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70年,彈指一揮間,70年,中國已經發生了滄桑鉅變,70年,中國任人宰割的時代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70年的偉大成就,離不開中國人的無私奮鬥,其中,為國防事業奉行終身的“無名英雄”更是值得欽佩。

他們的故事像一杯老酒,愈久彌香,更是激起人心中的熱血。

如今,有人將他們的故事寫入了電影裡,將他們無悔付出的青蔥歲月刻畫進了時光裡,這是專屬於中國人勤勉奮鬥的故事,這是專屬中國人為了不受欺凌的昂揚熱血,這是專屬中國人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自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一直遭受西方列強的掠奪,中國人一直飽受屈辱。在西方人眼裡,中國就是一塊不設防的寶藏,隨時都可以來掠奪。

這是中國的屈辱史。一次次的被打開國門,終其原因,還是因為中國的國防太弱,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毫無辦法。

古語有云,知恥而後勇!一次次的屈辱,沒有讓中國人屈服,反而激起了中國人心中的鬥志。無數中國人勵志為中國的國防事業付出努力。

而核武器,就是保家衛國最強大的武器!

1945年,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震驚了世界。作為最早的一種核武器,它破壞力大,殺傷範圍廣,被稱為人類戰爭的終結者。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正是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摧毀了日本的工業基地,震懾了日本,最終讓日本投降。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在中國周邊地區建立許多軍事基地,部署帶有核彈的轟炸機,而且仗著原子彈的威力,對中國進行核訛詐。

進入60年代後,國際關係複雜多變,中蘇兩黨、兩國關係處於緊張狀態。

中國面臨著嚴重的國防威脅,一旦局勢發生變化,中國數十年的艱苦鬥爭將付諸東流。

發展核武器,建立導彈核力量,建設強大國防,確保國家安全成為一項戰略任務。

1958年8月的一天,時任二機部(核工業部)副部長的錢三強,對一個34歲的青年人說:中國要放一個大炮仗,要調你去參加這項工作。

這個大炮仗,就是原子彈。這個年輕人在接到錢三強交於的任務後,與眾多的科研工作者一起,開始消失在了親戚朋友的視線裡,開始了長達多年的埋名。他們的妻子、孩子都不知道他們在哪裡,在做什麼。

這個年輕人是鄧稼先。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對於製造原子彈,國內可以說是一片空白。自主研製,談何容易。從哪裡入手?這是鄧稼先第一個要思考的問題。

鄧稼先找到了方向,他們從中子物理,流體力學,高溫高壓下物質性質三個方向作為研究的主攻方向。

找到了方向,就開始了龐大的計算,那裡沒有計算機,他們用算盤,計算尺,手搖計算機,甚至紙筆來計算著人們難以想象的大量數字,算完的紙一紮扎、一捆捆地裝在麻袋裡,堆滿了屋子。每一個數值都要反覆核對,確保準確無誤。一個關鍵數據算一遍要有上萬個網點,每個網點要解開五六個方程式。

1961年,經過整整三年的計算,鄧稼先帶領的研究人員終於敲開了原子彈設計的大門,原子彈的藍圖基本成型。

如同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故事之一《相遇》預告片裡所看的那樣,因為工作的高度保密性,這些科學工作者們過著的是孤立的生活,他們像從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在了親朋好友的世界裡。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甚至他們見到了親人也不敢相認,也只能帶著口罩說一句:“我不認識你,你認錯人了!”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他們有如王淦昌、程開甲、彭恆武等為人熟知的角色,更多的是鮮為人知的無名英雄!

在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之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在沙漠炸響。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那一刻,亦如《相遇》預告裡的那樣,大家舉國歡慶。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擁有原子彈,是國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象徵,超級大國就不敢對中國進行核威脅和核訛詐了。

在第一顆原子彈研製成功之後,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在西北核武器研製基地爆炸試驗成功,中國的核武器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實現了中國氫彈技術零的突破。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2012年之後,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因技術緣故已無氫彈,中國成為了唯一有氫彈的國家!

中國的原子彈與氫彈的成功,離不開老一輩的科研工作者們的無悔付出,為了大家,他們捨棄了小家,在荒涼的戈壁灘上,他們默默從事著繁重而艱苦的工作,為了中國國防走向現代化,他們默默付出,無怨無悔,他們都是無名英雄!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這種大無私、大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後輩敬仰,值得後輩去學習。

歷史,是值得銘記的,尤其是這一段激動、奮鬥的歷史。每一個為國防事業舍小家、為大家的無名英雄,他們更應該受到全國人民的敬仰與尊重。

無名英雄們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們是別人的丈夫、孩子、父親,他們是我們中國的一群鬥士,是我們的真正英雄!

如今,這一段歷史,這一個個在國防科技戰線奮鬥的無名英雄登上了大銀幕,這是國慶檔10月1日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將要呈現給全國觀眾的。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這是屬於先輩們奮鬥的故事,這是屬於中國人所共有的奮鬥精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將他們的故事講述給後輩們聽,將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給後輩看,這就是獻給祖國最好的“生日禮物”。

最後,向為祖國國防事業付出艱辛的無名英雄致敬!

美俄都沒有的核武器,中國卻有,這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捨身忘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