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蟄蟲伏藏,萬物冬眠,咱們要穿棉襖了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國北方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民諺“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冬前不結冰,冬後凍死人”,預示著北方的天氣開始進入到嚴寒的季節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開始藏起來準備冬眠。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我國古代將立冬節氣分為3個5天,並由此定出三候:“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立冬:蟄蟲伏藏,萬物冬眠,咱們要穿棉襖了

立冬在十二闢卦中屬於坤卦,純陰之卦。初六爻辭為:履霜,堅冰至。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在卦文的理解上意思是:“履霜”形容當前的關係冷淡,主方感到如同腳踏被霜覆蓋的原野。“堅冰至”是指到處是凍冰的季節即將來臨,如果主方不改變消極被動,關係可能發展得更差。“堅冰”形容那種更冷的關係像是凍得堅硬的冰。關係向更冷淡的方向發展,不利於主方,主方應當積極主動些,扭轉這種不利趨勢。從十二闢卦的相對關係上,坤卦是承接剝卦而來的,剝卦一陽擔五陰一陽剝盡,為坤卦,陽盡陰收,就開始了漫長、寒冷的冬季了。

立冬:蟄蟲伏藏,萬物冬眠,咱們要穿棉襖了

立冬在北方意味著要進入養生的階段了。中醫認為: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在冬季,要吃各種營養補充調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在風俗上,北方偏重於吃餃子和醃鹹菜。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是月立冬,前五日,進冬菜。京師地寒、冬月無蔬菜,一時收藏,以充一冬食用,於是車載馬馱,充塞道路。在養生方面要注意保暖,室內溫度要提升,睡前要用溫水泡腳。

立冬:蟄蟲伏藏,萬物冬眠,咱們要穿棉襖了


在詩詞上,有很多膾炙人口關於立冬的詩詞。我們可以欣賞幾首:

十月十日立冬

宋 周南

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風。

律呂看交會,衣裳出褚中。

骭瘍時作尰,懷抱歲將終。

汗手汗牙筆,晴簷共禿翁。

立冬:蟄蟲伏藏,萬物冬眠,咱們要穿棉襖了

今年立冬後菊方盛開小飲

宋 陸游

胡床移就菊花畦,飲具酸寒手自攜。
野實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復如齏。
傳芳那解烹羊腳,破戒猶慚擘蟹臍。
一醉又驅黃犢出,冬晴正要飽耕犁。


立冬日作

宋 陸游

室小才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立冬:蟄蟲伏藏,萬物冬眠,咱們要穿棉襖了

立冬之時,樹葉落盡,氣溫下降,萬物閉藏,要添衣保暖,準備過冬了。不過我們還是非常期待冬天第一場雪的到來,那是純潔的白雪會將各種醜陋給掩蓋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