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過路的人啊,請回去告訴斯巴達人,我們遵守他們的囑託,在這裡矢志死守,長眠於斯。

--------300勇士墓誌銘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在箭雨中死守的斯巴達人

在歷史上,斯巴達人作為英勇戰士的代名詞,享有極高的聲譽,在溫泉關的血戰和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堅韌表現,都讓他們遠近聞名。與此同時,斯巴達自從來庫古改革後,在公元前7-6世紀,這個城邦就走上了類似於鎖國的體系。所以信息的不流通導致了外界對於斯巴達制度的種種猜測,這才有了外界對於斯巴達文化的各種神話。

不過,藉助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等人的一手記載,我們依舊可以還原出斯巴達教育制度和軍事制度的各種細節,我們很容易發現,這是一套重視武力、但是極端偏科的教育體系。對於斯巴達文明的整體發展而言,這就是一把雙刃劍。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斯巴達人非常重視自己的教育體系:阿果戈。在斯巴達人於331年的麥佳拉波利斯戰役慘敗之後,斯巴達人拒絕了馬其頓人的交出50名人質的請求。因為斯巴達人認為即使戰敗,也不能讓自己的下一代、國家的未來就此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所以這無疑體現了斯巴達人重視教育的一面。那麼他們的教育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回到歷史文獻中一探究竟吧。

1.少年期的訓練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斯巴達兒童和父母

所有的斯巴達人在7-12歲時,都會加入少年的特訓團隊,由德高望重的斯巴達老兵監督訓練,並對不遵守軍紀的年輕人及時進行處罰,在一陣鞭打之後,軍官們所需要的唯一結果就是讓青少年做到對軍官的絕對服從。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戰士們按照要求,要過簡單而樸素的生活,一切從簡是斯巴達人生活的最高原則。

在接受了最基本的服從命令訓練之後,男孩們分成一支支小隊,並選擇其中戰鬥意志最堅定的人作為隊長,作為未來領袖的人選。而年長的戰士們則在一旁圍觀訓練場面,監督年輕的戰士們嚴格訓練,不得鬆懈。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希臘跑步者

在訓練科目上,斯巴達男孩們按要求是不能穿鞋子,並完成前躍、跳遠、長袍等項目的訓練,以便讓腿腳更靈活,在腿功足夠強健之後,男孩們才能穿上鞋子,繼續訓練。除了跑跳,還有戰舞。戰舞是將劈砍、進攻和防禦的動作組合在一起的體操,以便寓教於樂,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進行日常化的軍事訓練。

而且青少年們在一年中只能擁有一件披風,而且不能換洗或者更置衣衫。這樣一來,男孩們就能習慣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繼續行軍,不受極端寒暑氣候的影響執行任務。由於衣衫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破損,所以斯巴達人對於衣著過少的態度十分開明,無論男女都對身體持有開放乃至無所謂的態度。這一態度也會影響到這些人成年之後的生育觀和育兒觀。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身材健美的希臘少年

在士兵的飯量上,斯巴達戰士們也是受到嚴格控制的。斯巴達戰士的伙食供應僅僅以不餓死為最低標準來配置。這是因為斯巴達人相信與其因為餓瘦而變得苗條,也比因飽餐而大腹便便、身材臃腫要好。而且長期的飢餓訓練可以讓戰士們更能忍飢挨餓,在軍糧缺乏的時刻能夠堅持的更久。不加過多作料的簡單飲食,有利於讓戰士們適應收編擁有的口糧或者飲食,而不是在關鍵時刻浪費食物。

令今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時的斯巴達人並不以盜竊為恥辱,反而以盜竊作為軍事訓練的一部分。少年兵們往往是分不到足夠的軍糧,所以他們必須去盜竊軍糧,以此來補充食物和體力。色諾芬直言,其他希臘城邦的訓練是懲罰那些不聽從指令的戰士,但是斯巴達人卻是懲罰那些盜竊技術不佳的人。在普魯塔克的記載裡,一個少年在參加訓練時,曾經偷竊過一隻狐狸,當人們前來尋找丟失的狐狸的時候,他將狐狸藏在自己的胸前和袍子下,以防被人發現。結果狐狸咬壞了他所有的重要器官,在人們發現他時,他已經奄奄一息了。他的遺言是:與其被人發現弱點、不光彩地死去,還不如光榮的隱藏弱點。斯巴達人的極端性格與對榮譽的重視可見一斑,一旦失去榮譽,將意味著難以在社會里立足生存。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斯巴達人獵殺野豬

