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終放棄RCEP是擔心國內市場受到衝擊還是怕得罪美國?

浦天賢


印度是個盛產美女,也是瑜伽的發源地,印度瑜伽和歌舞一直受中國女人們的熱捧,我們也喜歡這個神秘的國度。中國一直和印度多方合作,印度這幾年的發展勢頭也很猛。

印度最終放棄RCEP不是怕得罪美國,一是擔心國內經濟市場受到衝擊。二是總理莫迪擔心自己的政治地位不保。因為印度實行的民主政治的同時實行社會主義,政府對私人經濟活動,外貿,外國資本直接投資嚴格控管。

今年隨著國際經濟不景氣,加上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對世界各國的影響也非常巨大,為了對抗貿易保護主義,由東盟發起,邀請了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等亞洲重要國家參加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以下簡稱為RCEP)但印度拒絕參加,這隻能說是印度的一大損失。

看看印度經濟今年的表現:印度受美國貿易戰的影響貿易的影響,使貿易赤字加大經濟整體下滑。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印度GDP同比增長5.8%,增速為5年以來最低值,要知道印度去年同期GDP增速曾一度為7.7%,同比減少了接近2個百分點,印度已經把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的寶座拱手相讓。

印度國內各行業發展很不景氣,從不同產業的季度增長率來看,印度是世界第一農產品輸出國,2019年3月農業陷入負增長,而製造業和建築行業自2018年7月之後下滑明顯,使印度三大行業驅動出現了很大漏洞,此時不得不採取降息的手段,讓各行各業流動更多資金,從而被盤活資金。印度經濟長期以來“有增長無就業”的頑疾依然存在且有加重跡象。這些都給印度高速增長的GDP埋下隱患。

對於目前印度的經濟下行的狀況,印度在野黨陣營的領導人11月4日在德里舉行會議,討論從11月5日開始啟動他們的反對行動。

印度考慮到加入後要對其他15個參與國放開服務業市場,以及要減免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等等,會衝擊本國的經濟利益。

一位來自《經濟學人》雜誌的編輯還稱,印度很擔心中國會佔印度的便宜,吃掉印度的“早餐”和“午餐”,尤其是在印度的經濟下行和貿易赤字的情況下。

當時日本共同社稱,出於對美國政府推行“美國優先”、保護主義政策的警惕,促成RCEP的熱情自去年迅速高漲。如果包括16個國家,涵蓋約35億人口的世界最大自貿區談妥,那麼將成為對保護主義強有力的牽制力量。

所以就此看來還是好處多多,16個國家的世界最大的貿易區,光這一點就能促成多少的貿易和經濟發展,由於出於對本國政治和利益考慮,印度如果失去這次機會就十分的可惜!


財金大仙


印度最終放棄簽署RCEP,既不是擔心國內市場受到衝擊,更不是擔心得罪美國,而是印度從來都沒有將印度定義為一個小國,印度一直堅持認為,印度是一個可以比肩世界任何一個大國的經濟體。



以印度的經濟和貿易體量,加入一個地區組織並不會對美國造成多大的影響,因此所謂的得罪美國更是無稽之談,同時,印度是一個非常排在的國家,對外資和人材流動方面有著嚴格的限制,即使加入RCEP也不要指望印度會做出多大的讓步,妄想衝擊印度國內市場也是無稽之談。



實際上,就當前國際態勢的趨勢來看,國際格局正在進入大國博弈爆發上升期,此時簽署亞洲區域的RCEP,根本前景就不容樂觀,印度此時拒絕簽署這個協議,也是有極為敏感的國際洞察力。



因此在印度當前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份量和經濟發展水平,顯然不可能在RCEP體系中擁有太多的話語權,沒有話語權對於以大國自詡的印度來說,根本就是無法忍受的侮辱,其話語權甚至有可能低於東北亞的日韓,可想而知印度會如何選擇。



但印度沒有簽署RCEP,並不代表印度徹底拒絕這個組織,印度只是表示印度還會繼續就加入RCEP進行談判,顯然印度也不打算放棄區域合作的可能。


涇水書生


這就是現實,一個非美國家不夠團結的現實,美國有美元,有美洲經濟體,歐洲有歐元,有歐洲經濟體,現在到了亞洲,要建立一個區域性的亞洲經濟體RCEP,印度卻不答應,印度的舉動確實有些讓人失望,過於自私,只考慮印度的利益,不考慮亞洲的經濟利益!

