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系圍攻天貓#叢林法則,不是商業邏輯的全部

今年10月9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了一份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件管轄權異議裁定書,首次將京東起訴天貓“二選一”的訴訟公開。

今年9月12日,京東向北京高院提出申請,請求通知唯品會、拼多多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當月26日,唯品會及拼多多向北京高院遞交申請,請求以第三人身份加入訴訟。

唯品會、拼多多認為,兩公司是天貓的競爭對手,在同一相關市場上,受到“二選一”影響。

“二選一”爭論首次上升到司法局面。

有點意思。

看起來大家都有道理,實際上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騰訊系希望雙11不要光讓阿里吃肉自己喝湯。天貓希望通過制訂遊戲規則,保持行業的絕對老大地位。

至於夾在中間的商家,希望多平臺賣貨,流量通吃。

騰訊系聯手,不是真的相親相愛,只是在雙11大蛋糕面前,不得不得連橫合縱。

這個新聞本身就能讓大家關注到雙11的騰訊性。畢竟,天貓的各種雙11活動推廣,佔足了大家的心智。

所謂二選一,這種玩法在傳統零售早有解決方案,怎麼玩?

傳統零售會在商戶入駐平臺前,簽訂合同做好約定。商家入駐平臺是二選一,還是同城同價。把話說在前頭,用契約來管理。

傳統零售行業的實際情況是,品牌在不同平臺的同城同價。

比如某個傳統百貨或者購物中心,一家商家新開業推出了優惠活動,其他場子的同品牌,會在同一時間段,推出一樣的力度或者類似力度的活動。這就是商家進場前,平臺通過簽訂契約,對自己平臺的價格保護。

傳統零售也有強勢的平臺,對商家提出二選一合作,這往往是對實力不強,對平臺自身依賴大的商家。這樣的商家,不如先選好一個適合自己成長的平臺,等自己強大了,再去跟平臺翻談,把二選一變成同城同價。

當然,電商和傳統零售沒有絕對的可比性。傳統零售行業受物理地域和重資產的限制,很難做到天貓的規模效應。二選一往往是小概率事件,商家的聲音小,自然也就沒人聽見。

縱觀電商的發展,從千團大戰到美團餓了嗎,從各種視頻網站到優酷愛奇藝,從各種支付app到微信支付寶,趨勢往往是從草莽走向寡頭局面。在風口、資本的槓桿推動下,大家為了市場地位拼盡智慧。

電商行業因此不斷完善性地發展。

這一場訴訟的結果會如何?

我覺得天貓有點冤。

但是,人性天生同情弱者,厭惡贏家通吃。

世界因此熱鬧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