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不相信做不到”:好员工,三招解决老板的“强人所难”

01

最近,职场“白骨精”阿立跟我吐槽她手底下的人是多么不给力。

最神奇的一个姑娘,在阿立给她安排工作后,等她反馈意见的时候,那姑娘想了想,居然直接对阿立说“我觉得我做不了”。

阿立被她的直接深深震惊,也被她满脸的理所当然深深折服。

阿立嘴上没再说什么,但在心里却对这个姑娘判了死刑。

职场很多人都有这种困扰,老板总是提出一些自己做不到的要求,还一点不理解下属的难。不少人会觉得,老板强人所难,理所当然地把“我做不了”挂在嘴边。

可这样的人,其实挺傻的。

无论任务多难,也不要轻易说自己为难。

“职场不相信做不到”:好员工,三招解决老板的“强人所难”

02

不要轻易说“我做不到”

“我做不到”,这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表面看来也暂时从一项工作中得到了解脱,但它背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事实上,对于刚踏入职场的新人们来说,的确有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

这个道理,老板当然比员工懂。

老板雇员工,从不指望一开始雇到的就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超人”,他对你的能力也许还不了解,但起码,他要看到你对工作的态度是积极和热情的。

一个连尝试都不愿意尝试的人,轻易就放弃了这项挑战,如此消极敷衍的态度,怎么让老板乐于接受你?

相反地,你欣然接受任务,哪怕工作过程中出现差错或者不懂的地方,请教老板,相信他也很乐于给你提供帮助。

有一句英文是:Better late than never。

意思是,迟到总比不到好。

对于职场人也是这样,做总比不做好。

如果从一开始就拒绝,根本是连试错机会都没有给自己留下。

表面看起来你拒绝的只是一项工作,实际上,你拒绝的是这项工作带给你的所有可能性。

“职场不相信做不到”:好员工,三招解决老板的“强人所难”

“我做不到”的背后,失去的是老板的信任。

一个轻易说出“我做不到”的人,很有可能只因为这一句看似寻常的话,而断送整个职业生涯,因为一旦你说出这四个字,老板看来无非是这么几个理由,哪一个都不会好:

1、能力不足

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字面原因,换言之,就是能力不足。

一个人,连胜任自己工作的能力都没有,老板还有什么理由来雇用你?

既然你不具备坐在这个位置上解决问题的能力,那结果就只有一个:离开这个位置。

一个人如果放弃成长,那只能被职场放弃。

2、怕担责任

职场上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很多人将这句话奉为圭臬,以此来自我开解,逃避责任。

但事实是,一个不愿意替老板承担责任的人,就是不具备开疆拓土的能力,也许他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稳度日,但在老板眼中,却是难堪大任的人。

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替老板承担风险,老板当然不会回馈多余你付出的荣耀和地位。

3、懒惰懈怠

有的人也许能力与胆量兼备,却偏偏是个投机取巧、眼高手低,不愿踏实工作的人。

他们随时想找到最佳机会,快速实现利益最大化。对于这种做了也看不到什么好处的工作,则是能躲就躲,推给别人。

这种把戏一旦被领导识破,就再也没有机会翻盘了。

领导喜欢聪明人,但绝对不喜欢耍小聪明的人。

因为没有一个人会乐意把自己的钱花在一个没有产出的人身上。

“职场不相信做不到”:好员工,三招解决老板的“强人所难”

03

职场不相信“做不到”,你只能学习如何做到

职场打拼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你说“我做不到”,那自然有别人做得到。

若你总是无所事事,不思进取,那你面对的结局只有一个:淘汰出局。

没有人会纵容你,更没有人会让着你,职场如战场,老板会在衡量利弊的过程中,不断去掉无用的人,留下能给他创造更多价值的人。

所以,想要站稳脚跟,不被淘汰,就得学会架桥修路,不断攀登,这样才能越走越高,越走越远。

而要脱颖而出,到达职场高点,你必须学会与三种人“相处”:老板,同事,还有自己。不断学习积累,开拓眼界,最终实现职场能力的全面拓展。

自我提升:目标+反馈,实现高效成长

商业理论家阿里·德赫斯曾说:“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速度更快,可能是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学习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提升、与时俱进的能力;

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也是最核心能力。

日常工作看似简单重复,其实内藏玄机。

举个例子:同样是ppt演示,有人能做出简单流畅、自带动画效果的界面,而你只能用饼状图、线状图去笨拙地比较数据;有人能用X-mind做出清晰明了的思维导图,而你还在用123试图使自己的报告看起来有条理。

哪怕同样的文字,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排版都能使文件看起来有不同的效果。

而这些不过是职场人需要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其余的,比如专业知识与技巧、行业现状与发展、投资标的与潜力等,更是职场人需要去学习的深层次知识。

