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吐蕃最後一次會盟“長慶會盟”背後的恩怨鬥爭史

公元六世紀末七世紀初,在結束兩百多年的南北朝大分裂後,唐朝承襲隋朝疆域,定都長安,國勢不斷強盛。與此同時,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吐蕃政權在青藏高原迅速崛起,建立起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唐蕃兩國開始進入長期對峙期。吐蕃時而舉兵進犯,時而遣使請和,時而重禮求婚。而唐朝則因時制宜,時而出兵征伐,時而據地防禦,時而綏靖安撫。這種戰和不定的局面持續了兩百多年。會盟作為唐蕃之間政治交往的形式之一,貫穿於兩國交往的全過程,據史料記載,唐蕃兩國之間的會盟共有八次,始於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5年),止於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其中,發生在安史之亂之前有3次,發生在安史之亂之後的有5次,大都發生在唐蕃統治者更迭初期,這就表明會盟更多的是雙方出於穩定自身統治而達成妥協。本文打算著重分析唐蕃最後一次會盟“長慶會盟”背後的成因,並對“長慶會盟”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

長慶會盟得以舉行的成因分析

在長慶會盟舉行之前,唐蕃兩國已經交惡,30多年間戰亂不休。主要誘因就在於貞元三年(公元787年)吐蕃在唐蕃第七次會盟平涼會盟中背信棄義,製造了“劫盟”事件,在這場事變中,唐朝盟使渾瑊僥倖乘馬突圍,副盟使崔漢衡以下60餘人,皆被扣押,唐軍被俘超千人。這一事件成為唐蕃關係的轉折點,唐蕃關係瞬間跌入谷底。唐德宗李適開始執行對蕃“三不政策”(不談合盟、不見蕃使、不接國書)。

大唐吐蕃最後一次會盟“長慶會盟”背後的恩怨鬥爭史

唐朝前期疆域圖

大唐吐蕃最後一次會盟“長慶會盟”背後的恩怨鬥爭史

唐憲宗

唐德宗深恨平涼劫盟給自己帶來的屈辱,最終採納名相李泌的建議,先是將自己的女兒鹹安公主嫁給回紇合骨咄祿可汗,合骨咄祿可汗在給德宗的上疏中,用極為謙卑的語氣說:“昔為兄弟,今為子婿,半子也。若吐蕃為患,子當為父除之!”(《資治通鑑》卷二三三),回紇很快出兵幫助唐朝收復北庭地區。唐德宗又派楊良瑤通過海路前往黑衣大食,最終使得黑衣大食同意對吐蕃施加軍事壓力(《新唐書 · 大食傳》記載,“貞元中,(黑衣大食)與吐蕃為勁敵,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鮮為邊患,其力不足也”。),最後,在唐朝的勸說下,南詔國於貞元九年(793年)五月遣使上表,正式歸唐,並於次年在神川打敗吐蕃軍隊,連拔十六城。自此,“西聯大食、北和回紇、東結南詔”的反吐蕃戰略聯盟(因在德宗貞元年間,也稱“貞元之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於吐蕃不得不與唐朝、回紇和南詔三面同時作戰,國力消耗巨大,不得不放鬆擴張的步伐,開始由盛轉衰。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和十三年(公元797年)吐蕃大相尚結贊和贊普墀松德贊相繼去世,吐蕃統治集團王位更迭頻繁,造成政局動盪不安,再加上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802年),吐蕃大規模進犯長安西北鹽、麟諸州遭到韋皋迎頭痛擊,從根本上改變了唐朝在唐蕃對抗中的被動局面,這就迫使新上任的墀德松贊不得不改變長期以來對外擴張的政策,開始緩和與唐朝的緊張關係。從貞元十九年至永貞元年的三年間,唐蕃雙方使臣往來頻繁,雙邊關係趨於正常。

公元806年,唐憲宗登上皇位,開始著手收復西北失地,處理吐蕃請和問題。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五月,唐憲宗同意了吐蕃的請和要求,開始長達十三年的會盟前準備工作,其過程可以用文爭武鬥來概括。

