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養馬漢搖身變成西垂大夫,妖后褒姒意外成就秦國

大秦王朝:

上回講了伯益後人,若木一族建立了徐國,大廉一脈的季勝後人建立了趙國,惡來的後人則建立了秦國。從今天開始,就正式進入大秦系列。

秦嬴

卻說惡來一族因為造父的受寵,也被賜為趙氏。傳到大駱這一代,生有二子。嫡子叫成,其母為申侯的女兒。庶子叫非子,居住在犬丘,雖沒有成那麼好的外公,但卻繼承了祖先的養馬技術。犬丘人就將他舉薦給了時任天子的周孝王,周孝王任命非子為養馬官,在汧水、渭水交匯處那裡養馬,結果馬匹大繁衍。

大秦王朝:養馬漢搖身變成西垂大夫,妖后褒姒意外成就秦國

非子牧場

玉皇大帝為了打發孫悟空,賜其閒職弼馬溫。有了馬,才有騎兵,才能抵禦擅長騎馬的戎狄,因此,可別小瞧了非子,他的地位卻是孫大聖望塵莫及啊。周孝王望著那些膘肥體壯的駿馬,打心眼裡喜愛非子,便打算冊立他為大駱的嫡子,將來繼承大駱的一切。

大秦王朝:養馬漢搖身變成西垂大夫,妖后褒姒意外成就秦國

非子

嫡子成的母親慌了,趕緊求助於父親申侯。於是,申侯便對周孝王開講大道理:“當初我驪山氏女兒嫁給戎胥軒為妻,生下中潏。就是因為這層親戚關係,他的後人一直都無怨無悔地守護著西垂,大周這麼多年才能太平無事。我為了鞏固雙方的關係,又將小女嫁於大駱,生了嫡子成。此次通婚意義重大,西戎因此都對大周心悅誠服,所以大王您才能高枕無憂。如今您卻要廢了成,如此後果將不堪設想啊!望大王收回成命。”

原來,久居西垂之地的惡來一族,與西戎倒是相處融洽,久之便成為西周的屏障。周孝王既不想得罪西戎,也不想埋沒人才,便對申侯說道:“好吧,寡人同意愛卿的建議。但是朕聽說過去伯益為舜帝養馬而被封地賜姓,如今他的後人為我養馬,寡人理應賞賜於他!”於是,便將非子封在秦地,恢復其嬴姓。從此,非子便改稱為秦嬴,大秦的子孫便在秦地紮根了。

大秦王朝:養馬漢搖身變成西垂大夫,妖后褒姒意外成就秦國

非子和成的封地

西垂大夫

到了秦嬴的曾孫嬴仲這一輩,周厲王無道,諸侯紛紛背叛周王室。西戎也不例外,而他們率先滅掉的就是西戎與大周的紐帶——居住在犬丘的大駱之族。非子一族因為分家且居住在秦地而僥倖逃過一劫。

周宣王即位後,欲重新恢復大周昔日之威,便率領諸侯征討四夷。嬴仲作為大駱的後人,被冊封為大夫,重新肩負起西逐犬戎的使命。周宣王六年,為了捍衛大周江山,嬴仲戰死沙場。

大秦王朝:養馬漢搖身變成西垂大夫,妖后褒姒意外成就秦國

嬴仲

然而,大秦子孫沒有滅絕,驅逐西戎的戰鬥便不會停止。長子莊公接過父親未完成的使命,率領四位弟弟和七千士兵,終於大敗西戎。周宣王便將秦地與大駱之地犬丘一併賞賜於莊公,封其為西垂大夫。

秦國

卻說莊公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世父繼承了戰鬥民族的血統,對父親說道:“戎人殺了我祖父,我一日不殺戎王,便不敢回城而居。”然後便將嫡子之位讓於二弟襄公,自己則與西戎死磕到底。

襄公二年,西戎來襲,包圍犬丘,世父奮力反擊,不幸被俘。後來雙方講和,世父在關押了一年多後,返回故里。

襄公七年,周幽王寵愛褒姒,廢掉太子宜臼而以其子代之。卻說所有的申侯都為外甥操碎了心,太子宜臼跑過來向其哭訴周幽王及褒姒之惡行。

大秦王朝:養馬漢搖身變成西垂大夫,妖后褒姒意外成就秦國

褒姒

“這麼多年來,為了大周西域的安寧,老申家將多少女兒嫁於鳥身人言的中衍之後。昔日外甥趙成因此慘遭滅族,如今竟然又廢掉我外甥宜臼,是欺我老申家無人嗎?”申侯不由得大發雷霆,“既然周幽王無情,也休怪我無義!”

周幽王荒淫無道,諸侯背地裡都很厭惡他。申侯深知西戎一直以來都是周王室的剋星,只要藉助他們的力量,討伐失道寡助的周幽王,勝利應該是不在話下。於是,申侯聯絡西戎一起伐周,將周幽王殺死在酈山之下。

然而,貪婪的西戎卻藉此機會在宗周大肆掠奪,並沒有歸去的意思。諸侯聞訊趕來,其中,秦襄公與晉文侯、鄭武公、衛武公合力殺退了西戎。接著,申、魯、鄭等諸侯擁立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

大秦王朝:養馬漢搖身變成西垂大夫,妖后褒姒意外成就秦國

周平王東遷

然而,周平王卻依舊是寢食難安。

  • 畢竟是西戎助周平王復位,如今卻恩將仇報,他日必來尋仇;
  • 宗周地處西隅,西面只有一位西垂大夫為屏障。而兵強馬壯的諸侯大都處於黃河以東,如果善於騎射的犬戎快速來襲,界時遠水救不了近火,自己恐怕將落得與父親周幽王一樣的下場;
  • 老牌諸侯虢公翰在攜地另立周宣王之子餘臣為周攜王,雖然武王這邊的嫡系諸侯大多支持周平王,然而一朝兩王的局面讓周平王很是尷尬。

為此,周平王決定遷都洛邑,四周諸侯將成為成周堅不可摧的屏障,同時提拔秦襄公為諸侯,賜以岐西之地,並約定只要秦國能驅逐西戎,豐鎬舊都之地皆歸秦國所有。

大秦王朝:養馬漢搖身變成西垂大夫,妖后褒姒意外成就秦國

周平王東遷

公元前770年,秦國,這個曾經的西垂小城,終於以諸侯的身份登上了歷史的舞臺。而那時,周平王哪裡會想到自己的這次分封竟在500多年後終結了大周朝的命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