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东北三省少种玉米,多种大豆,玉米价格能提高吗?

从善如刘L


市场规律下,供需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走势,因此,如果市场上玉米供应减少,在当前我国玉米进口实施配额管理的前提下,玉米价格走高是一种必然。

但现在的问题是,农民为什么要弃玉米种大豆?

我们知道,与玉米不同,我国大豆市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每年有大量的低价进口大豆进入国内,冲击国产大豆的种植,导致种植大豆收益下降。

这两年国家虽然在东北、黄淮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大豆种植扶持措施,包括增加大豆玉米轮作补贴、在东北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等,但现实问题是,由于国产大豆价格偏高,农户种植出来后,虽然有补贴可拿,但手中生产的大豆变现却较为艰难,只能通过降价,导致最终受益并不比玉米高多少,反而还要时时担心手中的大豆卖不出去!

所以,农民转种大豆放弃玉米是一个不太实际的话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进口市场的放开,我们国产大豆供应量下降却并未带来大豆价格的上涨,同样,在玉米市场,后期如果我们降低了国内玉米的供应,并放开玉米进口市场,那么,玉米价格预计也难以出现理想的上涨态势。

市场规律下,供需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走势——这里的供应,不仅仅指的国内生产供应,还包括进口市场供应问题。


每日粮油


东北地区当然可以多种大豆,少种玉米,只不过国家不会允许这么做!

要不然大家可以看一看,最近这些年,不管是东北地区还是全国范围内来看,玉米种植面积都要明显高于大豆。

2018年,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概在1.2亿亩左右,而大豆种植面积只有5000万亩上下。

东北玉米种植面积可以适当调减,但是绝对不可以大幅度降低,必须要保证全国玉米第一大产区的产量稳定。

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可以适当增加,但是绝对不能够威胁到玉米种植,否则就是得不偿失,玉米要比大豆更加重要。

东北玉米面积产量必须保持稳定

以我国目前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现状来看,与其花大力气勉强提高大豆产量,真的不如保证东北玉米产量保持高位稳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些年玉米在我国粮食消费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在饲用消费和深加工领域,有些其他粮食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说句实在话,它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小麦和稻谷这两大主粮,比大豆显得更加重要。

最近几年,东北地区每年的玉米产量一直保持在一亿吨左右,约占我国玉米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几乎是国产玉米的半壁江山,东北玉米如果出现大幅度减产,全国玉米产业都要受到非常大的冲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从2015年开始,国家就宣布在东北镰刀湾地区实施种植调减,减少低端无效供给,但是当地大多数玉米产区的种植生产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国家也在一直鼓励支持东北优势玉米产区的生产种植。

东北大豆种植已如“鸡肋”

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国产大豆已经完全丧失和进口大豆全面竞争的优势,可以适当提高其产量,但是妄图大幅度扩大其面积来实现自给自足,根本不可能。

因为国产大豆亩产太低了,用东北全部的耕地来种植都不够用,与其这样,不如来个“弃卒保帅”。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给大家说一个象棋里的词汇“弃卒保帅”。在东北到底多种玉米还是多种大豆这个选择之间,国家通过全面的统筹考虑,还是做出了和象棋对弈中一样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舍弃国产大豆,指望它和进口大豆硬碰硬已经不可能了。但是,玉米不一样,必须要保证国内玉米消费中国产玉米占据绝对的主力。

我们已经在和国外势力在粮食安全的博弈中丢掉了大豆的主动权,甚至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那么中国肯定不能再丢掉玉米这一枚棋子。


粮油市场报


如果要问东北的老百姓最烦什么?我想应该是玉米价格。从种植开始就烦心,今年能不能种玉米,到头来价格怎么样?到收获后也烦,玉米价格下跌。因为东北三省是“粮仓”是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确实太大了,老百姓主要依靠的就是玉米,可以说靠玉米生活。所以价格的每一次涨跌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假如东北三省少种玉米,玉米价格会怎么样?