此外,斯巴達人並不鼓勵個人英雄主義,所有人都要在一起進餐、訓練或者前往營地裡休息。公平制度最極致的體現是食堂。只有真正的社會成員才能在食堂進餐,作為被社會認可的標誌。在公餐制食堂裡,所有人都要貢獻一份飲食給公餐食堂,將公平進行到底,否則就不能在食堂裡分享食物。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斯巴達人其實非常熱愛詩歌、音樂和舞蹈,詩人塔爾提奧斯曾經撰寫了大量的詩歌歌頌斯巴達人的勇武和善戰,而且一直被斯巴達人所傳頌,斯巴達人也認為熱血沸騰的戰歌有利於讓年輕人忘記死亡的恐懼。事實上直到公元前6世紀,斯巴達人都不是特別地封閉,與外界有著商業和文化上的聯繫,這個尚武的城邦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文化荒漠。

在過了12歲之中,斯巴達的小男孩們將進行下一階段的訓練。他們會按照年齡分組,每一組的領袖還是該年齡組的精英分子。為了保證團隊成員的能力齊頭並進,每個最懦弱、最膽小的人都會被分配一個最優秀的青年進行配對教育。每天晚上,斯巴達青年們必須親自收集食物、做飯生火,然後在飯後唱歌、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詢問誰是最偉大的英雄、誰是斯巴達最優秀的公民。答不上來的人會被視為缺乏上進心、沒有追求,從而遭到同伴的遺棄。到了深夜,戰士們還要收集蘆葦和稻草,然後製作蘆葦床墊,進行臥薪嚐膽式的深夜休眠。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史詩是斯巴達人的精神寄託

在其他的希臘城邦,成年男子可以和年輕人之間結成相互友愛的伴侶關係,但是在斯巴達,這樣的伴侶和教導關係,僅僅存在於教學和訓練層面,伴侶之間不能越雷池一步。從12歲到19歲,在其他希臘城邦國家的軍事訓練都基本結束之後,幾乎只有斯巴達人會繼續嚴厲的軍事教育,讓少年們進入青年期的訓練。

階段總結:少年期的訓練重點在於培養吃苦耐勞、勤勞苦幹的優秀品質,並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以便於接受軍令。這些品質,都是在為後來的進一步訓練打基礎。相比於十分基礎性的少年期訓練,青年期的訓練更加殘酷,也更加具有公共性。他們將在國家機器和社會大眾的監督下接受訓練,並隨時迎接檢查。

2.青年期的訓練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國王衛隊的裝備

在19-20歲,斯巴達人青年們就進入了青年期,雖然只有到了30歲,斯巴達人才算是完全意義上的全權公民,他之前的伴侶會在30歲時結束對青年人的監護義務,年輕人也不能整天和他們的男性伴侶在一起生活了,從此之後,這些曾經的伴侶會結成政治上的盟友,選舉共同的候選人,或者成為同一派系的政客。但是在20歲,戰士們就有服役和應徵的義務,作為國家的兵源攘外安內。

作為成年的標誌,他們有權利蓄象徵著成年人的長髮。在斯巴達,只有貴族和自由人才能蓄長髮----奴隸因為沉重體力活,不能蓄長髮。按照色諾芬記載的斯巴達人的說法,長髮可以讓英俊的人更英俊,讓醜陋的人更加可怖。而對於懦夫和臨陣脫逃者的處罰則非常嚴酷,那就是除了體罰,還有羞辱性質的剃掉一部分頭髮和鬍子。

除了學習短劍、劍盾、投槍的用法,以及野外生存的技能之外,額外的監督是戰士們每10天需要接受監查官的體型檢查,以防止戰士們身體發胖,這不僅會影響行動的靈活性,而且是戰士們好逸惡勞、不嚴格訓練的證明。此外,監查官們會檢查戰士們的食物和床鋪,以防止青年戰士們有貪圖享樂的嫌疑。在整個訓練期,青年戰士們的言行舉止會受到所有成年公民的監督,一旦他們的舉止不合乎規範,就會遭到眾人的當年責打。這充分地詮釋了一句話:斯巴達人先要學會如何被統治,然後才能去統治他人。

對於斯巴達人而言,服從命令和法律是十分重要的品質。斯巴達人作戰最基本的原則是:服從軍官的一切軍令,及時對方的人數遠遠多於己方,也要義無反顧地殺向敵人,絕不後退。在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臘的時候,和薛西斯皇帝一起遠征的斯巴達廢王德拉托馬斯明確告訴波斯皇帝:和大王的威脅相比,所有斯巴達人都十分懼怕的是斯巴達的法律條文。神聖的法律是無法違背的。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被影視文化神化的300勇士