在文爭方面,重點圍繞吐蕃答應歸還安樂(寧夏中寧縣)、秦(甘肅天水)、原(甘肅鎮原縣)三州問題,唐廷與吐蕃展開了外交戰線上的多回合鬥爭。為此,唐憲宗讓大文豪白居易執筆寫下《敕吐蕃宰相沙門缽闡布書》,由出使副手李逢帶到拉薩,交給吐蕃缽闡布。在敕書中,白居易先是肯定了缽闡布請和的深謀遠慮,“葉和上國,宏清淨之教,思安邊陲,廣慈悲之心,令息兵甲”,可謂是“既表卿之遠慮,亦得國之良圖”。然後,直入主題,要求先行割讓安樂、秦、原三州,然後再詳談會盟問題,並要求歸還當年平涼劫盟事件中被關押唐朝官員本人或靈柩,來表達吐蕃結盟的誠意。對歸還三州問題,吐蕃內部意見並不一致。吐蕃贊普赤德松贊和僧相娘·定埃增(即缽闡布)確實有結盟會談的意願,但是,由於吐蕃軍隊主要依靠發動戰爭獲取戰利品作為財富重要來源,與唐朝會盟就意味著靠戰爭掠奪手段獲取財富行不通了,手握重兵的邊疆將領們意見很大。吐蕃中書令尚綺心兒首先表示反對,他認為;“此三州非創侵襲,不可割屬大唐來”,言下之意就是這三州之地不是從大唐搶來的,是這些地方被圍困之後投降吐蕃,不能割讓給大唐。

大唐吐蕃最後一次會盟“長慶會盟”背後的恩怨鬥爭史

白居易

針對吐蕃宰相尚綺心兒的反對意見,唐憲宗又命白居易起草了《與吐蕃宰相尚綺心兒等書》,來反駁意見。在該文中,白居易指出“河隴之地,國家舊封,論州郡則其數頗多,計年歲則沿來甚近,既通和好,悉合歸還。”又反駁尚綺心兒的觀點,“來表雲「此三州非創侵襲,不可割屬大唐來」,且此本不屬蕃,豈非侵襲所得,今是卻歸舊管,何引割屬為詞?去年論與勃藏來,即雲覆取進旨,贊普便請為定。今兩般使至,又云比之小務未合,首而論之。前後既有異同,信使徒煩來去,雖欲速為盟會,其如無所適從。”意思是說,你說這三州之地不是從大唐搶奪而來,但是這三州之地原本不是吐蕃所有,現在交還三州不過是物歸原主,哪裡談得上割讓之說?況且去年吐蕃使臣論與勃從西藏來,談及歸還三州之事,就說回去報告贊普定奪,今年又來了兩撥使臣,卻說這都是小事,贊普沒有時間考慮這事。“若論和好,即今各無侵軼,已同一家,若議修盟,即須重定封疆,先歸三郡。若三郡未復,兩界未分,即是未定封疆,憑何以為要約?彼若吝惜小事,輕易遠圖,未能修盟,且務通好。”就這樣,唐蕃會盟之事翻來覆去,使臣文書往來數十次,都沒有就歸還三州之事談妥。

在武鬥方面,既然在外交戰線方面無法取得進展,那就只能依靠戰場的表現以戰促和。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吐蕃進攻宥州(今內蒙古托克旗城川鎮),被唐軍擊敗,還因此丟掉了樂州(定遠城以西)和原州。“吐蕃寇宥州,與靈州兵戰定遠城,虜不勝,斬首二千級。平涼鎮遏使郝玼又破虜兵二萬,夏州節度使田縉破其眾三千”。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吐蕃君臣不服輸,第二年(元和十四年),吐蕃節度論二摩、宰相尚塔藏、中書令尚綺心兒總兵十五萬圍鹽州(今陝西定邊縣),用飛梯、鵝車攻城,刺史李文悅率眾守城,“城壞輒補,夜襲其營,晝出戰,破虜萬人,積三旬不能拔。”在堅守27天后終於等到援軍,朔方將領史敬奉繞到吐蕃軍隊背後,與守城軍隊裡應外合大破吐蕃,“殺戮不可勝紀,驅其餘眾於蘆河,獲羊馬駝牛萬數”。

大唐吐蕃最後一次會盟“長慶會盟”背後的恩怨鬥爭史

吐蕃軍隊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二月,吐蕃進攻靈州。十月,吐蕃在党項的配合下進攻涇州,剛即位的唐穆宗“以右軍中尉梁守謙為左右神策京西北行營都監,將兵四千人,併發八鎮全軍救之”。“ 渭州刺史郝玼數出兵襲吐蕃營,所殺甚眾。李光顏發邠寧兵救涇州,將至涇州,吐蕃懼而退”。在唐朝長安西北軍鎮和神策軍的聯合抗擊下,吐蕃對唐朝西北邊境的進攻屢屢受挫。

與此同時,為了更有效地遏制吐蕃的進攻,唐憲宗決定同意回紇的和親請求,據《舊唐書·回紇傳》記載:“回紇自鹹安公主歿後,屢歸款請繼前好,久未之許。至元和末,其請彌切,憲宗以北虜有勳勞於王室,又西戎比歲為邊患,遂許以妻之。既許而憲宗崩。”唐穆宗即位後,於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冊封第十妹為太和公主嫁給回紇崇德可汗。吐蕃得知消息後,隨即進攻鹽州境內的青塞堡,試圖切斷交通要道,破壞唐朝與回紇之間的和親,但被鹽州刺史李文悅擊退。回紇隨即出兵兩萬保護和親隊伍,最終使得太和公主成功地出嫁,此舉進一步加強了唐朝與回紇之間的聯盟關係。