RCEP又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由東盟10國發起,邀請6個國家加入,採取10+6模式,建立16國統一的自由貿易協定,消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加強16個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一旦建立成功,就會成為涵蓋35億人的經濟體,GDP規模超越美國,超越歐盟,是世界最大的自貿體系!

11月4日,印度公開表示,印度“暫不加入RCEP”。印度此舉,確實給RCEP潑了一盆冷水,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如果其他國家都效仿印度,RCEP的建立計劃就會被迫終止。不過,印度只是暫不加入,印度還想繼續談判,只要達到印度的目標,印度最終還是會加入RCEP。

印度拒絕加入RCEP,有印度國內的原因,印度擔心加入RCEP之後,沒有關稅的限制,沒有關稅這個壁壘作為保護傘,大量的外國廉價商品會湧入印度,印度的商品沒有競爭力,商品的質量不好,價格高昂,印度的商品就會滯銷,“印度造”就會受到衝擊。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RCEP就是亞洲經濟體,相當於亞洲經濟聯盟,和歐盟的性質差不多,一個歐盟已經讓美國非常害怕,再來一個亞盟,美國會認為,霸權受到了威脅,印度現在被美國奉為座上賓,莫迪有借美國的力量發展印度經濟的想法,美國不希望誕生亞盟,莫迪就不加入RCEP,不支持亞盟的建立,以此討好美國,博得美國的好感!

印度暫時不加入RCEP,絕對不是印度單方面的原因,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是大國博弈的結果,印度沒有大局觀,被人利用,頭腦發熱,再加上印度的私慾太重,以為印度可以靠單打獨鬥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因此拒絕加入RCEP!

我之前就曾說過,美國之所以橫行霸道,就是因為非美國家不夠團結,印度就是其中一個,如果任何一個國家都像印度這樣獨來獨往,不結盟,不捨棄私利,最終得利的一定是美國這個霸主,像印度這種獨來獨往的國家,都會被逐個攻破!


老鱷魚觀天下


幾年前,東盟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和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計劃)是有點衝突的。

這也是很多專家認同的。

所以,在RCEP和TPP之間總是有一些國際比較。

因為他們都是在亞太,或者說印太區域的兩種亞洲貿易自由化和便捷化的系統化工程,目標一致,加入國也很相似,所以自然成了比較的目標。

但是川普當選後,美國第一個退出了TPP,這說明美國對這種全球多邊經濟協議並不是特別支持。

如今TPP主導國是日本。所以說,如果TPP和RCEP有競爭的話,和美國也沒啥關係了。

也就是說,印度沒有加入RCEP,也和美國沒什麼聯繫,因為美國都退出TPP2年了,對這種亞太地區的多邊自貿協議早就不關心了。

所以,從這個宏觀角度著眼,印度人目前沒有加入RCEP其實主要是自己的自身原因。

最重要就是RCEP成員國要承諾在一定時期內削減本國關稅,讓貨物更自由地流動到成員國中。而印度的農產品和畜牧產品的附加值很低,競爭力不強,這與該國農業整體發展落後有關。

如果印度加入RCEP的話,外國大量農產品湧入,物美價廉,誰還用印度自己的農產品?

況且RCEP是不允許印度在本國內部對農產品等商品進行不正當競爭和保護乃至補貼的,這就會嚴重衝擊印度農業。

而印度是一個10億農民的大國,一旦農產品市場被RCEP其他成員國,比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樣頂尖的全球農業大國佔據的話,印度老百姓還能支持莫迪麼?

看看下面這圖片的文字,寫的是——如果加入RCEP,莫迪就是第一個反對農民的印度總理了!可見印度農民對RCEP有多麼大的擔憂!