作為對年輕優秀戰士的獎勵,斯巴達國王每年會從3個家族的青年人中,挑選最優秀的100人,然後以這300人組成斯巴達國王的近衛隊-----騎士(hippies)。這個希臘語詞彙最早就是戰馬的意思,早期的多利亞人是遊牧和半遊牧部族,所以他們的精銳禁衛軍就是騎兵或者戰車兵,只是到了重步兵戰術興起之後,國王衛隊出於傳統,依舊保持了這個傳統。因為衛隊不是固定的一班人馬,所以年年輪換的制度保證了衛隊具備新鮮血液,進而保證了戰鬥力。每個青年期的戰士有10次參選的機會,這是非常巨大的榮譽,而且意味著潛在的升遷機會,毫無疑問會提高戰士們的社會和政治地位。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希臘神廟

在和平年代,衛隊除了守衛王宮或者神廟,還要在關鍵場合迎接或者送走關鍵的客人,比如雅典名將地米斯托克利在出訪斯巴達之後,因為他在薩拉米思海戰中功勳卓著,享受了被斯巴達國王衛隊禮送出境的待遇。

而在戰爭年代,一般情況下是200名衛隊在國內留守,100名戰士追隨國王在外征戰。因此300名衛隊在溫泉關全員出擊的情況是緊急情況下的非常之舉。正是因為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認識到溫泉關之戰有去無回,所以他才將衛隊全部換成30歲以上、有妻子而且有後代的成年男性公民出戰,以保證這些家族不會因為血戰而絕嗣。

階段總結:總體來看,青年期的訓練是青年們成為全權公民前的過渡期。相比於重要的對手雅典,斯巴達人成為公民的時間要晚10年,但是這十年會讓年輕人更加穩重成熟。國王衛隊的競爭選拔機制,也是斯巴達人優生優育思想的延續。最重要的時,這一階段斯巴達人會被強行灌輸非常重要的品質:服從命令。這將是他們區別於其他希臘城邦的重要特質。這是一把雙刃劍,將會塑造斯巴達文化的種種特質。

3.成年期的訓練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成年後的斯巴達人要執行各種軍事任務

在經歷20-29歲的青年期之後,戰士們進入了成年期,斯巴達青年們都成為了全權的公民,具備了選舉權、被選舉權,還需要旅行軍事義務,繼續過集體生活。但是作為一個族群的脊樑骨,他們還要承擔起繁衍後代的責任,將自己的鎧甲和劍盾交給未來的接班人。

斯巴達人在30多歲時會結婚,由於斯巴達人普遍認為女性沒有男性成熟,所以丈夫往往比妻子年長10歲。對於過集體生活的斯巴達人而言,只有極少的時間能夠在夜晚回家和妻子一起休息,這是因為斯巴達人認為年輕氣盛的青年人不能節制性慾,所以可能會導致嬰兒質量下降,只有延遲初次體驗的時間、而且在徹底成熟之後再結婚,才能保證嬰兒的健康體質。此外,為了從源頭保證嬰兒的體質質量,妻子們也需要完成一定量的軍事訓練,比如跳遠、長跑、投槍等項目,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和體型的健美。只有這樣,才能生養出最健康的後裔。在斯巴達,一項令人嘖嘖稱奇的傳統令外邦人驚詫不已,那就是斯巴達的老夫少妻模式下,風華正茂的妻子們可以和年輕力壯的男子一起繁育後代,而丈夫還會將他們的孩子收養起來,斯巴達人不會將他們作為私生子來處理,而是作為有生育能力的男女繁衍出的優良種子,是值得培養的。當其他希臘人指責斯巴達女性不忠貞的時候,斯巴達人直接否認道:在斯巴達不存在通姦。從國家的角度看,國家的安危繫於所有人,所以個人的貞潔在集體安危面前顯得無足輕重。

在全民軍事化的背景下,斯巴達的女性聽起來也有著巾幗英雄的派頭:斯巴達母親們在出徵前會這樣告訴他們的孩子:要麼拿著盾牌凱旋,要被被人抬在盾牌上等待葬禮。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過集體生活的斯巴達戰士

一旦斯巴達年輕人完成了軍事訓練,那麼他們就是真正的斯巴達勇士了。此後直到60歲,他都要響應國家的徵召,為保衛國家而戰。和其他希臘國家的人不同,成年男性公民需要和其他男性公民們一起生活在15-20人的集體宿舍裡,過營地生活,以便隨時應戰。除了普通的軍事訓練,比如披甲賽跑、投槍、投石、摔跤,所有人都需要練習體操,即使是在戰前和軍事營地當中,這是斯巴達人保持體形健康和身體靈敏度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作為曾經的遊牧民,斯巴達人也會通過狩獵,特別是不帶獵犬的狩獵來鍛鍊翻山越嶺的能力。在公共食堂經常不提供足額飲食的情況下,獵物可以提供額外的蛋白質來源,幫助戰士們補充營養。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斯巴達人的行軍隊列

