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賴特被稱為“美國建築之父”,他一生共設計了1114座建築,其中532個對美國建築史具有改革意義。1991年,賴特被他從未加入過的美國建築師協會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美國建築師”。

2019年7月,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20世紀建築作品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些作品包括落水山莊(賓夕法尼亞州米爾溪)、雅各布別墅(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和古根海姆博物館(紐約)等。它們詮釋了賴特提出的“有機建築”,其特點是開放式的平面佈局、模糊的室內室外界限,以及鋼鐵、混凝土等材料的全新使用方法。每一棟建築都體現了針對住宿、宗教、工作及娛樂需求的創新解決辦法。這一時期的賴特作品對歐洲現代建築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曲線救國”的建築師之路

1867年6月8日,賴特出生在威斯康辛州的裡奇蘭中心區。他的父親是一名傳教士、音樂家,母親安娜是一名老師。安娜相信,她的兒子將會創造出美麗的建築,於是經常從丈夫訂閱的《老英格蘭》畫刊上,拆下十幅整張的插頁,然後把這些畫著古老的英國大教堂的木刻版畫用橡木條裝好,掛在未出世的兒子的房間。

18歲時,在母親的引見之下,賴特跟隨威斯康星大學工程系主任艾倫·考諾沃教授見習,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這是賴特距離建築師夢最近的一次,因為他既沒有錢去外地求學,本地的大學也沒有建築系。不過恰恰是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讓賴特遠離了當時風行美國、矯揉造作的建築教育。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小時候的弗蘭克·勞埃德·賴特,1869年

從描圖員到確立風格

1887年的暮春,到達芝加哥的第四天,賴特得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斯爾思比事務所的描圖員。瞭解了斯爾思比設計流程後,賴特感到不解,儘管他依然佩服斯爾思比的才華,但是他認為斯爾思比的設計離自己心目中建築的實質相去甚遠。最終選擇離開,去了埃德勒和沙利文事務所。

1889年,賴特和凱瑟琳·李·託賓結婚。婚後的賴特渴望建一座屬於自己的房子,於是找到沙利文,與他簽下了五年的工作合同,換取了建房資金的貸款資格。合同規定,賴特在這五年裡不的自立門戶、不能自己承接任何項目。按照埃德勒的說法,這份合同讓賴特成為當時全芝加哥報酬最高的繪圖員。拿到借款後,賴特買下了芝加哥城郊的中產階級社區——橡樹園裡的一片荒地,在那裡建成了他那座極具現代東海岸卵石住宅風格的第一件自宅作品。

婚後,隨著生活支出不斷增加,賴特不得不開始私下接受各種獨立住宅的設計委託。1893年,沙利文發現賴特私自接受設計委託,便按照合同向他索取了一筆違約金。隨後,賴特離開埃德勒和沙利文事務所並開辦自己的事務所。

賴特自立門戶後的第一個項目,是為鐵藝裝飾公司老闆溫斯洛先生設計他的新家。溫斯洛住宅像一個新世界,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激起無數誇讚和敬佩的同時,也被人們譏笑。業主溫斯洛先生對賴特說:“弗蘭克,沙利文讓我告訴你,看起來你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個性。”

為了創造出原生的美國建築,在接下來的17年裡,賴特在自己的作品中設立了一系列設計標準,呈現出如今人們所熟知的草原是住宅風格:低坡度的屋頂、深遠的懸挑,長排式的窗扉以及沒有閣樓、地下室,進一步強調建築“低”“長”的水平線條主題。賴特將“人”作為尺度。把建築的層高降低,以適應一個普通人的感受,儘量將建築的體量向水平方向延展,強調寬敞的空間感受。在設計溫斯洛住宅時,賴特仍停留在“牆即是建築”的概念,而在那之後,賴特對建築的認識開始改變。與賴特若干年後的其他作品相比,溫斯洛住宅略顯保守,但是建築寬大的屋頂和簡單典雅的外觀依然是“賴特風格”。

1909年後期,賴特失去了創作的激情甚至是興趣。一年後,賴特把手中未完成的設計項目和他的助手們都委託給剛認識不久的年輕建築師——馮·霍爾斯特,並安排好家人的生活,帶著內心無法割捨的責任切斷了與家庭的一切聯繫。1911年,賴特從歐洲回到美國,開始建造塔裡埃森,並把那裡當作“避難所”。三年後,塔裡埃森失火導致七人喪生。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1928年,賴特娶了黑山共和國首席法官的女兒奧莉加·拉佐維奇為妻。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賴特與奧莉加。

在某種程度上,奧莉加的名聲給賴特帶來穩定的關注度,使得他能夠以“美國建築之父”的身份重新得到關注。但是在當時的建築圈子裡,人們普遍認為賴特時代已經過去了。1936年,賴特用一系列重要項目的落成證明了這一看法是錯誤的。