這才是促使莫迪目前不打算加入的根本原因,因為涉及到本國農民利益,以及在自己和人民黨的執政前景。

美國根本對莫迪的影響力沒這麼大,所以說印度不加入RCEP是美國人的問題,那是高看美國了。

不過印度也沒說一定不加入,畢竟明年各方才正式簽約。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或許會達成一定妥協的。比如讓印度減緩履行一些RCEP的職責等。這是可能的。

不過目前RCEP和TPP有點同命相連,每個都缺少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所以所謂的競爭,其實也就沒啥意義了。


木春山談天下


不要動不動就是怕美國,雖然所有國家多多少少都要給美國一點面子,但不是所有事情都聽美國的,哪怕是美國的盟友也是一樣。

對於印度來說,美國是一個重要的國家,但美國不是印度。在事關國家未來的時候,美國的意見,只能是一個有限參考。

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東盟十國發起建立的一個包含東南亞十國、中日韓三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的一個跨區域的貿易協定,自2013年起一直推進談判。

如果這個貿易協定能夠簽署,那麼將是一個涵蓋35億人的大市場,其GDP高達23萬億美元,佔全球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

這個貿易區從提出來後,進行了長達7年的談判,一直沒有達成一個統一的協議,而這裡面最大的堵點就是印度。

印度最終放棄RCEP,最大的考慮當然是印度國內的經濟。印度是有約13億人的人口大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僅為逾2000美元,在16國中排在第14位,而且印度是連貧民區燒柴火都計入GDP的,由此可見,印度經濟其實只是驢糞蛋子表面光。

印度2019年4~6月的實際增長率降至5%,表現低迷,產業競爭力仍然較低,失業率也達到歷史最糟糕水平。

印度總理莫迪自己也說了,這次之所以不想加入RCEP,就是擔心本國經濟受到衝擊。因為印度的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基礎非常薄弱,導致印度生產的很多產品在國際上根本不具備競爭力,一旦簽訂RCEP,貿易區內的各個會員國必然要實行更加優惠的關稅政策,這對印度國內脆弱的農業和工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所以考慮再三,印度還是放棄了最終加入RCEP的想法。

當然,美國因素也有一點兒影響。美國不喜歡其他國家,尤其是印度這樣的大國,拋開他自己搞自己的團團夥夥。這個不過時捎帶的。


波士財經


印度最後還是放棄RCEP,在RCEP裡也有與美國是盟友國家,他們都敢籤何況印度了,印度放棄RCEP不是怕得罪美國。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擔心國外產品對印度國內市場地衝擊,另一方面是國內政治派別的內鬥。

一.印度擔心RCEP簽約國的產品湧入市場,給國內各行業造成衝擊。



RCEP相比WTO,市場開放度更高,各國間政策優惠力度更大,貿易往來更便利、自由化程度更高,使得資源配置更加優化。

正是由於擔心RCEP更大的自由度,印度擔心國內缺乏競爭力的產業結構遭到衝擊,而這一切都是有事實依據的。

我們都知道印度與韓國、日本等國家簽署過自由貿易協定,自從與這些國家簽署自貿協定後,這些國家的產品大量湧入印度,而缺乏競爭力的印度產品很難進入這些國家,導致對這些國家的貿易逆差大幅增加。

如果加入RCEP,將面臨比日韓更加恐怖的中國產品地衝擊,再加上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發達的農業產業,印度全產業都會遭到衝擊。

我們也從這裡能夠看出,印度不像中國那樣有魄力,開放自己、直面競爭。

二.國內政治派別的內鬥讓莫迪不敢加入RCEP。



印度近兩年經濟開始滑坡,國內反對莫迪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據印度媒體報道,近日印度國大黨、印共、進步聯盟等政黨領導人聯合起來向莫迪施壓,要求莫迪為經濟下行、失業率高升等問題負責。

印度的政治體制決定了各政黨不會從國家利益考慮,而是為了選票極力迎合利益集團,國內產業為了自身利益在國內掀起了反對RCEP的浪潮,莫迪受到來自於國內的壓力,反對者認為印度對大多數國家存在貿易逆差問題,如果加入RCEP將會對國內產業造成更大沖擊。

所以,印度放棄RCEP主要還是這兩個原因造成的,印度不敢開放市場將會使得國內產業更加沒有競爭力。


火炎炏焱燚水淼


印度並不是怕得罪美國,事實上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會超過中美兩國,所以一直對於中美兩國的態度都不是特別的親近。

之所以印度放棄rcep,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基於自身的經濟發展考慮。

大家都知道印度的整體經濟發展非常的不平均,雖然像軟件工業等方面的高科技製造業非常的發達,也賴以成為了經濟的支撐,但是在民生的輕工業品方面卻有較大的不足,日用品價格非常的高。