在看完了斯巴達的軍事訓練模式之後,有一些謠言必須破除,那就是斯巴達並不存在所謂的殺嬰傳統。考慮到古史累積法則在塑造人們的歷史認知中的作用,殺嬰記錄出現的時間很晚,聲稱斯巴達人殺嬰的普魯塔克本人生活在公元1-2世紀,但他確認為這是公元前8-7世紀的習俗。雖然棄嬰在古代地中海世界十分常見,但是沒有一個政權是將棄嬰作為國家國策的。此外,普魯塔克的記載來自於公元1-2世紀,並沒有直接反映城邦時代的斯巴達習俗。所以他的記載的可信度是值得懷疑。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斯巴達人縱隊轉橫隊的戰術機動

在各種技術訓練中,斯巴達人非常重視隊形訓練。斯巴達人一般讓最精銳的戰士走在整個縱隊的右側,一旦開戰,這些人就會從縱隊變為橫隊,成為整個方陣的排頭兵,掩護後面跟上來的戰士。根據日常的嚴格訓練,斯巴達戰士們有著高度的默契。由於沒有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表示,全軍在前進的時候,整個戰陣會用笛聲或者軍歌聲來讓全軍保持步伐一致。即使是撤退,斯巴達人也可以按照後隊變前隊的方式以完好的秩序撤出戰鬥,避免將撤軍變成一場徹底的災難。在日常的行軍中,他們會按照訓練時排演好的隊形的隊形,讓出身同一部族的戰士們站在自己的前後左右,讓自己有更可靠的靠山和左膀右臂。對於在戰鬥中拋棄同袍,私自祈求保命的人,斯巴達人的懲罰不可謂不嚴厲:除了剝奪公民權、羞辱性的刮掉半截鬍子,還會受到整個社群的排擠和歧視,幾乎永世不得翻身。因此色諾芬不無感慨的寫道:斯巴達人對恥辱的恐懼遠勝死亡。

4.斯巴達教育和訓練制度的優劣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斯巴達人的全套武備

毫無疑問,斯巴達的嚴格教育體制裡缺乏對於文學、藝術、音樂的培訓,高度軍事化的訓練也打造了當之無愧的希臘最強重步兵。在著名的留科特拉戰役之後,斯巴達人損失慘重,其他城邦試圖質疑斯巴達的領導地位,結果斯巴達國王問了鄰邦步兵的職業,結果發現鄰國步兵全部是建築工、泥瓦匠、農民,只有斯巴達人才是全民皆兵的職業軍人。兵不貴多而貴精,斯巴達人以訓練體系精心打造的部隊,無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著巨大的威懾力。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斯巴達 女性很排斥奢靡的生活

這與斯巴達人以極少的人口控制較多土地有關。特別是通過3次美塞尼亞戰爭,他們將同族梅賽尼亞人變成了國家奴隸,這等於讓所有人一起坐在了火山口上,隨時有被憤怒的岩漿所吞沒的危險。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斯巴達的阿爾忒彌斯女神像

因為需要隨時迎戰,所以斯巴達人需要和戰友們並肩作戰,只有組成堅不可摧的步兵方陣,才能爆發出最強的戰鬥力,因此集體主義文化在斯巴達大行其道,個人的私生活甚至都受到了政權的強力介入:不結婚意味著不承擔繁育人口的責任,是犯罪,會受到大眾排斥;婦女和年輕男性只要能生產優秀的後代,那麼他們在一起就不算偷情。國家意志對個人生活的介入,一面體現了斯巴達所處的危險處境,一面又產生了很多不利的影響。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斯巴達教育體系十分軍事化

服從命令、集體主義的軍事文化,導致了鄙視文藝和哲學的社會風氣,個人的自由思想和思辨精神也遭到了法律和命令的壓制。雖然斯巴達人很驕傲自己沒有城牆,因為士兵就是最好的城牆,但是在千年之後,斯巴達故地幾乎沒有留下向陽的建築物遺址,斯巴達也沒有留下著名地位文史哲著作,他們的風俗習慣,全部是由敵國雅典的作家或者在雅典生活過的作家們,比如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柏拉圖等人所留下的,這足以證明斯巴達在思想文化領域的貧瘠。

這才是斯巴達:斯巴達教育制度是如何培養青年人的

除了遺址 斯巴達沒有留下可借鑑學習的思想遺產

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對於少年人的成長十分重要,在單一領域的偏科,勢必會在其他領域出現意想不到的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