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浪山坪村:千年古寨变“森林公园”

新化县浪山坪村:千年古寨变“森林公园”

(遥望浪山坪村)

新化县浪山坪村:千年古寨变“森林公园”

(村部和学校)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岁月峥嵘,春华秋实。地处新化县西部奉家镇大山深处的浪山坪村,历史上“不与外通”,山民贫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扶贫,千年古寨发生了历史性变迁,成了“森林公园”。

从奉家镇政府出发,前往浪山坪村,有一条15公里长的盘山硬化公路。公路如削若挂,外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一路上,鸟唱和山沟里轰隆的瀑布声连绵不断。进入山顶的浪山坪林场,恍如进入森林氧吧,让人的疲惫之感顿时烟消云散。围径均过一米的杉树,电杆般笔立,撑成一望无边的荫棚。穿行林中,不见阳光,但闻野花的馨香。

新化县浪山坪村:千年古寨变“森林公园”

(林场里的森林)

林子的中央,有一个十几亩的堰塞湖,清澈见底,有鱼儿悠闲地游动着,格外吸引眼球。扶贫专干余助坤介绍,这里原来只有一个大“坪”,是湿地沼泽。2009年,镇里决定将其打造成生态旅游景区,筑堤坝蓄水,“坪”变成了“湖”。“湖”幽然静卧群山中,环周滴翠,好一座天池!湖水清澈见底,能见黄蛙、石蛙穿行;水亮如镜,倒映着群峰、白云和飞鸟,是一幅立体的动人画面。“湖”的四周,是超过一万亩的森林,全是人工造的杉木林。林子中或是清一色的芦苇或是清一色的臭牡丹,煞是好看。在湘中,集湿地和森林于一体的山地,仅有浪山坪林场。

“还有一块像是从天外飞来的船形巨石,在林场西边、与溆浦县接壤的分水岭山顶上,船上可坐几十人呢!”边走,余助坤边边向笔者介绍,村里计划把浪山坪林场开发成一个集森林旅游、湿地猎奇、休闲隐居、与摄影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蓝天白云下,微风吹拂草木飘摇,“石船”像是浮在天空中。沿石船延伸的山脊上,到处有青灰色的巨石,形状各异,像田螺,似乌龟,如怪兽······

余助坤说,大紫鹊界景区建成了一条长过百公里的旅游环线硬化公里,将正龙民居、浪山坪林场、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等六个景区串起来了。现在,奉家镇人民政府出台了一张开发浪山坪林场生态旅游的规划图,使浪山坪过去的万亩杉木用材林摇身一变,变成了如今的欣赏林。

通过扶贫,浪山坪村大变样:出山的公路有六条,其中三条硬化,一条正在硬化;村部崭新,学校漂亮;水、电、路家家通;公路边栽满了绿化树,有了太阳能路灯,夜晚如同白昼;扶建了村集体光伏发电项目,建了五百亩金秋梨产业基地;改造了全体村民的家庭厕所;所有古树得到了保护;全体农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新化县浪山坪村:千年古寨变“森林公园”

(晚秋梨基地一角)

新化县浪山坪村:千年古寨变“森林公园”

(漂亮的民房)

至今,全村共修公路31公里,实现户户通公路。罩子溪到村里的支线公路5公里。那里原有一个村民小组,32口人,如今只有两户人家在那里居住。现在,车子能够开到这两户人家的家门口。余助坤说,无论是着眼老人安全、森林防火,还是开发生态旅游,都必须修好这条公路。通了路,又通了电,高山有好水,为全面开发浪山坪林场生态旅游景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余助坤介绍,晚秋黄梨种植基地建于2016年。2016年第一批种植面积过200亩,2017年至2019年扩种300亩,现有黄梨种植总面积过500亩,成活梨树过4万棵,今年有过1.5万棵挂果。这个黄梨基地,成为开发生态旅游的支承产业。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伟大征程。即将整体脱贫的浪山坪干群正齐心协力再出发,以崭新的姿态朝着建设最美“森林公园村”的目标奋力前进。(通讯员 杨亲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