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本期要講的,是青藏高原納入中國版圖的故事。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0-

故事開始前我們要先講一下松贊干布統一西藏的事蹟。

公元629年(唐貞觀三年),西藏的吐蕃王朝因貴族叛亂,年僅十二歲的松贊干布被迫成為吐蕃的贊普(藏王的歷代稱號)。

松贊干布很快平息了內亂,為了便於統治將都城遷往邏些(今拉薩),待國力強盛後又統一了西藏。

吐蕃人原本信奉苯教,多以占卜、祈福為主,松贊干布從尼泊爾唐朝引入了佛教,之後數百年,佛教慢慢在吐蕃境內傳播開來。

650年,年僅34歲的松贊干布去世,大約兩百年後,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王朝,土崩瓦解。

之後,吐蕃進入了長達400年的割據分裂時代,此時的佛教已經在西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響。

藏傳佛教又分化出不同教派,而西藏也逐漸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統治模式,各地由不同宗派管理,主要有寧瑪噶當噶舉薩迦等教派。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我們的故事,就從此時開始。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1-

1226年,橫掃了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班師回朝,在他準備進攻河西走廊時,一代天驕卻因墜馬去世,可汗之位由他的兒子窩闊臺

繼承。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在蒙古大軍攻佔河西走廊後,窩闊臺將甘肅、青海等地分封給了次子闊端,29歲的闊端入主涼州。

1235年,蒙古軍兵分三路準備進攻南宋,其中西路大軍就由闊端統領。

闊端的部隊在四川遭到了頑強抵抗,於是,闊端決定先滅西南的

大理國,再攻打隴、蜀。而擋在大理之前的,就是西藏的吐蕃勢力。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2-

公元1239年,闊端派將領多爾達率一支騎兵進入西藏。起初,多爾達從青海打到藏北,但之後,這支軍隊再沒有任何軍事行動。

兩年後,大汗窩闊臺突然病逝,進攻南宋的計劃暫時停止,闊端從四川撤回河西,多爾達也撤離藏區。

這幾年裡,多爾達頻繁接觸當地政教首領,深入瞭解吐蕃的政治與宗教。

他認為單一的武力並不能徹底征服吐蕃,於是他寫信給闊端,建議闊端改用和談的方式收服吐蕃。

闊端看過信後,意識到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於是,他決定在涼州與吐蕃會談。

而和談的代表,多爾達在信中介紹了各宗派的幾個人選,其中薩迦派的薩迦班智達“最有學問”。

薩班是薩迦派的第四祖,曾拜多位印度和吐蕃的大學者為師,“學富五車”,被尊稱為“薩迦班智達”,簡稱“薩班”,意為“大學者”。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他是藏傳佛教歷史上獲此殊榮的第一人,受到藏地各派的尊重。

蒙古人最初選擇了藏區最有聲望執掌兩大教派的京俄仁波且,但京俄仁波且已經65歲了,他沒有答應,轉而向蒙古人推薦了薩班。

1243年,闊端以汗國名義頒發詔書,親筆書信,邀請薩班前往涼州會談。

闊端在信中寫道:“望不辭道路艱難前來此處若是你以年邁為藉口不來那麼以前釋迦牟尼為利益眾生做出的施捨犧牲又有多少你難道不懼怕我依邊地的法規派遣大軍前來追究?”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這樣一封帶著威脅口氣的邀請書令無力抵抗蒙古大軍的吐蕃不得不做出選擇。

為了避免軍事衝突,薩班決定遠赴涼州,在逐一託付各項事務後,薩班帶著自己的弟子,也是他的兩個侄子--10歲的八思巴和6歲的恰納多吉上路了。

這一年,薩班已經63歲了。

沿途,薩班主動了解各地宗派對於會談的意見,並不斷說服想阻止此次會談的極端教派,一路跋山涉水,兩年後,一行人終於來到涼州。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3-

經過了蒙古二十多年的統治,涼州城逐漸恢復了昔日的繁華,而佛教在此地也慢慢恢復了往日的興盛。

不久後,闊端從漠北迴到涼州,在此之前,闊端為準備這次會談,請了一些藏族僧人在身邊,以瞭解藏族風俗以及藏傳佛教。

見面後,薩班的睿智淡定以及不卑不亢,深深震撼了闊端。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闊端說:“你帶著如此年幼的八思巴兄弟與侍從前來,是眷顧於我。此情吾豈能不知!”

他還開玩笑地問八思巴:“你害怕嗎?”

少年八思巴看著闊端回答道:“不怕。你的樣子很兇猛有點像我們廟裡的護法神不過護法神總是護佑受苦受難的生靈。”

這番話,給闊端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他認為八思巴是有悟性的,這樣聰慧的孩子並不多見。

據說,闊端還囑咐八思巴好好學經,將來可以當蒙古皇室的上師。

1247年,一場關乎吐蕃命運的重要會談在河西走廊上舉行了。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闊端與薩班就歸順條件進行了詳細的討論,經過反覆爭論,雙方終於談妥瞭如何納貢如何治理等條件。

這場會談順利結束後,闊端表示願意皈依佛教,並授權薩迦派管理吐蕃。

隨即,薩班向吐蕃各派發出了著名的《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這次會談,結束了吐蕃四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併為此後青藏高原納入元朝版圖奠定了基礎。


-4-

薩班希望將藏傳佛教傳播的更為廣遠,於是, 薩班決定留在河西走廊。

闊端非常高興,他請薩班住在幻化寺,並不惜財力擴建寺院。

蒙古人的原始信仰是薩滿教,之後成吉思汗又接納過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但宗教只被用作占卜和祈福,而自闊端開始,蒙古人開始正視他們的信仰。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在河西走廊,八思巴和弟弟慢慢長大,在八思巴17歲時,薩班將教主之位傳給八思巴。

而在涼州會談5年後,薩班在涼州圓寂,時年70歲。

闊端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悼祭,並按佛塔的形式為他建了一座靈骨塔,後人稱為白塔,幻化寺也更名為白塔寺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而在同年,皈依佛教的闊端也突然離世。


-5-

1252年,已經登上王位的蒙哥派弟弟忽必烈率16萬遠征軍50萬匹戰馬集結寧夏六盤山,準備征服大理,進攻南宋。

但隨著勢力不斷擴張,疆土不斷擴大,蒙古需要新的精神力量和執政合理性的依據,忽必烈自然的將目光投向藏傳佛教。

忽必烈將八思巴請到六盤山下會面,八思巴的學問讓忽必烈驚歎不已。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會面後,八思巴返回河西走廊,但此次會面讓兩人結下了重要的友誼,最終,八思巴決定投奔忽必烈。

1256年,八思巴離開涼州,跟隨自大理返回的忽必烈來到草原。

八思巴自11歲來到涼州,後在蒙古王室長大,除學習了蒙古語言外,更瞭解了蒙古王室的鬥爭。

但之後無論王室內部如何錯綜複雜,八思巴一心跟隨忽必烈,成為其親密的夥伴和精神上的導師。

1270年,36歲的八思巴被已經成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封為帝師,掌管全國宗教事務,並擔任吐蕃的最高行政長官。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一年後,忽必烈改國號為“”。

1276年,元滅南宋,中國統一,青藏高原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四年後,46歲的八思巴在西藏的薩迦寺忽然圓寂。

但其影響力卻在持續,藏傳佛教成為了蒙古的主流,並對蒙古文字、哲學、藝術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延續至今。

涼州會談,青藏歸附:《河西走廊-會盟》


本期內容,為《河西走廊》第八集--會盟,另有其他期內容歡迎點擊觀看,感興趣的同學歡迎搜索原片觀看。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