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区:推进“四级居家”,打造“银龄新家”

石峰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是株洲市的工业“心脏”,创造出新中国工业史上200多项第一。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石峰区现在“腾笼换鸟”,清水塘新城建设扬帆起航。曾经大中型企业云集,在企业搬迁后,生活区居住着为共和国奉献青春、不辱使命的几代离退休职工,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4.92万,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8.86%,老年服务需求迫切。石峰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按照“1+5+N+X”立体网络模式,推进区级养老示范机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小区养老驿站“四级居家”和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幸福家园。

一、推进老工业基地“为老设施”改造,银龄老人又有了新的家园。石峰区盘活株冶、株化等企业三供一业移交、搬迁改造收储、老旧小区改造等闲置公共资源,增加财政投入公建或无偿低偿交付社会机构民建,开展老年服务。原市选矿药剂厂子弟小学资产移交区政府后一直用于区教育局办公,石峰区于2019年7月清理、腾退该办公用房,引入民营资本500多万元建设响石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并于9月16日正式运营服务,现在日接待老年人就餐、健康养生、文体特长等服务300多人次,送餐、助洁等上门服务200多人次;原市空压机厂停产闲置厂房改造成“缘善居”护理中心和田心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原市北部经济开发公司停产闲置厂房改造成“长者照护之家”和日间照料中心,株冶、株化移交的三供一业用房改造成沈家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等。目前,全区共利用各类老工业基地闲置公共资源改造“四级服务”设施66个,打造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了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

二、推进区域性社会化建设运营,银龄老人又有了新的家人。石峰区注重做好养老服务“后半篇文章”,以推进区域性社会化建设运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坚持“专业事由专业人做”的理念,依据各街道养老服务资源清单和养老服务需求清单,以街道为单位整体打包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公开向社会引进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养老服务建设运营机构。响石岭街道9月份引进了江苏东方惠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及杉木塘、杨古老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置了呼叫平台指挥中心、时间银行管理中心、智慧养老体验中心、文化体育健身中心、老年配餐中心、健康养生中心等10余个功能区,提供日常照护、就餐送餐、助洁助行等十几类近百项个性化定制基础养老服务。清水塘街道和铜塘湾街道相继引入了湖南湘雅夕乐苑健康养老管理有限公司和湖南海福祥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专业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护理等居家服务和日间照料、老年康养文体活动、“喘息”微养等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人员逐渐成为了老年人贴心的家人。

三、推进智能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银龄老人又有了新的帮手。按“一库一平台一热线一中心”总体架构,搭建智能养老服务平台。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由网格员“地毯式”入户采集老年人信息,形成了最真实、最全面的老年人养老服务基础数据库;建立“安心”养老服务监管与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精准掌握养老服务情况、监管养老服务质量、合理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均衡分配养老服务补贴资金的多赢局面。石峰区于9月16日推动12349养老服务热线升级运营,通过开展“重阳孝老·幸福株洲”居家养老服务体验日活动,发放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体验券10000多张,有力确保了热线知晓率,促进老人学会热线操作办法,老年人在家中即可享受到健康医疗、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构建了“一键在手,养老无忧”的新局面;成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引进云感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养老院无人和夜间监护;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智能养老产品体验等服务,为全区养老服务插上了智能化翅膀,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