吐蕃在軍事進攻方面屢屢受挫,又看到唐朝與回紇的聯盟關係進一步鞏固,不得不放棄用軍事手段侵擾唐朝,轉而回到談判桌前與唐朝會盟。

來之不易的大唐吐蕃“長慶會盟”

唐穆宗長慶元年至二年(公元821-822年),吐蕃與唐朝互派專使先後會盟於長安和邏些(今拉薩),即歷史上著名的唐蕃長慶會盟。長慶元年十月,吐蕃和使論納羅與唐朝宰相崔植、王播等17人會盟長安西郊王會寺。盟哲共申:“中夏見管,維唐是君,西裔一方,大蕃為主。自今而後,屏去兵草,宿忿舊惡,廊焉消除,追崇舅甥,曩昔結援。“雙方參與會盟的官員均在盟書背後具名,以示盟書的有效性。

次年,唐穆宗任命大理卿兼御史大夫劉元鼎為會盟使,以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劉師老為副,同吐蕃使者論訥羅一起入蕃,舉行吐蕃方面的會盟大典。在到達邏些後,唐朝使臣一行得到吐蕃贊普赤祖德讚的接見和認可。

當年5月,劉元鼎與缽闡布雲丹、尚綺心兒等十七位吐蕃高官會盟於邏些東郊哲堆園。盟誓重申:“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神聖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渝替!”自此之後,吐蕃與唐“親好夫復逗言,誼屬重親,地接比鄰,樂於和葉社櫻如一統,甥舅所思熙融如一”。會盟完畢之後,吐蕃遣使隨劉元鼎至長安致謝,唐穆宗命左衛大將軍令狐通、太僕少卿杜載答謝。此外,吐蕃又派元帥尚塔藏到大夏川(甘肅省大夏河)召集東道將領100多人宣讀盟文,要求他們信守不渝遵守會盟條約。

大唐吐蕃最後一次會盟“長慶會盟”背後的恩怨鬥爭史

唐蕃會盟碑

長慶三年(公元823年),唐朝和吐蕃分別在長安和邏些建碑,刻盟文及與盟人名於其上以紀其事。雙方在盟文中重申“和同為一家”的舅甥親誼,決心今後“社稷葉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擾”, “鄉土俱安”。主要內容包括:一是重新審定了清水會盟所劃定的雙方邊界。拉薩碑文中記載:“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州鎮為界,已東皆屬大唐封疆,已西盡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不相侵謀封境,或有猜阻,捉生問事訖,給與衣糧放歸。”二是規定了唐蕃雙方人員往來路線和供應辦法等具體事項。碑文稱:“善信每須通傳,彼此驛騎,一任常相往來,依循舊路,蕃漢並於將軍谷交馬,其綏戎柵已東,大唐袛應;清水縣已西,大蕃供應。須合舅甥親近之禮,使其兩界煙塵不揚,罔聞盜寇之名,復無驚恐之患。”在現存唐蕃會盟碑的背面,還記述了唐蕃和盟關係的始末:對唐朝文成、金城公主先後嫁到吐蕃,唐蕃間長期和戰不定的形勢作了回顧;對極力主張與唐和盟的赤祖德贊作了充分的肯定。

結束語

唐蕃長慶會盟的舉行,標誌著兩國之間持續一個半世紀的對抗局面基本終結,兩國關係得到很大的改善,在唐蕃關係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這種相對和平的局面也不過保持了20多年。在此期間,雙方特別是唐朝都在積蓄國力,為下一次戰爭做準備。令唐廷欣喜的是,在“長慶會盟”之後,吐蕃國勢日衰,對河西之地的控制日趨困難。唐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吐蕃發生內亂,強盛一時的回紇也西遷而去,唐朝君臣看到收復河西之地的機會,討論收復河西故地,開始偵察吐蕃敵情,訓練兵卒。唐宣宗即位之初,世居沙州(敦煌)的漢人張議潮趁吐蕃內亂之際,舉義兵陸續收復河西諸州,重新打通了內地通往西域的通道。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張議潮派信使攜帶河西11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 的圖籍入長安告捷,河湟之地重歸大唐版圖。而吐蕃則因為內亂不休,最終分裂為許多部落,再也無力有效威脅中原王朝的統治。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唐會要》、《論唐憲宗、穆宗時期的唐蕃關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