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中國?三位進博會上的“回頭客”這樣回答

我們為什麼選擇中國?三位進博會上的“回頭客”這樣回答

“從歷史的長鏡頭來看,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11月5日,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的這一“金句”,引發人們的強烈共鳴。

連日來,記者逛展進博會時發現,許多參展商是第二次參展的“回頭客”。他們有的看準了中國產業改造升級的趨勢,推出相應的自動化控制設備;有的深挖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商機,帶來了綠色健康食品;還有的通過加碼投資中國,把握未來更大的機遇。相較第一屆參展時或多或少的試水心態,這次,嚐到了“甜頭”的他們,對中國市場、中國前景更加篤定,更加渴望擁抱中國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美企展位負責人王明波

追逐產業升級的“中國動能”

短短兩年,就在中國為1000棟建築提供了數字化解決方案。這便是美國企業江森自控在中國市場取得的亮眼成績。然而,當在進博會上談及此話題時,企業的展位負責人王明波卻說,中國市場的潛力遠不止於此,他們渴望通過進博會為企業發展尋找更多“中國動能”。

走進江森自控的展位,記者發現,這裡與裝備館的其他展位有些不同:沒有高端大氣的新款直升機、遊艇,也沒有高效運轉的全自動設備,甚至沒有一個舞動的機械臂……除了一臺新款的製冷設備,整個展位看不到其他展示的裝備類產品,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電子屏。王明波告訴記者,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更好地介紹企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隨著中國對能耗和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采購商對數字化解決方案有了更迫切需求。”王明波說,因此今年他們主打的便是“軟件”。為此,他們將公司最先進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在展會上進行集中呈現,並組織了人數眾多的專業講解團隊,王明波也是其中之一。

在我們說話的當口,幾位採購商走進展位想了解相關產品。聽說對方對能效管控系統感興趣,王明波立即將他們引到了“中央冷熱源站優化系統”的展示屏前。王明波解釋說:“這套系統已經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所州立大學建成並投用,節能效果良好。”王明波的一句話便引起了採購商的興趣,他們主動詢問該系統的節能效果。王明波伸出一個手指說道:“少說一年為學校節省了用電、用氣等各項成本約100萬美元。”

“在首屆進博會以後,江森自控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力度,不斷加深對中國市場的瞭解。”王明波表示,中國各地政府正在推動企業上雲的行動,他認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以浙江為例,從去年開始正式實施“十萬企業上雲”的三年行動計劃。因此江森自控目前正在杭州、寧波等潛在用戶相對密集的地區重點推介自己的產品。據介紹,目前已有多家浙江企業採用了他們的系統,平均節省能耗5%至10%。

同樣,在裝備展館裡,記者發現一旁的西門子、霍尼韋爾、施耐德、美國通用公司等也都有推出相關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對此,王明波並不諱言,這些公司許多也正在發力中國市場,進博會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更大的舞臺。“但要想站到舞臺中央,不僅要比產品質量、比服務能力,還要比比誰對中國市場的理解更深。”他說。

我们为什么选择中国?三位进博会上的“回头客”这样回答

烏干達參展商呂翠峰

走上進入中國的“綠色通道”

位於東非的烏干達,與中國相隔8000公里,因一袋芒果乾而在進博會上相遇。

開幕沒幾天,烏干達芒果乾品牌Africhain創始人呂翠峰已經感到有些疲憊。36平方米的展位上,6個工作人員同時忙碌著,但現場依然有點“亂”。看著展位前絡繹不絕的參會觀眾,無數雙伸過來想要試吃芒果乾的手,呂翠峰不得不親自上陣。

忙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種滿足。從去年第一次參展,到今年第二次參展,呂翠峰認為,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進博會的滿足,源自生意本身。做中非跨境物流出身的呂翠峰,在非洲找到了一門好生意。當時,她認識了當地的一位芒果種植戶,瞭解到烏干達很多水果滯銷賣不出去,於是決定在非洲投資參與建一個水果加工廠。

“把好產品賣到國內來,正符合當下消費升級的趨勢。”呂翠峰說,在第一屆進博會上,烏干達的芒果乾果然吸引了國內採購商的關注,除了因為好吃,更關鍵的是這是為數不多的東非企業,讓眾人產生了興趣。

當時,呂翠峰把整個進博會的食品及農產品展區逛了一個遍,發現居然沒有一家來自非洲的企業和產品。“他們其實也想來,但因為路途太遠了,機票、住宿、展位費用等因素,讓他們望而卻步。”她說。

一場進博會之旅,讓呂翠峰在收穫訂單的同時,也獲得了烏干達官方的青睞。“她的企業讓我們的農產品走入了中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拉動了烏干達的出口貿易,還改變了當地工人的生活條件和收入水平。”採訪中,坐在呂翠峰身邊的一位烏干達人突然插話為她點贊。記者向身邊的人一打聽,原來他是烏干達出口促進局局長Elly Twineyo。

呂翠峰隨手翻開手機,找了幾張在烏干達的照片:烏干達總統參觀工廠,對剛出爐的芒果乾進行了試吃並豎起大拇指稱讚“烏干達好味道”。原來,Africhain品牌在國內或許並不大,但在烏干達的知名度卻已經響噹噹了。

“這種轉變,讓我更加感恩進博會這個平臺,讓東非的產品能夠快速進入中國。”呂翠峰說,今年3月,Africhain芒果乾正式入駐天貓國際自營國內現貨,並迅速獲得銷量和品牌力的成長,成為平臺上的健康休閒零食爆品。