那麼如果加入rcep,就意味著來自中國的低價日用品會衝擊印度的市場。雖然這能夠降低印度的國內價格,但是也意味著印度的低端製造業從此再也發展不起來了,像印度這樣的國家一直夢想擁有和中國一樣的全工業鏈製造業,這無疑對於rcep來說是一個障礙。

另外我們要看到的就是莫迪現在面臨著大選的壓力,所以如果加入rcep帶來的是對於國內製造業的衝擊,那麼莫迪肯定不會同意的,因為這也同樣帶來的是選票的下降。

其實印度和中國有非常強的經濟互補性,如果印度能夠邁出這一步,對於中印兩國來說都是對於經濟非常利好的消息,但是如果站在印度的角度考慮,確實從長遠的發展出發,更應該對於國內的製造業進行保護,這也註定了印度不會加入rcep,即使加入也會有較大程度的保留。


諮詢師天生


我以為,這次印度不加入RCEP,也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其實與美國沒什麼關係,還是印度自己考量的結果。

RCEP是東盟國家近年來首次提出,並以東盟為主導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是成員國間相互開放市場、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

RCEP的目標是消除內部貿易壁壘、創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資環境、擴大服務貿易,還將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競爭政策等多領域。RCEP擁有佔世界總人口約一半的人口,生產總值佔全球年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說到底,就是成員國降低關稅,保證貿易順暢。

這次談判,印度基於國內的政治氛圍和自身的考慮,最後關頭,沒有簽訂這個協議。在國際上引起反響較大。特別是東盟國家,對印度非常失望。有觀點認為,印度應該學我們當年加入WTO的態度,最後從中受益。

是印度真不想加入嗎,顯然不是。談判失敗後,各類消息紛紛見諸網絡。印度先後與歐盟、美國、我們等各方面開展了接觸,商討經濟協議簽訂事益,既有與各方達成協議的意思,也有給東盟施壓的意思。萬一簽訂一個比RCEP好的協議呢?就證明這次不簽字是正確的。

在世界經濟日益一體化的今天,哪個國家想閉關鎖國獨自發展是不可能的。印度也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非常渴望與世界的接觸,進行貿易,只不過他想自始自終都佔便宜,而沒有理解預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而且,印度在走向世界之前,首先考慮的是保護好自己。哪麼,印度這次沒有簽訂這個協議,顯然是協議的條款沒有滿足他的條件。印度做出這樣的舉動,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印度認為他是世界人口大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不簽字事情就辦不成,最後會按他的要求達成協議。確實,印度13億多人口,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覆蓋人口的三分之一,地位很重要。這個夥伴關係,沒有了印度,遜色不少。所以,印度從各方面向各簽約方施加壓力。會議結束後,印度與多個方面接觸,商談經濟協議事益就能看出來。但印度以為,最後會按照他的條件達成協議,就可能誤判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中,本來沒有印度,是日本出於政治考慮,要拉印度進來。也就是說,這個夥伴關係,現有的國家簽訂了就達成了目標。所以,下步很可能不考慮印度就成立了。

第二,說到底,印度對自己國內的製造業能力沒信心。印度建國70多年了,國內製造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不是沒有原因。應該說,印度建國後,國家的發展環境非常好。但70多年過去了,其國內工業化水平仍停留在25%左右,說明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嚴重。我以為應該有以下原因,一是科技創新能力不足,西方國家沒有對印度進行高技術封鎖,印度只要認真學,並不斷完善自己,其國內的科技創新能力應該很強才對,可惜印度到現在連航空母艦和三代戰鬥機都無法正常造出來。2018年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印度只有8家,不得不說印度的工業化能力太弱。二是企業上進心太差。印度人總認為自己已經做的很好了,至少要比我們強,不需要努力發展。因此,一旦簽訂這個協議,印度國內的製造業必然受到巨大沖擊。而印度人又缺少打破一箇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的勇氣。第三,莫迪再強勢,這次也屈服於國內的壓力。印度是西方國家掛在嘴邊的發展中國家民主樣板。這種體制,決定了在應對大事上,需要平衡各方面利益。就象英國人一樣,因為民主,所以一個脫歐這樣簡單的事情,鬧了好多年了還沒結果,不僅歐盟現在都不耐煩了,連國際上都在替英國著急。原因就是需要平衡各方面利益。印度也是這樣,面對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這樣的大事,印度政府不得不平衡各方面利益。否則,下次選舉,選票就跟他們沒關係了。