虽然是个假设性问题,但是现实情况是东北地区这几年本身就是连续减少了玉米种植面积,比如镰刀湾这个区域就牵扯到东北的地方,每年玉米种植面积都是减少的,可是玉米价格呢也并没有出现大涨的情况。所以,减少玉米种植要看减少的程度,如果一次性减少的面积不大、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如果一次性减少比如5000万亩或者更多,那么对于玉米市场就会产生影响,这个影响除了价格的上涨可能还会影响我们的粮食安全。目前我们经过几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玉米供应量,消化库存,使国内玉米生产逐渐恢复健康状态,玉米的价格也逐渐上涨,维护了老百姓的种植利益。不过毕竟玉米是商品,它最终的价格还是通过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只要国内经济形势向好、玉米深加工企业、养殖基地对于玉米的需求旺盛、需求量越来越大,玉米的价格就会不断提高。


东北三省的玉米种植面积不会突然减少很多,它只会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在市场的调控下逐渐缩减,并最终走向理性。比如今年的大豆振兴计划,对大豆种植实施补贴、提高补贴都是为了调整种植结构,目的也是为了最终让农产品卖到一个合理的价格,不至于出现价格低贱卖伤害农民的问题。


乡村新天地


如果东北三省少种玉米,多种大豆,玉米价格能提高吗?

随着东北春耕春播的临近,今年东北产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情况也受到了行业内的普遍关注。前期,有关方面就已经放风,比如黑龙江,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豆振兴计划等,今年继续加大对大豆生产的补贴力度,同时也要稳定玉米的面积,适当提高玉米生产者补贴,但与大豆的补贴还要有不低于200元/亩的差距。

近日,财政、农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2019年强农惠农的扶持政策,明确了对大豆、玉米和水稻继续实行生产者补贴,中央财政下拨到地方,由地方具体制定补贴标准等。



在强农惠农补贴标准继续向大豆倾斜的情况下,再加上玉米价格春节前后农民卖粮高峰期出现了持续三个多月的持续走弱行情,今年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的部分地区改种大豆的积极性较高,前期有调研报告称不少地方的种子公司,大豆种子销售较快,玉米种子销量则明显不如前两年。

这也意味着,今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很可能继续下降。在不考虑自然灾害等影响产量的情况下,下年度的玉米新增供应也将低于往年正常水平。



从消费需求看,由于我国是玉米消费大国,特别是饲料需求较大,再加上近年来深加工产能扩张迅速,国内玉米需求体量较大。供应层面的减少,无疑会对玉米价格形成带动拉升。

但是,由于去年以来出现的非洲猪瘟疫情的发酵,国内生猪存栏水平大幅下降,饲料消费需求预期悲观,有些机构认为将减少玉米需求1500万吨以上,而且后期能不能有所恢复,要看疫苗的研制成功时间,毕竟非洲猪瘟的高致病性、高死亡率,对养殖户来说,哪怕是近期猪肉价格涨势明显,也不敢贸然补栏。



在上述层面来看,未来国内玉米的供求肯定是更加趋紧的,但是紧张的程度、缺口到底有多大,还要看饲料需求的回暖进程,当然,也得看后期贸易谈判下的进口预期有多大。要不然,新增供应能力下降,叠加临储玉米库存减少带来的供应减少局面,很可能会被进口量增大给抵消了。

最后,需要说一下,在补贴力度加大下的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很可能需要承担因为产量增加、进口量也保持高位且价格会更低等带来的销售难度增大、价格下跌压力增大的风险。


粮小咖


东北三省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农民只能种地维持生活,现在是这种情况,每个地区都有它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在我们这里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

玉米


玉米价格涨不起来,正如题主所说东北种植量大,导致玉米价格低,我感觉玉米处在饱和状态,整个东北都在种植玉米,如果东北大面积种植大豆,那玉米价格肯定大涨。

农村为什么选择种植玉米? 玉米的田间管理省时省力,抗病利强,玉米的产量高每亩地能达到2000多斤,这也是农村选择的原因。

大豆

农民不种大豆也是有原因的,现在的大豆价格在每斤一块多,有谁会愿意种,产量没有玉米高每亩地只能300~400斤,导致大豆种植量少,大豆甚至没有人种。

大豆种植没有像玉米那么省事,在我们这里种植大豆的,都是人工收割,人工脱粒,现在还没有行成规模化种植,导致大豆种植困难。

加强农民种植大豆,我们这里2019年种植大豆给予每亩500补贴。为了让农民能更多的种植大豆。



在我认为农民选择种植什么农作物,是要看它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和利润,玉米和大豆相比还是种植玉米利润高一些,如果今年大豆给予补助,这样种植能有所提高,那玉米价格可能也会跟着上涨。 我是海龙谢谢阅读评论。


