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最成功的一个战术,200年后曾国藩用之,大破太平天国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努尔哈赤有着极高的军事才能,在统一女真和起兵反明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金庸就称赞他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努尔哈赤最成功的一个战术,在200年后曾国藩用之,大破太平天国!

努尔哈赤最成功的一个战术,200年后曾国藩用之,大破太平天国

根据明朝史料记载,早在洪武年间,辽东就有100余万人,按照250年增长3倍计算,辽东应该有300余万人。

众所周知,女真人数量稀少,面对数量庞大的汉人,努尔哈赤如何在辽东站稳脚跟?即便明朝在辽东有一些失败,但因为辽东人口众多,一旦明朝反攻(包括策反之类),那么就能本地迅速找到兵源和粮草,拉起一直抗金队伍出来,这对努尔哈赤威胁极大,甚至因此而覆灭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

既然如此,努尔哈赤该怎么做,才能稳定后金在辽东的统治呢?努尔哈赤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尽量减少汉人数量,所以努尔哈赤先后有过“杀穷鬼”、“杀富户”、屠城等行为,让明朝在辽东吃了大亏。通过这一手段,不仅震慑了汉人,而且有效降低汉人数量,稳定了后金统治,所以这才是努尔哈赤最成功的战术。

试想一下,即便明军夺取了一些地区,但却面临无百姓、无粮草、什么都得不到补充的局面,全都依赖后方转运,如此何谈击败后金?

努尔哈赤最成功的一个战术,200年后曾国藩用之,大破太平天国

努尔哈赤这一战术,在清军入关之后,依然得到了运用,尤其在200年后,洪秀全起兵之后,曾国藩就依靠这一战术,大破太平天国。

时代不同了,清军成了统治者,曾国藩肯定不能像努尔哈赤这般“杀穷鬼”、“杀富户”之类做法,但在两军交战的地区,尤其是拉锯战的地方,曾国藩却学到了努尔哈赤这一战术的精髓。

《曾国藩致李元度书》:行无民之境,犹鱼游无水之池。居不耕之乡,犹鸟居无木之山。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把拉锯战地区的百姓全杀了,让太平军“行无民之境”、“居不耕之乡”,即便再夺回,也得不到兵源补充,得不到军粮补充,得不到一切补充。如果没有补充,太平军夺去某些地区或城池,又有何用?即便使用,也要付出巨大代价!

正因如此,一些重要拉锯战地区,太平军反攻回来之后,往往得不偿失。当曾国藩指挥湘军再度作战时,自然就很容易打败无法顺利补充的太平军,最终让太平天国灭国。

努尔哈赤最成功的一个战术,200年后曾国藩用之,大破太平天国

其实,看到这一战术之后,让人不由的想起这两个历史悬案:

一是清初发生的屠川事件,究竟是不是张献忠或大西军所为,完全屠了四川,他们难道要自毁长城?相反清军作为入侵者,想要站稳脚跟,却更有理由采用这一战术,而且清军有使用这一战术的习惯。

二是太平天国期间,中国损失1.5亿人口,究竟是不是全部归咎于太平军,太平军将百姓杀光,让自身没了兵源和粮草等补充?相反,从曾国藩的这一句话中可见,官兵犯下的罪孽应该不少于太平军。

当然,这一战术极为凶残和反人类,但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作为胜利者的努尔哈赤、清军、曾国藩,自然有文人墨客为他们鼓吹辩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