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巡礼第7站」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为贫困学生敞开大门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其前身为海南省粮食学校,创建于1964年,是海南省教育厅直属公办中专学校。学校分为府城和桂林洋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0多亩。学校基础设施完备,在校学生5000多人,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


「职校巡礼第7站」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为贫困学生敞开大门

新校区。(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供图)


学校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坚持以服务学生、培养学生为宗旨,立足于培养学生娴熟的职业技能、诚信敬业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海南省中等专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称号。


「职校巡礼第7站」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为贫困学生敞开大门

设备完善的实训楼。(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供图)


目前,学校开设了农产品保鲜与加工、药品食品检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等23个专业,其中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为海南省重点建设专业。此外,就读会计电算化、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航空服务的学生,毕业后可免试到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读两年大专。其他专业的学生中专毕业后,通过参加单招入学测试,也可进入这四所学校学习,获得大专毕业证书。

改革办学模式 探索职业教育扶贫新路

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2009年起,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在省教育厅等部门支持下,联合省妇联面向全省贫困家庭女孩招生,创办了“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让农村贫困女孩免费上中专、学技术,毕业后安排技术性岗位优质优酬就业。“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的创办,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创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9年时间里,“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共培养了9651名贫困家庭女孩。


「职校巡礼第7站」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为贫困学生敞开大门

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创业体验店。(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供图)

此外,学校通过实施国家资助、地方政府资助、社会资助、校企合作、学校资助和造血式资助,构建完备的资助体系,学生受资助率达45%以上。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积极创办了失地农民子女中专班、勤工俭学中专班,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扶贫新路子。学校还与海口琼山、罗牛等五个戒毒所成立“金不换”班,每年派老师对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西餐、美发等专业方面的授课。

校企联盟 实现就业质量、就业率“双高”

2011年起,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与中国南方航空有限公司、海南航空有限公司、海口喜来登等1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一校百企”合作联盟,建立稳定的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基地,每年企业接纳学生实习超4000人,各企业为学生提供3000多个工作岗位,一个学生可选择两份工作。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校长张毅生告诉海口网记者,学校每年都召开一次座谈会,邀请联盟企业谈谈对学校、学生、专业设置的看法,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职校巡礼第7站」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为贫困学生敞开大门

学生雕花作品。(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供图)


结合就业形势,学校与海南汽车协会、海口红妆美容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联合开设了多个专门的订单班,为毕业生推荐、安排工作。同时,学校招聘了77名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客座讲师,有效提升教师的技能。“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客座讲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情。”张毅生说,客座讲师将大批优秀毕业生推荐到自己熟悉的酒店或公司,就业质量得到大幅度的保障。


「职校巡礼第7站」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为贫困学生敞开大门

学生酒店技能展示。(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供图)


为让学生快速适应今后的工作,学校除了做好学生的专业技术训练外,还格外重视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培养,要求每位学生每个学期参加勤工俭学的时间累计达到一个月,此为“学校4+1”模式,即每个学生每学期在校内学习4个月,参加勤工俭学1个月,为今后就业做好准备。

见习记者:李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