“第二次來進博會,我其實肩負著當地人的期望,展位越忙越“亂”,其實我心裡越踏實。”呂翠峰說,前兩天,一位內蒙古的採購商說訂購100萬袋芒果乾,這可以解決烏干達很多果農的滯銷問題。

這段時間,呂翠峰的烏干達工廠開始加班加點採摘加工,並將剛剛出爐的芒果乾從非洲全程冷鏈運輸到中國,為“雙11”做足準備。烏干達芒果乾就是踩著進博會的紅地毯,走上了進入中國市場的“綠色通道”。

我们为什么选择中国?三位进博会上的“回头客”这样回答

宜家中國首席市場官張然

把握住把握好“中國機遇”

11月7日下午,在第二屆進博會現場,記者見到了宜家中國首席市場官張然,聊起了宜家與進博會“相識”的故事。

“首屆進博會上,作為來自瑞典的全球最大傢俱家居用品企業,宜家參與了國家館中瑞典館的集中展出。”張然回憶說。而今年,宜家特別加大了參展力度,一舉訂下科技生活館180平方米的獨立展位,還成為了第二屆進博會的綠色發展合作伙伴。

從集中參展到獨立展位,宜家看好中國市場的舉措遠不止於此。在張然看來,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還在於投資機遇。

“事實上,宜家也一直努力抓住這樣的機遇。”張然回憶,早在1998年,宜家就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商場。21年來,緊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步伐,宜家不斷擴充著中國市場佈局。目前,宜家已在23個城市開設了29家商場、2個體驗店和3家薈聚購物中心。

這兩年,宜家更是在上海設立了瑞典本土以外的首家海外數字創新中心、唯一的產品開發中心。前不久,宜家又宣佈將在2020財年完成歷史上在中國的最大年度投資。如今,中國已成為除瑞典本土以外,唯一擁有宜家完整價值鏈的市場,涵蓋產品設計、測試、生產、採購、倉儲及配送、零售、購物中心、數字創新等全領域環節。

“機遇如果能把握得住、把握得好,就能中國發展的巨大紅利。”張然告訴記者,中國市場與消費者以巨大的熱情回報了宜家。今年8月底以來,宜家鄭州商場開業後人氣爆棚。“人們往往需排隊兩三個小時、通過商場設置的6個限流卡點才能進入店內。”張然描述道。

據張然透露,上一個財年,宜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年度銷售額達到了157.7億元,年度線下商城訪客數達1.08億人次,線上商城訪問量達1.3億。在中國,宜家已擁有2600萬註冊會員。

“巨大的市場活力給了我們更大的信心。”張然表示,相信未來宜家還會在中國有更多的投資動作。

我们为什么选择中国?三位进博会上的“回头客”这样回答

【記者手記】

進博會進入第三天,人氣熱度居高不下。在一處展廳外,筆者看到了一張參展客流量熱力圖,滿屏都是紅、黃色,每個展區都是“C位”。因為觀展人數過多,有些展廳外經常會看到因臨時限流排起的長隊。

客流量增加,成交額飆升。這不僅彰顯了進博會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更是中國消費者強大購買力的生動折射。因為進博會這個大平臺,中國消費市場的活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激發,越來越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得到了新的更豐富的滿足。

因此,從把脈消費升級趨勢而言,進博會是一個極佳的觀察窗口。對中外參展商而言,這個平臺就像是一個絢爛的萬花筒,不僅有數以萬計的優質產品,更蘊藏著未來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和風口。

民以食為天,消費升級首先是“吃”的升級。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筆者發現,很多國外商品頗為眼熟,新西蘭獼猴桃、澳洲牛羊肉、泰國榴蓮等等。但是,這些平時已經尋常可見的食品,卻在進博會上掀起了一陣陣圍觀熱潮,為了嘗一杯果汁、吃一塊牛肉,願意排隊等上十幾分鐘的大有人在。一位觀展者說“就是想嚐嚐來自原產地最正宗的味道”。

這正是一種消費升級的新態度。中國消費者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一味追求“新奇特”和“實惠多”,而逐漸轉變為追求“更好”“更佳”“更正宗”,消費行為變得愈加理性。對掘金中國市場的企業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商業信號:中國消費者已經認識到,消費升級不等於越貴越好,而是在自己的消費能力範圍內,尋找到最優解。

值得一提的是,眾多急於走進中國市場的國外商品,正在迅速熟悉中國市場,找到本地化的中國路徑。無論是幾萬元一隻的西班牙火腿,還是幾元錢一個的進口水果,這些進博會上的網紅產品,進入國內市場與消費者見面的速度越來越驚人。今年進博會上,泰國、俄羅斯、墨西哥、秘魯、阿根廷等10個國家宣佈,進駐天貓開設國家旗艦店,第一時間把品質進口生鮮送上中國消費者的餐桌。這也意味著,對國內市場消費產品提供商而言,本土化的優勢也許正在削弱,要在中國消費的大機遇中拿到更多份額,必須不斷打開新的市場空間,創造新的競爭優勢。換言之,要有找到新風口的能力。

怎麼找準新風口呢?僅就筆者逛展進博會體會而言,健康產業一定是其中之一。在此次進博會企業商業展中,醫療器械和醫療保健展位最是“一位難求”,今年場館面積擴大了一半,依然很早就被參展商搶訂一空。在這個秀場裡,很多新品全球首發。一家日本企業帶來了一款最新的氫氧氣霧化機,其更小、更精緻、更靜音的特點博得了不少眼球,進博會首日就與中國採購商簽下了一個大單。在這樣一個萬億元規模的消費領域,如何與國際強手同臺較技,中國企業需要做的文章還大得很!而且,這還只是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一個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