因此說,印度這次沒簽字完全是因為其國內原因,與美國沒什麼關係。印度從尼赫魯時期就奉行不結盟政策,也就是說國內的事務自己說了算,一切根據自己本國的實際出發。前段時間,特朗普對印度也揮起了貿易大棒,但印度就敢反擊。說明印度在做出重決策的時候,不會給美國人面子。

總結起來說,加入RCEP,對印度的挑戰大於機遇。莫迪在綜合考慮之後,沒有簽字。畢竟,印度的工業和我們的工業不一樣,他們的製造搞打擊能力弱於我們,莫迪在沒得到足夠的利益前,。不可能簽字。(完)


無事說天下


印度在最後時刻宣佈放棄加入RCEP,主要是擔心現在加入RCEP後,國內的一些競爭力不強的產業會受到衝擊,而不是擔心得罪美國。因為RCEP與美國根本沒有什麼關係,而且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都加入了,這些國家都不擔心得罪美國,印度更不會擔心得罪美國了。

RCEP由東盟十國倡議發起,並邀請了中國、印度、韓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共同參加,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一起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若RCEP成功建立,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量達到23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所涵蓋區域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

RCEP的建立將在亞太地區創建一個世界最大的自貿區,在這個自貿區內部可以消除貿易壁壘,共同創建和完善自由的投資環境,擴大各國之間的服務貿易,加強彼此之間的知識產權保護,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等。

印度在RCEP成員國當中,算是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國家,印度的很多產業缺乏競爭力,尤其是農業領域,因此印度擔心自己的市場向RCEP成員國開放以後,像澳大利亞、新西蘭這類發達國家的農產品會對本國農業造成衝擊。而且,印度在商品出口方面缺乏競爭力,擔心其他國家會給印度造成比較大的貿易逆差,導致印度在區域貿易中吃虧。

印度在談判加入RCEP時,印度國內一些農業從業者組織了示威遊行,呼籲政府保護國內的農業產業,停止加入RCEP。莫迪對印度加入RCEP也面臨比較大的壓力,此前他對外表示:“我們的農民、商人、專家和產業都在這一決定中有利益關係,同樣重要的還有工人和消費者,正是這些人讓印度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以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是,目前我們認為RCEP協定沒有令人滿意地解決印度的問題和關切,所以印度不可能加入。”


銘蘇先生


和美國的關係不大,主要還是因為擔心國內市場受到衝擊,還有一個是會在短時間內導致印度的對外逆差更加惡化,衝擊印度的貨幣穩定。

說到底Rcep也不過就是一個類似於自貿區性質的區域經濟協定,主要成員是東亞,東南亞和其他部分國家。和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的部分中等收入國家,比如馬來西亞相比,印度的工業水準是比較落後的在與這些國家的對外貿易上普遍存在著逆差。採用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在短期內勢必將衝擊印度國內本身就比較薄弱的工業。這是印度不願意接受的。

而且印度還有比較嚴重的雙赤字問題。也就是印度的財政赤字和外貿赤字都比較嚴重。外貿赤字主要依靠僑匯和向外國借款來彌補。借款是有利息成本的,而且很多時候往往還附帶政治條件。在本來就已經很薄弱的外匯儲備情況下,如果增加外貿逆差,印度確實難以承受。

美國對印度當然有很強的影響力,但是印度還是一個相對比較獨立的國家。在這件事情上,印度有自身的利益考慮,會受到美國的一定影響,但結果還是印度自己按照自身利益決策導致的,和美國的關係不大。

美國沒有拆臺的必要。Rcep協議本身也不是由中國發起和主導的是由東盟發起,除了中國以外,還有不少美國的盟友也參與其中,比如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等。如果美國要拆中國的臺還可以理解,但為什麼要拆自己盟友的臺,恐怕也不能解釋。

綜合來看很明顯還是印度自己做出的決定,美國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發揮什麼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