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體質的鮁魚餃子,想要做的好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為一個內陸人士,從小到大吃的最多的就是水庫稻田裡產的魚蝦,對從海里撈起來的大個頭海鮮,其實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慾望的,

一是見識有限,看不見吃不到也就不會有強烈的好奇心,二是曾經的一次經歷導致對海鮮的印象固定在"腥味太重"的點上,時間久了不願意也沒有那個耐心去嘗試新的。

不過這次外出,一道很常見的美食讓我對海鮮的印象有了改變,它就是在山東威海隨處可見的鮁魚餃子,餃子餡裡的鮁魚肉,又細又嫩,吃第一口的時候都不怎麼敢相信是海魚的肉做的,因為那個腥味跟平常吃的淡水魚幾乎沒什麼差別,再加上五花肉沫和特別顯眼的韭菜碎,一盤下去已經愛上了,覺得以前錯過鮁魚餃子是多麼的不應該。

鮁魚餃子,一種因海岸線而出現的美食,但要論起最愛吃最會吃的地方,膠東半島的威海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一定要榜上有名,前者吃出了名氣,後者吃出了花樣,但不管是哪個城市的餃子,

"好吃"兩個字都是必須要出現在描述裡的。

“真香”體質的鮁魚餃子,想要做的好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圖源網絡,侵刪

哪種鮁魚能做餃子餡?

鮁魚是一種屬性較為奇特的魚,按季洄游,喜歡溫暖,分佈的地方也較為固定,大洋裡一般在北太平洋西部,我國則主要在渤海,黃海,東海;牙尖嘴大,身材修長,魚鰭張牙舞爪,外表一看就是很兇猛的樣子。

在自然學科上,鮁魚的種類高達十幾種,但我國餐桌上出現的鮁魚種類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身體長度在25釐米左右的燕鮁,另一種是長度在50釐米上下的鮐鮁。燕鮁身小刺多,在烹飪的時候主要以紅燒方式進行,而鮐鮁因為脊背線長,體型相對偏大,身上的魚刺相對較少,所以在烹飪的時候主要以餡料的方式進行,鮁魚餃子裡的主要餡料就鮐鮁肉糜,除此之外,鮐鮁還可以用來製作丸子包子等各種口味的美食。

之所以鮐鮁比燕鮁更得人們的偏愛,是因為鮐鮁居住在水的上層,捕捉表面的活的魚食非常方便,因此相對底層的魚類,鮐鮁的口感要鮮美的多,再加上又是個"健身達人",整體肉質偏瘦,偏細膩,於此同時100克魚肉裡蛋白質含量達到19克,脂肪僅為2.5克,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典型代表,三管齊下,鮁魚裡的鮐鮁自然成為人類飲食所偏愛的對象。

“真香”體質的鮁魚餃子,想要做的好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圖源網絡,侵刪

鮁魚餃子的第一個關鍵:鮁魚要新鮮

餃子餡的製作,各家各戶在調味上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前提是要選擇新鮮的鮁魚,這樣才能用最簡單的調味料就能達到求鮮的目的,如果選用的鮁魚不新鮮,就要在味道上添加別的味道來掩蓋,一來二去餃子餡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滋味。

鮁魚原本是春天裡不可多得的美味,但隨著人工養殖技術和冷凍技術的發展,現在一年四季都能吃的到,不過這也變相地增加了選擇新鮮鮁魚的難度。挑選新鮮的鮁魚,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即:眼睛顏色黑的透亮,魚鰓顏色鮮紅如初,魚身手感一壓就彈。這三個明顯的特點能很快地幫助我們區別新鮮鮁魚和冷凍鮁魚的區別。

“真香”體質的鮁魚餃子,想要做的好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圖源網絡,侵刪

鮁魚餃子的第二個關鍵:要不停攪打

處理乾淨的鮁魚沿著背脊線仔細地片下兩邊的魚肉,有遺留的魚刺要耐心地撿拾乾淨,再把靠近魚肚的帶有血水的一丟魚肉去除,剩下的就要用刀一點一點地將魚肉刮下來,直到魚肉和魚皮完全分離,到這裡,鮁魚餃子餡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步。

鮁魚餃子餡的食材並不全是魚肉,大多數人在剁餡的時候都會放一點五花肉沫進去,這麼做一是為了融合一部分腥味,讓餃子餡聞起來沒有那麼腥,二是為了增加餃子餡的香味,同時也是為了讓餡料的口感更細滑。把剁好的魚肉和豬肉一起放進容器裡,這樣就完成了餃子餡的第二步。

“真香”體質的鮁魚餃子,想要做的好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圖源網絡,侵刪

第三步的操作是最關鍵的一步,它直接關係到餃子好不好吃,而秘訣就在於一個"攪"字,攪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是分三次加水進行的,這個水可以是蔥姜水,也可以是花椒水。調製好的水分三次加入餡料裡,一直攪打到成為

濃濃的漿體才算成功,然後再放基本的調味料和切碎的韭菜,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之所以說"攪"是整個餡料的關鍵,是因為只有靠攪打才能打出鮮味,而鮁魚餃子追求的就是一個"鮮"字。但同時攪打又需要注意一些小細節,如果是夏天調製餃子餡,最好使用冰水,不然攪打過程中溫度升高,會導致魚肉的吸水功能變差,進而導致整個餡料的口感變差;油一定要在最後放,這樣才能最終鎖住已經打出的鮮味,讓餃子吃起來鮮香可口。

“真香”體質的鮁魚餃子,想要做的好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圖源網絡,侵刪

餃子,最開始的作用是幫助治病,隨著時間的流逝,餃子的寓意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它現在不僅是傳統節日裡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還是中國飲食文化裡不可或缺的一個符號。如今,鮁魚餃子已經成為非遺美食的一種,白胖的身體裡所散發出的魅力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這應該就是鮁魚餃子的神奇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