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心,仍躲不过庞氏骗局?这个深层原因让集资诈骗愈演愈烈

不贪心,仍躲不过庞氏骗局?这个深层原因让集资诈骗愈演愈烈

庞氏骗局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因为这种靠拆东墙补西墙、滚雪球的募资方式,最早是一个叫庞兹的意大利老头发明的,所以外国人给它命名为庞氏骗局

不贪心,仍躲不过庞氏骗局?这个深层原因让集资诈骗愈演愈烈

庞兹怎么也想不到,当年他的灵机一动,不仅让自己锒铛入狱,还为后来人打开了现代金融的潘多拉魔盒

不贪心,仍躲不过庞氏骗局?这个深层原因让集资诈骗愈演愈烈

案例一:快鹿集团下属金鹿系融资平台将虚假债权、虚假担保包装成“禄鹿通”、“财鹿通”“月利宝”、“基金”等各种理财产品,许诺高利息,通过推介会、发送传单、互联网广告、随机拨打电话、举办或赞助演出等方式,非法集资434亿余元。除282亿余元被用于支付本息,其余款项被用于股权收购、影视投资、购置车辆、转移境外、个人挥霍

不贪心,仍躲不过庞氏骗局?这个深层原因让集资诈骗愈演愈烈

面对这种动辄上百亿元的大骗局,一般都会从经济学视角去分析、批判和预防,把受骗归因于人性的贪婪。但这却没能遏制庞氏骗局的蔓延,在大家对上一个庞氏骗局心有余悸的时候,另一个新的庞氏骗局又在酝酿、发展、壮大,而且规模更大,受害人更多。还有不少人是屡次被骗又屡次参与,屡次参与又屡次被骗,火中取栗,欲罢不能。

不贪心,仍躲不过庞氏骗局?这个深层原因让集资诈骗愈演愈烈

为什么会陷入这种怪圈?

小编认为,人是情感动物,旁氏骗局之所以能经久不衰,除了源于人性的贪婪,还有更多原因。

一、从众心理

庞氏骗局不仅是一场资本盛宴,更是一场投资者狂欢。早期投资者尝到了甜头,自以为掌握了一劳永逸的生财之道,便会不自觉得把这个“秘密”向周围人群辐射。

而没有参与的人,看到身边人掌握了致富金钥匙,也绝对不会无动于衷。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产生了攀比心态,就很容易忽视其中的风险。这样就会发生链式反应,投资者不仅是受害者,也在不自觉中充当了骗局的推动者。

不贪心,仍躲不过庞氏骗局?这个深层原因让集资诈骗愈演愈烈

二、社交需要

部分投资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参与庞氏骗局,主要目的并不是盈利,而是为了“排遣寂寞”、“找个事做”或者“有归属感”。这听起来十分荒谬,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研究显示,良好的社交关系,是一个人幸福的最重要条件。但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人与人的距离却感越拉越大。人们在正常社交中得不到社交满足,就会寻找一些非常规的途径。而庞氏骗局正提供了这样一个社交途径。

庞氏骗局不仅会用各种新概念、新业态、新技术包装自己,而且往往伴随着形式多样的集体性活动,如免费旅游、宣讲、聚餐等。投资者身处到这个圈子,能找到共同奋斗的刺激感,找到被组织关爱的归属感,找到不被时代抛弃的新鲜感,找到志同道合的认同感。

他们金钱上虽然有所损失,但得到了精神满足。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些投资者屡屡被骗仍然执迷不悟,一次次受伤又一次次加入。

不贪心,仍躲不过庞氏骗局?这个深层原因让集资诈骗愈演愈烈

三、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并不只是青少年才有,成年人一样会有。比如开车时“越催越慢,再催熄火”,比如最近流行的“被动废”,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庞氏骗局的投资者,在面临亲朋好友的规劝、说服和教育时,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逆反情绪,产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选择。

不贪心,仍躲不过庞氏骗局?这个深层原因让集资诈骗愈演愈烈

相关法律规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不贪心,仍躲不过庞氏骗局?这个深层原因让集资诈骗愈演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