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淮军如何后来居上成为清政府的国防军?

大胖饺子哟


满清的时候没有国防军的概念,应该叫常备军。

最初的常备军只有一支,也就是八旗兵,包括满洲、蒙古、汉军三个系列,这里的汉军主要是入关前建起来的主要由汉人组成的八旗兵,包括大明辽东的降兵等。

满清入关后,又以关内的大明降兵为主,组建了绿营兵。

八旗兵主要驻守京师和重要城市,监控绿营兵为主要任务,绿营兵驻守各地,这两个常备军的体系不一样,差别很大。

中期之后,八旗和绿营因为很少打仗,战斗力都下降得非常历害,八旗因为特殊的原因更是堕落得不成样子。

大清的时候,绿营不仅要为战争做准备,还要负责内卫,包括地方治安,缉盗拿匪,类似于现在的警察部队了。

鸦片战争时期,绿营兵是作战主力,战斗力基本没有了,所以失败也是必然。

到了太平天国,大清的常备军根本对付不了起义军。

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再加上中央财政方面也无能为力,只好让各地自行练兵,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最有名的是湘军和淮军。

当然,湘军实力最强,但曾国藩在攻破太平天国之后,主动或者说被动地把湘军解散了,他也被调回直隶,不久就病死了。

随着这个大佬的离去,湘军也就不存在了。

排在第二的淮军随着老大李鸿章的政治地位上升,不断受到重用,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军队。



拾字接头


淮军之所以能够成为清政府的国防军也是清政府无奈的选择,大家都知道清朝立国的根本就是八旗军队,清初八旗军能征善战,横扫八方,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但是自从入关之后这些八旗子弟都获得了爵位,衣食无忧,就开始腐化堕落,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以及收复台湾和征讨噶尔丹的战争中就不得不依靠汉军八旗,到了乾隆时期八旗军已经毫无战斗了,就连小小的缅甸都打不下来了,那时的八旗也只能对付国内的农民起义军,并且在和农民军的战争中虽然获胜但是自身也是伤亡惨重。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清军很多士兵常年吸食鸦片,面对英军凌厉的攻势毫无抵抗能力,常常是一触即溃,到了第二次鸦片战时清朝唯一可以依赖的国家最为精锐的蒙古铁骑,在八里桥一战中伤亡殆尽,全军覆没,自此八旗军成为历史。当时南方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发展,在江南攻城略地,由于没有足够的军队镇压太平天国,清政府只能允许汉族各地士绅组建对军,抵抗太平军,也正是在这时由汉族士绅领导的军队成为清政府的依赖,其中最为出色的就是曾国藩领导的湘军,以及李鸿章领导的淮军,湘军是剿灭太平天国的绝对主力,淮军由于组建的比较晚只能是湘军的附属。

太平天国灭亡以后曾国藩老谋深算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顺应时势的解散了湘军,就这样李鸿章率领的淮军正式走向历史的前台。之后李鸿章率领淮军经过两年的征伐剿灭了长江以南地区的捻军,从此淮军不但是李鸿章走向大清帝国权力中枢的政治资本,也成为了清朝唯一可以依赖的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在中法战争中李鸿章调遣淮军远赴边境和法军爆发多次战斗,由于中法战争旷日持久,双方难分胜负,直接导致了法国内阁的倒台,在日本侵略台湾的战争中淮军渡过台湾海峡,于日军对峙,最终迫使日军首先撤军。

自从淮军组建在历次无论是国内战争还是反抗侵略战争淮军都为清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因为淮军的存在使得列强十几年不敢发动对清朝的大规模侵略,为清朝迎来了十几年的太平时期,但是也就是因为承平日久,淮军最后也走上了八旗军的老路,淮军将领依靠自己的军功贪污腐败,疏于操练,甚至倒卖军火,战斗力急剧下降,在甲午战争中淮军几乎毫无作为,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对淮军失望至极,最后淮军被解散,成为历史!


微风书房


1861年11月20日,清朝政府便任命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打破了两江总督只管辖苏、皖、赣三省的惯例,命令四省巡抚、提镇及以下文武各官悉归其节制。

这是曾国藩自出师以来受到的最大的重用,授予汉官如此重大的权力,在清朝历史上也是实属罕见。所以时人称:“恭邸当国,阴行肃顺政策,亲用汉臣”,“朝用端华,肃顺等遗策,用曾氏节制诸军”。

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前,只有军事指挥权而无地方行政权,长期遭受倾轧,客寄虚悬,一筹莫展,今既军政大权在握,遂得发舒。他排斥不听调遣的异己,安插得力亲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不仅使湘军势力迅速增强起来,而且还扶植起了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势力。

1861年冬,曾国藩派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赴安徽招募练勇,准备增援沪、苏、常等地。李鸿章依照湘军的营制及组建方法,在1862年春编成一支拥有6500余人的淮军,因上海有英法的在华利益,所以英国船只帮助将淮军运至上海,以此保卫上海。于是淮军成为继湘军之后的中国又一只具有战斗力的重要组装。


文字看历史


李鸿章: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清朝末年的重臣。准军是当时由于太平天国。起义,声势浩大,纵横四海八荒,无人能敌,清朝当时的主力八旗军更是不堪一击。为了支持平乱,清政府中央准许各地自行招兵,训练团练。而李鸿章当时就是这些地方军头领之一,他在安微照兵买马,训练军队,原先归曾国藩的湘军管理。后来自成一营,并且在对太平天国战争中取得一定战绩。并且选取外国的操练方法。也装备了一定的西式武器,可以算上是一支新军。李鸿章也是后来靠这支队伍,发家。并且在于太平天国战斗中,得到外国军队帮助。见识到外国列强之强大。为后来他主持的洋务运动。以及北洋水师建立奠定了一定基础。




光辉岁月8977788


第一点,他的基础雄厚。李鸿章的淮军的基础力量实际是当时湘军的骨干。都是能征善战百战余生的军事力量,可以说他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

第二,就是淮军的大本营是在上海,上海是个什么地方?是个肥得冒油的地方。淮军不缺钱。只要不缺钱,在当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碍他的成长。第三,当时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绿营腐朽至极,不堪一击。急需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障清政府的军事安全。

第三,依靠上海的经济实力,李鸿章大力购进西方先进武器来装备军队。可以说,在当时的三股军事力量湘军淮军楚军中,他的武器是最优良的。

最后一点,湘军的曾国藩和楚军的左宗棠远没有李鸿章善于和清朝政府打交道。他更容易获得清政府的信任和更多的政治资源。

综上所述,李鸿章的淮军能成为清朝政府的国防军,是符合历史趋势和当时的政治和国防情况的。


游逛历史村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主张向西方学习,当时的他的部队从装备到素质是最好的。关键的是李鸿章建立了中国的第一支海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