗)、K藥(帕博利珠單抗),他們都能夠進行免疫靶點的釋放。

美國前卡特總統接受了針對抗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後,出現了癌症的緩解。在另外的腫瘤當中也能觀察到類似的緩解。David P.Ryan的緩解之說,實際上是臨床治癒。

2015年卡特宣佈自己確診了晚期黑色素瘤,並且已經轉移至腦部。但是經歷了4個月的K藥治療之後,腦部核磁共振掃描顯示病灶全部消失。

今年10月24日,K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PD-L1腫瘤比例分數≥1%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單藥治療。

單藥一線治療晚期肺癌意味著什麼?在晚期肺癌治療領域,化療作為基石性療法引領了近100年的歷史。我國著名肺癌專家、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吳一龍教授甚至用“變天”來形容這場變革:一半以上的晚期肺癌患者一線免於化療,肺癌治療格局將重新調整。

美國麻省總醫院腫瘤研究主任、哈佛醫學院終身教授朱秀軒教授也分享表示:目前,我們已經可以把免疫和免疫組抑制劑結合在一起,比如O藥和CTLA4抑制劑伊匹單抗(Yervoy)的聯合用藥,已經可以使肝癌晚期病人存活22個月,三期臨床實驗正在開始。

“肝癌的治療已經從傳統的化療邁向靶向治療,現在又轉向免疫治療。同時我們正在努力探索如何通過聯合治療進一步提高肝癌治癒水平”。朱秀軒說。

耐藥性、毒性,也在研究中被逐個擊破

隨著研究的進展,科學家們發現免疫療法的侷限性。

David P.Ryan提醒,總體來看,只有20%的癌症會獲得良好的緩解(通過這種針對免疫系統的藥)。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抗體潛能釋放的過程當中,會帶來免疫激活的毒性。如何改進?“首先要減少毒性,其次還要減少耐藥性”。

這就涉及到一種新的療法:CAR-T療法。研究者們已經在一些血液腫瘤中發現非常驚人的效果。2012年,美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兒Emily成為全球第一個接受試驗性CAR-T細胞免疫治療的兒童,經治療體內癌細胞消失,並保持至今。

但CAR-T療法在實體瘤當中的研究才剛剛開展。David P.Ryan表示,未來的10年裡面,醫學研究者們會著重解決現有一些療法的侷限性。耐藥是癌症藥物治療中不可避免的瓶頸。

“從我們對靶向藥物研究得到的啟示來看,所有的靶向藥物在一定時間內,都會出現所謂抗藥性,影響了有效性”。朱秀軒介紹,在麻省總院,通過對於病人樣本的分析,對於血液循環DNA的檢測,還有對於臨床前動物模型和細胞細胞株的鑑定,對於藥物的抗藥性做了詳細的研究,並取得進展。

朱秀軒明確表示,肝癌在早期完全是可以治癒的,即使是晚期,也充滿希望,因為精準醫學和靶向治療已經在腫瘤領域開始有很好的應用。現在已經有5個靶向藥物在臨床中應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已經有了初步的成功,同時在聯合應用上已經開始了新的起步。

“通過我們今後對耐藥機制和控制耐藥機制的新策略的研究,我希望病人在肝癌腫瘤中,將來能夠受到更大的獲益”。

通過大會現場專家們的分享,可以看到,癌症治癒的路上仍是困難險阻不斷,好在距離目標越來越近。

“癌症患者正在踏上一個新的征程,在未來會有更多新的治療方法,他們每一年都得到檢測,檢測之後就可以得到治癒,這就是癌症的未來,未來這就會成為一個常見的操作”。David P.Ryan認為這樣的未來場景不會等待太久。

艾滋病的治癒,未來可期

日常說“談癌色變”,其實還有“談艾色變”。

會場,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帶來的分享,同樣告訴我們,不要再色變,治癒已可期。

截至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兩個艾滋病人完全治癒。一個出現在10年前的柏林,一個是今年剛剛報道的,在倫敦。當然,這兩個患者都非常特殊。以倫敦患者為例,他同時患有艾滋病與血液惡性腫瘤,2016年,治療小組決定為他尋找骨髓移植配型,主要目的是治療癌症。治療小組找到一名合適的骨髓捐贈者。捐贈者的CCR5基因罕見自然突變,能夠抵抗艾滋病病毒入侵。治療小組預期,如果造血幹細胞移植順利,不僅能夠治療倫敦病人的癌症,還有望獲得額外收穫,即驅趕艾滋病病毒。“雖然這種案例是非常難以複製的,卻為我們攻克艾滋病帶來了新的希望。”李太生說。

目前對於艾滋病最大的問題還是認識上的誤區。很多老百姓,甚至醫生都仍然認為艾滋病是超級腫瘤,是不可治的疾病,談艾滋病色變。尤其是認為艾滋病傳播傳染途徑是和病人一起吃飯、呼吸等,這個是錯誤的。真相是艾滋病只通過三種途徑傳播:沒有保護的高危性行為、母嬰、血液,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途徑。

李太生介紹,“十多年來,中國艾滋病的病死率下降了86%。從2003年的100個艾滋病患者一年死22.8個,到2014年下降到3.1個,2017年的數字更低”。

世界衛生組織和UNAIDS(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提出來,希望在2030年能夠終結艾滋。

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