1943年,賴特接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最具挑戰性的一個委託——在曼哈頓設計一個博物館,存放所羅門·R·古根海姆收藏的一系列抽象畫作。然而直到賴特去世,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也未能完工。1959年5月9日,賴特病逝於亞利桑那州的西塔裡埃森。同年10月,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正式建成開放。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索羅門·R·古根海姆基金會旗下所有博物館的總稱,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全球性的一家以連鎖方式經營的藝術場館。總部設在紐約,在西班牙畢爾巴鄂、意大利威尼斯、德國柏林和美國拉斯維加斯有四處分館。

賴特的“有機建築”打破了方盒子框架,利用建築的空間、材料、結構詮釋著建築理念。他的作品生動而富有詩意,但也不乏過份執迷於“信仰”的爭議之作。古根海姆博物館便是其中之一,它大膽的形式就像一個巨大的白色“漩渦”融合著賴特的時間與空間。

坐落在紐約市一條街道拐角處的古根海姆博物館,面對中央公園,周圍為嘈雜的街區。由於地理位置和基地面積的限制,建築平面無法水平延伸,賴特選擇了空間縱向延展。建築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內部的曲線和斜坡則通到六層。螺旋的中部形成一個敞開的空間,從玻璃圓層頂採光。美術館分成兩個體積,大的一個是陳列廳,有六層;小的是行政辦公部分,有四層。陳列大廳是一個倒立的螺旋形空間,高約30米,大廳頂部是一個花瓣形的玻璃頂,四周是盤旋而上的層層挑臺,地面以3%的坡度緩緩上升。作為博物館,參觀線路和內部環境尤為重要。賴特的想法是用電梯將參觀者送到上層,然後他們可以沿著環繞中央天井的坡道盤旋而下,參觀者可以在任何高度乘坐電梯上下,並可以到達地面層展覽結束的出口處。參觀路線共長430米,陳列品沿著坡道的牆壁懸掛著。在平面佈局上,觀眾參觀路線和工作人員路線互不干擾,二層平面又再次通過平臺將兩館連接。

與其他任何建築物都迥然不同,古根海姆博物館外觀彷彿一隻茶杯,又像一條巨大的白色彈簧,也有人說像是海螺。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蓋在牆上,使它們彷彿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築物。無論如何,古根海姆博物館都成為了地區的焦點,如賴特本人所說:在這裡建築第一次表現為塑性 的。一層流入另一層,代替了通常那種呆板的樓層重疊,處處可以看 到構思和目的性的統一 。

古根海姆博物館對外開放時,賴特已經去世半年多了,而批評家並未因此停止批評。他們認為弧線型的展覽區是對繪畫藝術的褻瀆,甚至有二十多位藝術家簽名拒絕在博物館展出他們的作品。賴特對自己獨樹一幟的建築主張堅持不懈,最終才在現代建築史上畫上了令人驚歎的一筆。古根海姆博物館是賴特建築師生涯中最後的一個作品,它注重建築精神的統一、材料本質的表達、與周圍環境的考慮,可被視為對“有機建築”的全面體現。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建設中的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賴特查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模型。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內部。圖片來源:IC photo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內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頂部。圖片來源:IC photo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內部。圖片來源:IC photo

事實上,在賴特漫長的建築生涯中,他創造了許多因地制宜,被稱為原生的美國建築作品。除了著名的草原住宅,賴特還創造了另一種別具一格的美國風住宅。簡單、可塑性、材料成為賴特建築語言中不可缺少的標誌,賴特一生的實踐都在為其“有機建築”的理想而努力,他在各種著作、演講和作品中講述和反映他的建築觀念,體現他崇尚自然的建築觀,用賴特1938年在《建築論壇》雜誌(Architectural Forum)發表的著名6點建築宣言來說就是,“如果不將傢俱、裝飾畫以及室內擺設與牆體設計融為一體的話,那麼它們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1909年建成的羅比住宅(Robie House)簡直是賴特第一個黃金時代的絕筆。圖片來源:IC photo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這棟住宅外部升起的挑臺和呈水平狀的巨大出簷產生了一種極富戲劇性的效果。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雖然它並不適用變化豐富的場地但卻與美國中西部廣闊的草原風光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圖畫,是對安全棲息的茅屋或者木屋的一種隱喻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在內部,對於空間的分解已經到了極點,每個房屋之間並不做完全的分割,房間的輪廓變得較為曖昧,空間成為了可以相互流動的形態。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賴特提出了一個新的城市理想模型,試圖將城市和農村結合起來,使“都市的和農村的生活方式不在有什麼差別”。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這是一個沒有圍牆的城市,一個沒有極限、能夠無限延伸的城市,一個由民主主義統領並建造的偉大城市,而這裡面隱藏的理念是建築與自然的聯繫。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除了761處“美國風”住宅分散在1040萬平方米的空間裡為城市創造了一個極低的人口密度,賴特還創造了一個由建築組成的社區集合空間。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廣畝城市是現代交通擁擠城市的一個未來模型:一個充分尊重個人特性,保存天性的民主主義城市。

2019新晉世界遺產:建築大師賴特的一生和他的“有機建築”們

東京帝國飯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