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善良的農家美婦到邪惡的“妖后”,呂雉的轉變是個歷史必然

不到20歲,還是個純真的少女,便在善於看相的父親安排下嫁給了已經年近40的混混劉邦,史書上沒有提及呂雉當時的反應,顯然她的反應是無關輕重的,但我們有理由推測,她是有些不情願的。

從善良的農家美婦到邪惡的“妖后”,呂雉的轉變是個歷史必然

父母之命,嫁給劉邦

善良的農家美婦

然而,呂雉到了劉家,才發現,劉邦已經和寡婦有了一個兒子劉肥,但她並沒有因此生氣,而是老老實實的侍奉公婆,幹起了農活。

從善良的農家美婦到邪惡的“妖后”,呂雉的轉變是個歷史必然

賢惠的呂雉

從一個富家小姐姐,轉眼間成了農家婦人,換作現在的女孩子們恐怕早就撂挑子不幹了,但呂雉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覺悟,不僅快速適應了莊稼活,在此期間,還展露了她傳統華夏女子最柔情善良的一面,《史記·高祖本紀》中有以下記載:

“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餔之。”

呂雉和兩個兒子在田中給莊稼除草,這時有一名老人路過想討碗水喝,呂雉不僅給他取了水,還讓他吃了傍晚餐。

要知道,那時候的劉邦家人口眾多,卻並不富裕,呂雉在幫助老人時的慷慨,足以證明,那時的呂雉是一個勤勞善良,極富同情心的人。

支持丈夫事業的賢內助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呂雉深深愛著劉邦這個包辦婚姻下的丈夫。

公元前209年,劉邦在沛縣起義,殺死縣令後便逃入山中,渾然忘記了還在家中的包括呂雉在內的家人,很快,呂雉被投入了監獄,飽受磨難之下卻不忘照料劉太公與一家老小,出獄後,依舊一邊操持家中事宜,一邊多方打聽著劉邦的下落。

從善良的農家美婦到邪惡的“妖后”,呂雉的轉變是個歷史必然

任勞任怨的呂雉

3年後,劉邦被封為漢王,將家人接到了身邊,可呂雉萬萬沒想到,她將面臨著第二次牢獄之災。

公元前205年,劉邦奇襲了項羽的老窩彭城,被城中的美女們迷得五迷三道,全然忘記了將家人接到城裡來。

項羽率3萬楚軍以迅雷之勢突襲劉邦,50萬漢軍瞬間土崩瓦解,敗退的劉邦更沒時間去管家人,徑自逃跑了。

沒沾上劉邦的半點光,呂雉再次攜劉太公開始了逃亡,不想卻被項羽的士兵抓住,帶回了彭城,投入大獄,這一關便是兩年半。

拋妻棄子的劉邦,呂雉仍然堅持著那份華夏傳統妻子的德行,在獄中時刻有死亡威脅的她,默默的等待著再次與丈夫相見。

歷經艱辛重見丈夫,卻見他膝上坐著一個美豔婦人

當呂雉重見天日的那一刻,她迫不及待的回到了丈夫身邊,卻看到丈夫身邊已經有了幾位新歡,尤其是那個整日圍著轉的女人:定陶戚夫人。

從善良的農家美婦到邪惡的“妖后”,呂雉的轉變是個歷史必然

丈夫擁美人在懷

她年輕,漂亮,嗲聲嗲氣的說著那些肉麻的話,劉邦十分受用。

呂雉第一次認真的審視著自己,她也曾經驚豔四方,上門提親的人都踢壞了呂家的門檻,但自從嫁給了劉邦,田間地頭那熾熱的太陽將她原本白皙的皮膚曬得黝黑,常年的牢獄之災,卻又讓她的面色變得蒼白。

男人都是喜新厭舊的,我是他的糟糠妻,為他付出了那麼多,想必不會虧待與我。

戚姬,欺人太甚!

戚姬絕非善類,大家不要被影視劇誤導,認為戚夫人就是一個單純的婦人,她有著她的野心。

仰仗劉邦的寵愛,她不僅一次的吹著枕邊風,要劉邦廢掉太子劉盈,而立自己的孩子劉如意為太子。

劉邦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打算,他認為劉盈的性格柔軟,不適合作繼承人,但他不靠譜,並不意味著一起打天下的群臣也不靠譜,在一片反對聲中,另立太子的打算就此作罷。

但這件事卻徹底殺死了一個人,也誕生了一個魔鬼。

從善良的農家美婦到邪惡的“妖后”,呂雉的轉變是個歷史必然

呂雉“死”,呂后“生”

被殺死的那個人叫呂雉,她任勞任怨,樂善好施,溫柔賢惠,她在丈夫為了討好另一個女人,想要廢掉自己兒子太子之位時死去了。

誕生的那個魔鬼叫呂后,她陰狠毒辣,野心勃勃,毫無人性可言,她暗下毒誓:凡威脅到我和兒子地位與生命的人,必將在未來付出最最慘痛的代價。

若我不狠毒,恐怕今日之“人彘”便是我了吧

呂后的覺醒,對某些人來說便不是什麼好事情,一時動不了戚婦人,便向那些有可能威脅到兒子地位的人下手,韓信、彭越,很快成了呂后的刀下亡魂,為了兒子的天下而讓自己的雙手沾滿血汙,這是覺醒後的呂后對母愛的特殊表達。

劉邦去世,呂后終於勝出,將兒子劉盈推上了帝位,而自己則成了太后。

我說過,威脅過我的人,必將付出最最慘痛的代價。

趙王劉如意被毒殺,而那位昔日靠妖豔惑君的美婦戚夫人,被呂后殘忍的製成了“人彘”。

望著糞坑中那絕望的生命體,呂后感慨,若非我還是那個淳樸的劉家農婦,恐怕今天的這個人彘,就是我吧?

是啊,那位單純善良的鄉村婦人,怎麼可能是戚婦人的對手呢?

呂雉“死”,呂后“生”,是一個歷史必然。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