新农人海龙


您好,我是三农领域的优质作者,如果有任何关于三农、农村和农村生活趣事方面的问题,欢迎和我多多交流。

东北三省少种玉米,多种大豆,我认为玉米价格能提高一些。

东北三省的土地非常多,但是价格不会提升多少,因为东北的土地和环境,一年好像只能收成一次,我记得东北本来种植水稻和大豆的就比较多。

这里题主说的可能是全部都不种植玉米的情况下,会不会提高玉米的价格,那么换句话说,别说是东北三省了,就是某一个省份全部不种植玉米了,肯定就能提高玉米的价格,这里的意思是物以稀为贵的解释,产量少就会涨钱,这是肯定的道理。

东北现在种植玉米,只是春天种植,秋天收获,然后又要等到明年才能种植玉米了,而且都是一年只种植一次,所以很多农民都选择了种植大豆,和水稻,东北的大米现在也很出名啊,这就说明种植水稻的比较多。

所以我理解的是东三省都不种植玉米,是能提高玉米的价格,但是不会太多。


以上是我对于农村这一问题的回答,欢迎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哦~


农村土豆妹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是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价格,供需关系影响着他的价格但不决定它的价格。也就是说玉米的价格目前基本上永远不可能超过2块,这是他的价值决定的,如果东三省种植的玉米大幅度减少甚至是不种植也只是稍稍的提高玉米的价格,但做不了根本性的改变。

东三省玉米产量

去年东三省的玉米产量是9396万吨,全国的玉米总产量是2.165亿吨。也就是说,他们的玉米产量占了全国玉米产量的43%左右,而我们玉米的年需求量为2.38亿吨左右,如果东北三省真的都不愿意种玉米,我想玉米可能涨价比较大,但是它的上涨空间也是有限的。


1.其他粮食作物互补:首先我们国内的65%以上的玉米,基本上都是用作了饲料,这是因为它的能量比较高,具有能量之王的称号,而且使用着比较便宜,在国内非常容易获得。但是一旦玉米的种植量大幅度减少,他的价格提上来之后,这些饲料的企业基本上都会使用其他的一些能量作物,例如小麦,高粱等。

2.大幅度进口: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大幅度的进口,我们每年都是需要进口很多的玉米,如果国内的玉米满足不了需求,那肯定会大幅度的进口,进口的数量足可以弥补我们国内的需求。


因此,如果东北地区大幅减少玉米的产量。也只能会稍微提高它的价格,并不能够明显的改善。从上一年的小麦就可以看出,全国的小麦普遍减少了三成,这可是几千万吨的数量,可是我们的小麦价格真的大幅度上涨了吗?并没有大幅度的上涨,上一年小麦的价格最高也就是1.25元/斤。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你的意思是想通过降低玉米的产量来提高价格,这是行不通的,因为国内玉米价格低不是因为供过于求,和进口的玉米相比这价格不低,说价格低单纯是觉得自己种植玉米的成本有那么高,认为价格必须高到一定程度才算不低。东三省玉米价格,和美国玉米的市场价格如下,这里仅仅粗略的做个比较,美国的玉米价格经过换算为约1090元/吨(按8.03日汇率),如果是在配额内,进口玉米关税仅为1%,若在配额外,则关税高达65%,这才和国内的玉米价格持平,根本问题还是国内种植成本太高。


agriculture


别说东北,现在全国不种玉米价格也涨不上去,外国玉米多的很,价格还低!多进口外国的吧!老百姓也不这么累了,外国人种地种的好,把地都承包给外国人吧!


王金明


这是必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