要在一个行业混得风生水起,你有多了解它,它就有多愿意亲近你。

“学无止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忽视知识的力量。

但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要想拥有出色的学习能力,你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A、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是带有目的性的,没有目标地胡乱学习,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感。你想达到什么目的、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学习后希望取得怎样的提升,都是在学习前需要考虑的内容。有了目标,才有发力点。

B、掌握方法:时间碎片化利用+刻意练习

目标制定后的下一步,就是拆解和完成目标。对于需要记忆的东西,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反复记忆;其他复杂的学习问题,利用下班后的大段空白时间刻意练习。

你努力的程度,决定了你可以走多远。

C、建立有效反馈机制

学习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及时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去调整目标。缩小学习范围,专攻重点难点,可以大大节省时间,优化学习结构,提高整体效率。

“职场不相信做不到”:好员工,三招解决老板的“强人所难”

学会借力,和高手组队

古语有云:

独木不成林;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本质上说的都是团队力量的重要性。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强调一个人的能力,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需要寻求盟友,实现目标最大化。

可是同事之间关系从来微妙,高位只有一个,非此即彼,要想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心甘情愿帮助自己,谈何容易?不在背后使绊子就已经极为难得了。

难确实难,可是并非没有办法。

说到底,人际交往,无非“利”与“义”。

把握好这两个字,你和同事也能成为“朋友”。

A、让自己更有价值

每个人都喜欢与强者为伍。

去西天取经,你肯定愿意选猴子当队友,而不会选唐僧;

四百米接力赛,你肯定愿意跟跑得快的人一队,而不会跟跑不动的人一组。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你想用到别人,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价值,这样别人才会愿意接近你,跟你一起做事才踏实。

B、不吝啬给予帮助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帮助别人,也是给自己打好人缘基础,这样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乐于帮助你。

人之相交,贵在交“义”。

说到底,你能帮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心帮。

你主动帮助别人,在某种程度也是让别人成为你的人情债债主,这样你遇到困难时,投桃报李,别人也一定会竭尽所能帮助你。

C、有共同的利益圈

我们都知道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乍听上去很无情,但同时,这句话也说明了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关系的牢固性。

如果你没有办法用人情去“感化”他,那就用利益去“打动”他。

当你们有了共同的利益圈子,你的事就不仅是你的事,也是大家的事,到那时,心往一处使,形成合力,事情就会好办得多。

“职场不相信做不到”:好员工,三招解决老板的“强人所难”

与老板“相处”:换位思考,能够执行和预判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和领导相处,学不来溜须逢迎,也不会推杯换盏,总害怕跟领导处不好关系。

领导多看你一眼,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一天都战战兢兢。

相信我,领导一天天业务繁重,真的不会注意到你的小情绪小心思。

换位思考,你雇用一个人来,是帮你工作挣得利润的,又不是跟你喝酒称兄道弟的,领导也一样。

领导需要的,不仅是能办事,而且是能办好事的人。

与其费心去琢磨领导的心思,倒不如去想想怎么给领导把事情办好。

A、能够准确执行要求

领导交代你的事,自然要认真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领导的沟通,确保完全领会到领导真正的意图,明确目标和任务,避免无用功。

同时也要注意,在每一个阶段目标完成后,都应及时与上级进行对接交流,及时反馈,确保最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防止目标偏差。

B、关键时刻可以“填坑”

填坑能力,是一种快速应变、转危为安的能力。

填坑能力,考验的就是职场人的临场应变能力。遇到坑,要弄清楚你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具备,是否能在最短时间内借助外力解决问题。

具备这种化坎坷为平坡的能力,才能把前进路上的坑填好,保证事情顺利进展,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永远记住,填坑能力最重要的原则是:我们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C、有未来眼光和思维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陈旧的眼光感受不了任何新景像。”

如果你的眼光只停留在过去,或局限于当前,也许你会在工作上取得成绩,成为一个资深专业技术人员,但很难走上领导岗位。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未来从不遥远。

要想高人一筹,赢在起跑线上,必须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及时关注行业前景,提前学习未来挑战中可能用到的知识,强化关键能力,这样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职场不相信做不到”:好员工,三招解决老板的“强人所难”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做一件事情,中途放弃的人会令人觉得惋惜,而从一开始就放弃的人,会令人觉得软弱无能。

即便你真的遇到了一件难以攻克的事,也不要直接拒绝,尽量委婉表达难处,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帮助。

永远记住:态度比能力重要,办法比困难更多。

遇到问题,与其直接认输,不如多去想想攻克它的办法。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不去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变得多优秀。

要知道,打破职场边界的最大能力,是敢于不设限。

只有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才能遇见未来的无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